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28,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商胡
农商
商书
商弦
申商
商调
大商
商参
费商量
三商
商山翁
盐商
商纣
商民
引商
《漢語大詞典》:商胡
古称至 中国 经商的胡人。多指 粟特 、 大食 商人。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龙华寺:“商 胡 贩客,日奔塞下。”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二:“商胡离别下 扬州 ,忆上 西陵 故驛楼。”
《漢語大詞典》:农商(農商)
农业和商业。史记·太史公自序:“维币之行,以通农商。” 章炳麟 《訄书·哀清史》:“至食货,益羕羕无可稽,法令之所需,官司之所内,农商之所输,数各乖异。”
分類:农业商业
《国语辞典》:商书(商书)  拼音:shāng shū
书经中记载商代史事的部分,自汤誓至微子,共十一篇。
《漢語大詞典》:商弦(商絃)
弹奏商调的丝弦。即七弦琴的第二弦。初学记卷十六引三礼图曰:“琴第一絃为宫,次絃为商,次为角,次为羽,次为徵,次为少宫,次为少商。”《淮南子·览冥训》:“故东风至而酒湛溢,蚕咡丝而商弦絶,或感之也。” 高诱 注:“新丝出,故丝脆,商於五音最细而急,故絶也。” 唐 元稹 《桐花》诗:“商絃廉以臣,臣作旱天霖。” 明杨珽《龙膏记·邂逅》:“荡金飈秋色可怜,促商絃秋声堪怨,看寒影堕高簷。”
《漢語大詞典》:申商
(1). 战国 时 申不害 与 商鞅 的并称。两人均为法家的重要人物。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鼂错 者, 潁川 人也。学 申 商 刑名於 軹 张恢先 所。”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 申 商 刀锯以制理, 鬼谷 唇吻以策勋。”
(2).指 申不害 、 商鞅 的学说。 清 姚鼐 《贾生明申商论》:“ 太史公 曰: 贾生 、 鼂错 明 申 商 。”
《國語辭典》:商调(商調)  拼音:shāng diào
1.五音之一。其音凄怆哀怨。唐。顾况 弹琴谷诗:「谷中谁弹琴,琴响谷冥寂。因君扣商调,草虫惊暗壁。」
2.经过协商把其他单位的人员调过来。如:「这里人手如有不足,可商调其他单位的人员帮忙。」
《漢語大詞典》:大商
(1).指 商 王朝。 汉 韦孟 《讽谏诗》:“总齐羣邦,以翼 大商 。”
(2).大商人。六韬·六守:“ 太公 曰:‘大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寳。’” 柳亚子 《〈燕子龛遗诗〉序》:“邑庙新辟商塲极绚烂,顾求旧时担餳粥者弗可得,盖大商垄断之术工,而细氓生计尽矣。”
《漢語大詞典》:商参(商參)
参商。二十八宿的商星与参星,商在东,参在西,此出彼没,永不相见。后以“商参”比喻人分离不能相见。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子母分离兮意难任,同天隔越兮如商参。” 三国 魏 曹植 《种葛篇》:“昔为同池鱼,今为商与参。” 晋 王赞 《杂诗》:“王事离我志,殊隔过商参。”
《国语辞典》:费商量(费商量)  拼音:fèi shāng liáng
事情难以解决,人难以沟通,皆可谓「费商量」。如:「他很固执,我看这件事费商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二回:「紊伦常名分费商量,报涓埃夫妻勤伺候。」
《漢語大詞典》:三商
犹言三刻。古代以漏刻计时,谓之商。《诗·齐风·东方未明》“狂夫瞿瞿” 唐 孔颖达 疏:“《尚书纬》谓刻为商。 郑 作《士昏礼》目録云:‘日入三商为昏’,举全数以言耳。”后亦以“三商”指漏刻。 明 杨慎 《梁白纻舞歌》之一:“高张洞越吹参差,二八递代三商移。” 清 惠周惕 《再用衣字韵》:“年来无梦到彤扉,卧听三商玉漏稀。”一说,商为“啇”之讹字,“三商”应为“三啇”。 明 焦竑 焦氏笔乘·三啇:“《士昏礼》:‘漏下三啇为昏。’啇,音滴,与 夏 、 商 之商不同。 苏易简 文:‘三啇而眠,高舂而起。’用其语也。今人多误读。”近人 朱起凤 亦持此说,谓“啇”即滴之省文,“三啇”即漏三滴,见《辞通》卷二四。
分類:漏刻计时
《漢語大詞典》:商山翁
指 商山 四皓。 唐 杜甫 《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之四:“松下丈人巾屨同,偶坐似是 商山 翁。” 宋 王安石 《桃源行》:“避时不独 商山 翁,亦有 桃源 种桃者。” 清 孙枝蔚 《赠周盛际》诗:“我欲采药深山中,亦不为学 商山 翁。”
分類:商山四皓
《國語辭典》:盐商(鹽商)  拼音:yán shāng
经营盐业的商人。旧时盐商纳税于官,而取得盐引,专卖盐于引地之内。至民国二十年,乃决定取销专卖制,听任人民自由买卖。《儒林外史》第四一回:「盐商富贵奢华,多少士大夫见了就销魂夺魄。」
《国语辞典》:商纣(商纣)  拼音:shāng zhòu
商朝最后一任君王。名辛,为帝乙的儿子,史称为「纣王」。曾平定东夷,使中原文化逐渐传播到长江、淮河流域,奠定中国统一的规模。虽材力过人,然拒谏饰非、耽于酒色、暴敛重刑,遂导致民怨四起。周武王东伐至盟津,诸侯叛商者八百;战于牧野,纣军败,自焚于鹿台。
《漢語大詞典》:商民
商人。《商君书·农战》:“国有事则学民恶法,商民善化。”《穀梁传·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 范宁 注:“商民,通四方之货者。”《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抵制美约》:“乐用何国之品,乐定何国之货,此权操之商民,外人不能强,即政府亦不必助也。”
分類:商人
《漢語大詞典》:引商
指 明 清 二代缴纳引税后取得地区专卖权的盐商。清史稿·食货志四:“引商有专卖域,谓之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