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听喝(听喝)  拼音:tīng hē
听命而行,不敢自专。
《國語辭典》:喝掇  拼音:hè duó
大声叫嚷、吆喝。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三折:「你教他近向前来我问咱,你休喝掇休惊诧。」
分類:吆喝
《國語辭典》:邀喝  拼音:yāo hè
旧时官吏出行时,有前驱呼喝以清道的差役,称为「邀喝」。《金史。卷四二。仪卫志下》:「正二品:东宫三师……,邀喝三人,伞用朱浮图。」
《国语辞典》:喝止  拼音:hè zhǐ
大声制止。如:「一看到小宝宝玩火,连忙喝止。」
《國語辭典》:断喝(斷喝)  拼音:duàn hè
厉声呼喝。《红楼梦》第二○回:「宝钗不等说完,连忙断喝。」《儿女英雄传》第一七回:「十三妹拿起那把雁翎宝刀,拔将出来,翻身跳在当地,一声声断喝。」
《漢語大詞典》:挥喝(揮喝)
(1).呼喝。 唐 柳宗元 《起废答》:“羣谈角智,列坐争英,披华发辉,挥喝雷霆。”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夫人息怒,听妾话踪由,不须堂上,高声挥喝駡无休。”
(2).豪放洒脱。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函韩首:“令轻於奉行,遂亲持圆状见 刘 ,目之以奉使,别设供帐精舍以俟之。 刘 素号挥喝,喜不胜情。”
《國語辭典》:喝风(喝風)  拼音:hē fēng
1.形容人饥渴而没有果腹的食物。如:「登山客在深山中迷了路,喝风好几天才获救。」
2.受风寒。如:「小孩子肚子疼,常常是因为喝风啦!」
分類:东西
《國語辭典》:喝探  拼音:hè tàn
宋代天子宿于斋殿时,殿门外的禁卫士兵巡逻警戒时,喝声相问,称为「喝探」。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五。驾出宿斋殿》:「更有裹绿小帽,服锦络缝宽衫士兵,十馀人作一队,各执银裹头黑漆杖子,谓之『喝探士兵』,聚首而立,凡十数队。」
《高级汉语词典》:喝问  拼音:hè wèn
吆喝着盘问
《漢語大詞典》:唱喝
呼喝。 阿英 《六十年前的相声》:“只有九门提督出门,有囚首丧面、破帽鹑衣之看卫兵在前,执黑皮鞭高声唱喝云:‘大人来了!大人来了!’以示‘九门提督出门之威风’。”
分類:呼喝
《韵府拾遗 曷韵》:两喝(两喝)
传灯录师问僧踏破多少草鞋僧便喝师云一鸣两喝又作么道僧云你看这老和尚师云拄杖不道且坐吃茶
《漢語大詞典》:妆喝(粧喝)
捧场;喝采。 元 无名氏 《蓝采和》第三折:“快疾忙去梳裹,不争我又做场,又索央众父老每粧喝。”
分類:捧场喝采
《漢語大詞典》:驺喝(騶喝)
贵官出行时传呼喝道的差役。北史·郭祚传:“故事,令、僕、中丞騶喝而入宫门,至於马道。及 祚 为僕射,以为非尽敬之宜,言於帝,纳之。下詔御在 太极 ,騶喝至 止车门 ;御在朝堂,至 司马门 。騶喝不入宫,自此始也。”新唐书·李实传:“ 实 尝与御史 王播 遇,而騶喝争道, 播 鉤责从者, 实 怒,奏 播 为 三原 令,廷辱之。”
《国语辞典》:车喝(车喝)  拼音:chē he
北平方言。煽动、挑拨。如:「他一受车喝,心中就没了主见了。」
《国语辞典》:喝参(喝参)  拼音:hè cān
禅宗指导弟子参禅时,常大喝一声以破迷启悟,故以喝参表示参禅。《景德传灯录。卷二六。温州瑞鹿寺本先禅师》:「僧堂前喝参,僧堂前喝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