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啰啰嗦嗦(啰啰嗦嗦)  拼音:luō luo suō suo
多话的样子。如:「他啰啰嗦嗦讲了一大堆。」、「他经常啰啰嗦嗦言不及义。」也作「啰啰唆唆」。
分类:多话
《國語辭典》:啰哩啰嗦(囉哩囉嗦)  拼音:luō li luō suō
多言不休的样子。如:「你怎么这样啰哩啰嗦的?」也作「啰哩啰唆」。
《漢語大詞典》:啰里啰唆(囉裏囉唆)
亦作“ 囉哩囉嗦 ”。
(1).同“ 囉唆 ”。 朱自清 《古文的欣赏》:“如论语白话注之类,可只是敷衍旧注,毫无新义,那注文又啰里啰唆的。” 端木蕻良 《早春》:“‘你快说,到底她在哪儿呢,我要见她。’我讨厌门倌的啰哩啰嗦。”
(2).散乱貌。 朱自清 《潭柘寺戒坛寺》:“我不大喜欢老道的装束,尤其是那满蓄着的长头发,看上去啰里啰唆龌里龌龊的。”
《國語辭典》:啰嗦(囉嗦)  拼音:luō suo
1.多言不止。《文明小史》第五四回:「算了吧,老边不用啰嗦了,咱们现在都是自家人了。」也作「啰苏」、「啰唆」。
2.骚扰、麻烦。如:「这件事可真啰嗦!」《文明小史》第三七回:「原是怕他们啰嗦的意思,却被仲翔猜著。」也作「啰苏」、「啰唆」。
分類:啰嗦
《國語辭典》:啰唆(囉唆)  拼音:luō suō
1.多言不止。《红楼梦》第五一回:「你老且别去,我们小爷啰唆,恐怕还有话说。」也作「啰苏」、「啰嗦」。
2.麻烦。《红楼梦》第五四回:「好啰唆!……我看著人忙著收东西还闹不清,那里还知道底下的事了。」也作「啰苏」、「啰嗦」。
《國語辭典》:叨叨  拼音:dāo dao
啰嗦、多话。《刘知远诸宫调。第一二》:「李洪信叨叨地何曾住口,知远那穷神怎生甘受。」《红楼梦》第七五回:「贾珍见他酒后叨叨,恐人听见不雅,连忙用话劝解。」
分類:啰嗦音释
《國語辭典》:聒絮  拼音:guā xù
话太多,使人厌烦。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二折:「老人家不晓事,耳根边只管聒絮,可知我染病哩!」《红楼梦》第七回:「因这里又事忙,不便为这点小事来聒絮你。」也作「絮聒」。
分類:唠叨啰嗦
《國語辭典》:碎嘴碎舌  拼音:suì zuǐ suì shé
唠唠叨叨。《醒世姻缘传》第七九回:「十月已过,渐次到了冬至,小珍珠依旧还是两件布衫,一条单裤,害冷躲在厨房。寄姐又碎嘴碎舌的毒骂。」
《漢語大詞典》:嗫吺(囁吺)
啰嗦。说文·口部:“吺,囁吺,多言也。” 王闿运 《衡阳县志序》:“前志囁吺,今乃直词。”
分類:啰嗦
《國語辭典》:蝉联(蟬聯)  拼音:chán lián
1.连续相承。《史记。卷三六。陈杞世家》唐。司马贞。索隐述赞:「句践勃兴,田和吞噬。蝉联血食,岂其苗裔?」
2.连任职位,或继续保有某种地位。《梁书。卷三三。王筠传》:「吾少好百家之言,身为四代之史,自开辟已来,未有爵位蝉联,文才相继,如王氏之盛者也。」
《國語辭典》:周遮  拼音:zhōu zhē
1.遮掩。唐。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胡旋女〉:「倾天侧地用君力,抑塞周遮恐君见。」
2.话多的样子。唐。白居易 老戒诗:「矍铄誇身健,周遮说话长。」《聊斋志异。卷二。婴宁》:「饭熟已久,有何长言,周遮乃尔?」
3.周遭、周围。宋。吕渭老〈选冠子。风约晴云〉词:「诉一春心事,燕子周遮来了。」
《國語辭典》:忉忉  拼音:dāo dāo
忧心的样子。《诗经。齐风。甫田》:「无思远人,劳心忉忉。」《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朕之不德,上累三光,震慄忉忉,痛心疾首。」
《國語辭典》:忉怛  拼音:dāo dá
悲伤。汉。李陵 答苏武书:「异方之乐,秖令人悲,增忉怛耳。」三国魏。王粲〈登楼赋〉:「心悽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憯恻。」
《國語辭典》:唠叨(嘮叨)  拼音:láo dao
啰啰嗦嗦话说个不停。《红楼梦》第八回:「请了安,又问好,唠叨半日,方才走开。」也作「叨唠」。
《国语辞典》:索闹(索闹)  拼音:suǒ nào
啰嗦、找麻烦。《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妹子闻得吴八公子不怀好意,还要到你家索闹。」
《漢語大詞典》:啁嗻
啰嗦多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婴宁:“饭熟已久,有何长言,啁嗻乃尔?”啁嗻,一本作“ 周遮 ”。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戴监生》:“翁以鉤距来,我但以坦率往,毋啁嗻也。”
分類:啰嗦多言
《漢語大詞典》:忉咄
犹忉怛。啰嗦,唠叨。 宋 苏舜钦 《答韩持国书》:“予非躁而忉咄者,察之。”
分類:啰嗦唠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