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数叨(數叨)
(1).方言。数落。 浩然 《艳阳天》第一二八章:“这时候,如果旁边站着一个不知底细的外村人,会当成是一个硬心肠的爷爷,正在数叨一个不顺心的孙子。”
(2).方言。犹唠叨。 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十:“一个乞丐忽然倒在 东直门 外一座破庙里,数叨一阵,硬说菩萨在他身上显了圣。”
《國語辭典》:絮聒  拼音:xù guā
1.说话喋喋不休,使人厌烦。元。石君宝《曲江池》第二折:「我本懒的去,争奈我这虔婆絮聒杀人,无计奈何,须索跟他走一遭。」《金瓶梅》第五一回:「只见厢房内点著灯,大姐和经济正在里面絮聒,说不见了银子。」也作「聒絮」。
2.麻烦别人。《喻世明言。卷九。裴晋公义还原配》:「你得财卖女,却又瞒过三十万,强来絮聒,是何道理?」《红楼梦》第六二回:「二奶奶说了:多谢姑娘们给他脸,不知过生日给他些什么吃,只别忘了二奶奶,就不来絮聒他了。」
《國語辭典》:淘淘  拼音:táo táo
水流的样子。也作「滔滔」。
《國語辭典》:哓舌(嘵舌)  拼音:xiāo shé
多话,喋喋不休。《老残游记二编》第五回:「阁下一定要纵容世兄,我也不必哓舌,但看御史参起来,是坏你的官?是坏我的官?」
《國語辭典》:碎聒  拼音:suì guā
啰嗦、唠叨。《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五:「方妈妈平日本是难相处的人,就碎聒得一个不了不休。」
《國語辭典》:嘟哝(嘟噥)  拼音:dū nong
自言自语。如:「她边走边嘟哝的抱怨著。」也作「嘟囔」。
《國語辭典》:嘟囔  拼音:dū nang
自言自语。《红楼梦》第二○回:「口内嘟囔说:『一个作爷的,还赖我们这几个钱。』」也作「嘟哝」。
《漢語大詞典》:忉咄
犹忉怛。啰嗦,唠叨。 宋 苏舜钦 《答韩持国书》:“予非躁而忉咄者,察之。”
分類:啰嗦唠叨
《漢語大詞典》:碎过(碎過)
说话唠叨且爱挑剔。白雪遗音·银纽丝·婆媳顶嘴:“公公婆婆嘴头儿碎过,他誖晦着心,光説人家的错。”
分類:唠叨挑剔
《國語辭典》:閒言长语(閒言長語)  拼音:xián yán cháng yǔ
长语,多馀的话。「閒言长语」指议论他人是非的话。宋。沈瀛减字木兰花。老而不止〉词:「昏如醉酒,羞见总龟灵且寿。笑杀常何,空有閒言长语多。」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二折:「那妮子閒言长语,我只做耳边风。」
分類:长短唠叨
《漢語大詞典》:闲聒七(閒聒七)
闲谈;空说;唠叨。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二折:“我也则是嫂嫂行閒聒七,我不是买来的奴婢,又不是结下的相知。”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媒议婚》:“閒聒,閒藤野蔓休缠也,俺自有正兔丝,亲瓜葛,是谁人无端调引,谩劳饶舌。”
《国语辞典》:魔音传脑(魔音传脑)  拼音:mó yīn chuán nǎo
1.形容噪音极度扰人。如:「那工厂的噪音就像魔音传脑般,令人快发疯了。」
2.讽刺人的声调尖锐或唠叨不已。如:「这小孩在飞机上哭闹了好一阵子,同机旅客历经了一场魔音传脑的震撼之旅。」
《国语辞典》:强聒不舍(强聒不舍)  拼音:qiǎng guā bù shě
唠叨的说个不停。语本《庄子。天下》:「上说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者也。」
分类:唠叨不停
《国语辞典》:倒前倒后(倒前倒后)  拼音:dào qián dào hòu
形容说话烦琐、唠叨。《醒世恒言。卷八。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刘妈妈因玉郎走了,又不舍得女儿,难为一肚子气,正没发脱,见老公倒前倒后,数说埋怨,急得暴跳如雷。」
分类:烦琐唠叨
《国语辞典》:多道散说(多道散说)  拼音:duō dào sǎn shuō
唠叨不停。如:「任父母再多道散说,他也改不了那游手好閒的毛病。」
分类:唠叨不停
《国语辞典》:喋喋不已  拼音:dié dié bù yǐ
说话唠叨,没完没了的样子。《太平广记。卷二八一。侯生》:「韩氏益惧,欲以词拒,而卢氏喋喋不已。」《元史。卷一。太祖本纪》:「吾身之存,实太子是赖,髭须已白,遗骇冀得安寝,汝乃喋喋不已耶?」也作「喋喋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