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喧 → 諠喧”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喧让(諠讓)
喧哗责让。 明 杨涟 《劾魏忠贤疏》:“近乃公然三五成羣,勒逼諠让,政事之堂,几成鬨市。”
分類:喧哗责让
《漢語大詞典》:喧拥(諠擁)
喧哗簇拥。 唐 道宣 续高僧传·译经·玄奘:“将欲入都,人物諠拥,取进不前,遂停别馆。”宋史·赵普传:“ 太祖 欠伸徐起,而众军擐甲露刃,諠拥麾下。”
分類:喧哗簇拥
《国语辞典》:热热闹闹(热热闹闹)  拼音:rè rè nào nào
喧哗繁荣。如:「热热闹闹的过一个新年。」
分类:喧哗繁荣
《国语辞典》:人语马嘶(人语马嘶)  拼音:rén yǔ mǎ sī
人声喧哗,马匹嘶鸣。形容喧闹嘈杂的情景。《三国演义》第六七回:「夏侯渊一军抄过山后,见重雾垂空,又闻人语马嘶,恐有伏兵,急催人马行动。」《孤本元明杂剧。五马破曹。第三折》:「大小三军,收拾什物,不许人语马嘶。」也作「人喊马嘶」。
《国语辞典》:呼么喝六  拼音:hū yāo hè liù
1.么、六为骰子点数。呼么喝六形容赌博时的喧哗声。《水浒传》第一○四回:「那些掷色的在那里呼么喝六,攧钱的在那里唤字叫背。」《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只听得这房里浅斟低唱,那屋里呼么喝六。」
2.举动浮躁,盛气凌人。《红楼梦》第七一回:「如今贾母庆寿这样大事,乾看著人家逞才卖技办事,呼么喝六弄手脚,心里早已不自在。」《官场现形记》第八回:「如今看见出局的轿子,一般是呼么喝六,横冲直撞。」
《国语辞典》:呼三喝四  拼音:hū sān hè sì
划拳时的喧闹声。泛指高声喧哗。《红楼梦》第六二回:「这些人因贾母王夫人不在家,没了管束,便任意取乐,呼三喝四,喊七叫八。」
《国语辞典》:物论沸腾(物论沸腾)  拼音:wù lùn fèi téng
舆论喧哗,众议纷纷。宋。苏舜钦〈诣匦疏〉:「降麻之后,物论沸腾,故疾缠其身,灾仍于国。」也作「物议沸腾」。
《国语辞典》:物议沸腾(物议沸腾)  拼音:wù yì fèi téng
舆论喧哗,众议纷纷。《明史。卷一八八。张文明传》:「物议沸腾,畏堂莫敢与难。」《镜花缘》第八八回:「今忽急急冒然而来,第恐举止孟浪,物议沸腾,于二位大有不利。」也作「物论沸腾」。
《国语辞典》:吵杂(吵杂)  拼音:chǎo zá
喧哗杂乱。如:「这家市场摊位繁多,人声吵杂,生意相当不错。」
《国语辞典》:烦嚣喧闹(烦嚣喧闹)  拼音:fán xiāo xuān nào
纷闹繁杂,喧哗热闹。如:「现代的城市人偶尔应远离烦嚣喧闹的市区,到郊外走走。」
《国语辞典》:括剌剌  拼音:guā là là
喧哗、吵闹。元。无名氏《村乐堂》第三折:「休那里括剌剌、叫吖吖,合毒药则是你个蛆扒。」
分类:喧哗吵闹
《漢語大詞典》:欢诽
1.喧哗非议。
分類:喧哗非议
《漢語大詞典》:豗聒
喧哗聒噪。 清 魏源 《三江口宝带桥记》:“东南田赋什不一二,始豗聒於 三江 之淤塞。”
分類:喧哗聒噪
《漢語大詞典》:胡哄
群聚喧哗胡闹。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看 长安 灯火照天红,似俺这老苍头也大家来胡哄。”
《漢語大詞典》:哗哄(譁鬨)
喧哗哄闹。 明 沈榜 《宛署杂记·养济院孤老》:“余闻之往事,稽尔数,则尔以见在对;集尔点,则尔以譁鬨。”
分類:喧哗哄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