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72,分7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唐衣
唐虞
陶唐
陶唐府命
韦娘局上
五家车马如水
唐蓂
五老
舞马
仙李
仙人仙仗
相如檄
香囊遗恨
笑作空中唐字
杨妃捧砚
典故
唐衣


《老学庵笔记》
翟耆年字伯寿父公巽参政之子也。能清言,工篆及八分。巾服一如唐人,自名唐装。一日往见许顗彦周。彦周髽髻,著犊鼻裈,蹑高屐出迎,伯寿愕然。彦周徐曰:「吾晋装也,公何怪!」
典故
相关人物
唐尧


《尚书》卷十八〈周书·周官〉~269~
王曰:「若昔大猷,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曰:『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庶政惟和,万国咸宁。』夏、商官倍,亦克用乂。明王立政,不惟其官,惟其人。今予小子,祗勤于德,夙夜不逮。仰惟前代时若,训迪厥官。」
典故
相关人物


《尚书》卷七〈夏书·五子之歌〉~0~
其三曰: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厎灭亡。旧题汉·孔安国传:「陶唐,帝尧氏,都冀州,统天下四方。」

例句

逢人借问陶唐主,欲进冰蚕五色丝。 徐凝 员峤先生

一棹寒波思范蠡,满尊醇酒忆陶唐。 李咸用 和人湘中作

巢许在嵩颍,陶唐不得臣。 李华 咏史十一首之三

备知经济道,高卧陶唐时。 王维 送高适弟耽归临淮作

自乐陶唐人,服勤在微力。 韦应物 谢栎阳令归西郊赠别诸友生

果闻丞相心中乐,上赞陶唐一万春。 鲍溶 读李相心中乐

典故
陶唐府命

相关人物


《艺文类聚》卷十一〈帝王部一·帝尧陶唐氏〉~23~
《尚书中侯》:帝尧即位,荣光出河,休气四塞,龙马衔甲,赤文绿色,甲似龟背,五色,有列星之分、斗政之度、帝王录记、兴亡之数。

例句

符命自陶唐,吾君应会昌。 段成式 河出荣光

典故
韦娘局上

相关人物
唐中宗
 
韦皇后


《新唐书》卷七十六〈后妃列传上·中宗韦皇后〉~3486~
中宗庶人韦氏,京兆万年人。祖弘表,贞观中曹王府典军……帝在东宫,后被选为妃。嗣圣初,立为皇后。俄与帝处房陵,每使至,帝辄恐,欲自杀。后止曰:「祸福何常,早晚等死耳,无遽!」及帝复即位,后居中宫……是时,上官昭容与政事,方敬晖等将尽诛诸武,武三思惧,乃因昭容入请,得幸于后,卒谋晖等诛之。初,帝幽废,与后约:「一朝见天日,不相制。」至是与三思升御床博戏,帝从旁典筹,不为忤。
典故
五家车马如水
 
五花结队

相关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杨国忠
 
杨玉环(杨贵妃)


《旧唐书》卷五十一〈后妃列传上·玄宗杨贵妃〉~279~
玄宗每年十月幸华清宫,国忠姊妹五家扈从,每家为一队,著一色衣,五家合队,照映如百花之焕发,而遗钿坠,瑟瑟珠翠,璨芳馥于路。
《杨太真外传》
上每年冬十月,幸华清宫,常经冬还宫阙,去即与妃同辇。华清宫有端正楼,即贵妃梳洗之所;有莲花汤,即贵妃澡沐之室。国忠赐第在宫东门之南,虢国相对。韩国、秦国,甍栋相接。天子幸其第,必过五家,赏赐燕乐。扈从之时,每家为一队,队著一色衣。五家合队相映,口百花之焕发。遗钿,坠舄,瑟瑟珠翠,灿于路歧可掬。曾有人俯身一窥其车,香气数日不绝。驼马千馀头匹。以剑南旌节器仗前驱。出有饯饮,还有软脚。远近饷遗珍玩狗马,阉侍歌儿,相望于道。
典故
七蓂余翠
 
九蓂
 
仙蓂
 
唐蓂
 
四叶蓂
 
尧历
 
尧阶五荚
 
尧阶蓂荚
 
瑞荚
 
砌蓂
 
翠蓂九叶
 
叶蓂
 
相关人物
唐尧


《宋书》卷二十七《符瑞志上》
帝尧之母曰庆都,生于斗维之野,常有黄云覆护其上。及长,观于三河,常有龙随之。一旦龙负图而至,其文要曰:「亦受天祐。」眉八彩,鬓发长七尺二寸,面锐上丰下,足履翼宿。既而阴风四合,赤龙感之。孕十四月而生尧于丹陵,其状如图。及长,身长十尺,有圣德,封于唐。梦攀天而上。高辛氏衰,天下归之。在帝位七十年,景星出翼,凤皇在庭,朱草生,嘉禾秀,甘露润,醴泉出,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厨中自生肉,其薄如箑,摇动则风生,食物寒而不臭,名曰「箑脯」。又有草夹阶而生,月朔始生一荚,月半而生十五荚,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荚,及晦而尽,月小则一荚焦而不落,名曰「蓂荚」,一曰「历荚」。归功于舜,将以天下禅之,乃洁斋修坛场于河、雒,择良日,率舜等升首山,遵河渚。有五老游焉,盖五星之精也。相谓曰:「河图将来告帝以期,知我者重瞳黄姚。」五老因飞为流星,上入昴。二月辛丑昧明,礼备,至于日昃,荣光出河,休气四塞,白云起,回风摇,乃有龙马衔甲,赤文绿色,临坛而止,吐甲图而去。甲似龟,背广九尺,其图以白玉为检,赤玉为字,泥以黄金,约以青绳。检文曰:「闿色授帝舜。」言虞、夏、殷、周、秦、汉当授天命。帝乃写其言,藏于东序。后二年二月仲辛,率群臣沈璧于洛。礼毕,退俟,至于下昃,赤光起,玄龟负书而出,背甲赤文成字,止于坛。其书言当禅舜。遂让舜。
典故 
五翁

相关人物
唐尧


《宋书》卷二十七《符瑞志上》
帝尧之母曰庆都,生于斗维之野,常有黄云覆护其上。及长,观于三河,常有龙随之。一旦龙负图而至,其文要曰:「亦受天祐。」眉八彩,鬓发长七尺二寸,面锐上丰下,足履翼宿。既而阴风四合,赤龙感之。孕十四月而生尧于丹陵,其状如图。及长,身长十尺,有圣德,封于唐。梦攀天而上。高辛氏衰,天下归之。在帝位七十年,景星出翼,凤皇在庭,朱草生,嘉禾秀,甘露润,醴泉出,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厨中自生肉,其薄如箑,摇动则风生,食物寒而不臭,名曰「箑脯」。又有草夹阶而生,月朔始生一荚,月半而生十五荚,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荚,及晦而尽,月小则一荚焦而不落,名曰「蓂荚」,一曰「历荚」。归功于舜,将以天下禅之,乃洁斋修坛场于河、雒,择良日,率舜等升首山,遵河渚。有五老游焉,盖五星之精也。相谓曰:「河图将来告帝以期,知我者重瞳黄姚。」五老因飞为流星,上入昴。二月辛丑昧明,礼备,至于日昃,荣光出河,休气四塞,白云起,回风摇,乃有龙马衔甲,赤文绿色,临坛而止,吐甲图而去。甲似龟,背广九尺,其图以白玉为检,赤玉为字,泥以黄金,约以青绳。检文曰:「闿色授帝舜。」言虞、夏、殷、周、秦、汉当授天命。帝乃写其言,藏于东序。后二年二月仲辛,率群臣沈璧于洛。礼毕,退俟,至于下昃,赤光起,玄龟负书而出,背甲赤文成字,止于坛。其书言当禅舜。遂让舜。
《拾遗记》卷一〈虞舜〉
虞舜在位十年,有五老游于国都,舜以师道尊之,言则及造化之始。舜禅于禹,五老去,不知所从。舜乃置五星之祠以祭之。其夜有五长星出,薰风四起,连珠合璧,祥应备焉。

例句

洗花蒸叶滤清酒,待与夫人邀五翁。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未作三台辅,宁为五老臣。 李峤

遂逢五老人,一谓西岳灵。或闻樵人语,飞去入昴星。 李益 罢秩后入华山采茯苓逢道者

住山道士年如鹤,应识当时五老人。 赵嘏 赠五老韩尊师

典故
相关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明皇杂录》补遗〈唐玄宗舞马〉~4~
玄宗尝命?舞马四蹄各为左右,分为部目,为某家宠、某家骄。时塞外亦有善马来贡者,上俾之?习,无不曲尽其妙。因命衣以文绣,络以金银,饰其鬃鬣,间杂珠玉。其曲谓之《倾杯乐》者数十回,奋首鼓尾,纵横应节。……或命壮士举一榻,马舞于榻上。……每千秋节,命舞于勤政楼下。其后上既幸蜀,舞马亦散在人间。禄山常观其舞而心爱之,自是因以数匹置于范阳。其后转为田承嗣所得,不知之也,杂之战马,置之外栈。忽一日,军中享士,乐作,马舞不能已。
典故
仙李
 
仙李盘根

相关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杜诗详注》卷二
《神仙传》:「老子生而能言,指李树曰:以此为我姓。」《老子内传》:「太上老君,姓李名耳,字伯阳,其母见日精下落如流星,飞入口中,因有娠。七十二岁,于陈涡水李树下,剖左掖而生。」《述异记》:「中山有缥李大如拳者,呼为仙李。」又云:「濑乡老子祠有红缥李,一李二色。」唐太宗(李世民)《老子庙》诗:「盘根古树底。」

例句

仙李盘根大,猗兰奕叶光。 杜甫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

典故
仙人仙仗

相关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太平广记》卷二十二〈神仙二十二·罗公远〉~47~
开元中,中秋望夜,时玄宗于宫中玩月。公远奏曰:「陛下莫要至月中看否。」乃取拄杖,向空掷之,化为大桥,其色如银,请玄宗同登。约行数十里,精光夺目,寒色侵人,遂至大城阙。公远曰:「此月宫也。」
典故
相关人物
司马相如
 
唐蒙


《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3044~
相如为郎数岁,会唐蒙使略通夜郎西僰中,发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为发转漕万馀人,用兴法诛其渠帅,巴蜀民大惊恐。上闻之,乃使相如责唐蒙,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檄曰:「告巴蜀太守:蛮夷自擅不讨之日久矣,时侵犯边境,劳士大夫。陛下即位,存抚天下,辑安中国。然后兴师出兵,北征匈奴,单于怖骇,交臂受事,诎膝请和。康居西域,重译请朝,稽首来享。移师东指,闽越相诛。右吊番禺,太子入朝。南夷之君,西僰之长,常效贡职,不敢怠堕,延颈举踵,喁喁然皆争归义,欲为臣妾,道里辽远,山川阻深,不能自致。夫不顺者已诛,而为善者未赏,故遣中郎将往宾之,发巴蜀士民各五百人,以奉币帛,卫使者不然,靡有兵革之事,战斗之患。今闻其乃发军兴制,惊惧子弟,忧患长老,郡又擅为转粟运输,皆非陛下之意也。当行者或亡逃自贼杀,亦非人臣之节也。」
典故
香囊遗恨

相关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杨太真外传》卷下
上皇密令中官潜移之于他所。妃之初●,以锦褥裹之,及移葬,肌肤已消释矣。胸前犹有锦香囊在焉。中官葬毕以献,上皇置之怀袖,又令画工写妃形于别殿,朝夕视之而歔欷焉。
典故
笑作空中唐字


《全唐诗》卷三百九十〈唐儿歌〉
头玉硗硗眉刷翠,杜郎生得真男子。 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 竹马梢梢摇绿尾,银鸾睒【案:音闪。】光踏半臂。 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画空作唐字【浓笑书空作唐字】。 眼大心雄知所以,莫忘作歌人姓李。
典故
杨妃捧砚

相关人物
李白
 
李隆基(唐玄宗)
 
杨玉环(杨贵妃)


《摭遗》
李白失意游华山,过县,宰方开门决事,白乘醉跨驴过门,宰怒,不知太白也。引至庭下曰:「汝何人?辄敢无礼!」白乞供状,状无姓名,曰:「曾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授砚,力士抹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阳县里,不得我骑驴?」宰惊起,揖曰:「不知翰林至此。」太白跨蹇而去。
《國語辭典》:唐虞  拼音:táng yú
唐尧、虞舜二帝。尧舜时代,皆行禅让,帝位传贤不传子,自古以来,就称为「太平盛世」。《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史记。卷一二○。汲黯传》:「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
分類:唐尧虞舜
《國語辭典》:陶唐  拼音:táo táng
尧的国号。《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國語辭典》:陶唐氏  拼音:táo táng shì
尧初封于陶,后封于唐,有天下之后,号称为「陶唐氏」。《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忧之远也?」
《漢語大詞典》:陶唐歌
《击壤歌》。相传 帝尧 时,有老人击壤而作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歌辞内容反映了对没有暴政、没有王税的理想社会的歌颂和向往。 清 徐夔 《苦热》诗:“安得白雨洒秋令,击壤一和 陶唐 歌。”
《漢語大詞典》:五老
(1).神话传说中的五星之精。竹书纪年卷上:“率 舜 等升 首山 ,遵河渚,有五老游焉,盖五星之精也。” 唐 骆宾王 《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故得河浮五老,启赤文於帝期。” 清 吴伟业 《戏赠》诗:“仙家五老话驂鸞,素女图经掌上看。”
(2). 宋 杜衍 、 冯平 、 王涣 、 毕世长 、 朱贯 等五位老人的合称。 清 钱谦益 《崇祯庚午中秋日敬次杜正献公原韵》:“旧德至今传五老,丰碑何用视三桓。”参见“ 五老会 ”。
(3).见“ 五老峰 ”。
分類:五星
《漢語大詞典》:五老会(五老會)
宋 庆历 末 杜衍 王涣 等五人告老退居 南京 (今 河南 商丘 ),为诗酒之会,时称“五老会”。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高逸:“ 庆歷 末, 杜祁公 告老退居 南京 ( 河南 商丘 ),与太子宾客致仕 王涣 、光禄卿致仕 毕世长 、兵部郎中分司 朱贯 、尚书郎致仕 冯平 为五老会。吟醉相欢,士大夫高之……五人年皆八十餘,康寧爽健,相得甚欢。”
分類:庆历告老
《漢語大詞典》:五老峰
江西省 庐山 东南部名峰。五峰形如五老人并肩耸立,故称。峰下 九迭屏 为 李白 读书处;东南有白鹿洞书院遗址,为 朱熹 讲学处。 唐 李白 《登庐山五老峰》诗:“ 庐山 东南 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庐山日记:“遍歷 五老峰 ,始知是山之阴,一冈连属。” 清 赵翼 《新春小集》诗:“一笑 五老峰 ,突起樽俎地。”亦省作“ 五老 ”。 唐 李端 《寄庐山真上人》:“ 青草湖 中看 五老 , 白云山 上宿双林。” 康有为 《庐山谣》:“ 五老 拄杖碧云中,子孙诸峰咸侍丛。”
《漢語大詞典》:阶蓂(階蓂)
即蓂荚。瑞草名,夹阶而生,故名。竹书纪年卷上:“﹝ 帝尧 ﹞在位七十年……又有草荚阶而生,月朔始生一荚,月半而生十五荚,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荚,及晦而尽,月小则一荚焦而不落,名曰蓂荚。” 唐 赵彦昭 《奉和人日清暉阁宴群臣遇雪应制》:“庭树千花发,阶蓂七叶新。”
分類:蓂荚瑞草
《漢語大詞典》:舞马(舞馬)
令马按节拍舞蹈。亦指马之能舞者。 南朝 宋 孝武帝 大明 间, 河南 献舞马, 谢庄 有《舞马赋》《舞马歌》。见《宋书·谢庄传》。 唐 杜甫 《斗鸡》诗:“鬬鸡初赐锦,舞马既登牀。” 宋 范成大 《时叙火后意不释然作诗解之》:“ 潘郎 晓衾梦蘧蘧,舞马竟与融风俱。” 明 唐顺之 《铜雀砚铭》:“昔维瓦,藏歌女,贮舞马;今维砚,侑图史,承铅槧。”
《漢語大詞典》:相如檄
指 汉 司马相如 的《喻巴蜀檄》。按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 为郎数岁,会 唐蒙 使略通 夜郎 西 僰 中,发 巴 蜀 吏卒千人,郡又多为发转漕万餘人,用兴法诛其渠帅, 巴 蜀 民大惊恐。上闻之,乃使 相如 责 唐蒙 ,因喻告 巴 蜀 民以非上意。”后因以“相如檄”指晓谕军民的文告。 宋 辛弃疾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词:“东北惊看 诸葛 表,西南更草 相如 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