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戒酒  拼音:jiè jiǔ
禁绝饮酒。《三国演义》第一四回:「众官今日尽此一醉,明日都各戒酒,帮我守城。」
《漢語大詞典》:嗜痂
宋书·刘邕传:“ 邕 所至嗜食疮痂,以为味似鰒鱼。尝诣 孟灵休 , 灵休 先患灸疮,疮痂落牀上,因取食之。 灵休 大惊。答曰:‘性之所嗜。’”后因称怪僻的嗜好为“嗜痂”。 明 冯梦龙 《〈智囊补〉自叙》:“余坐 蒋氏 三径斋 小楼近两月,辑成《智囊》二十七卷,以请教於海内之明哲,往往滥蒙嘉许,而嗜痂者遂兾余有续刻。” 清 赵翼 《裙带鱼臭如醃鲞莪洲百门乃酷嗜诗以调之》:“臭味輼輬不可亲,嗜痂偏作席间珍。” 茅盾 《夜读偶记》二:“从前人把这种呆板称为‘雍容典雅’,表示了非常的钦佩,这真是嗜痂成癖。”
分類:怪僻嗜好
《國語辭典》:痼癖  拼音:gù pǐ
极深的嗜好。如:「不刷牙是他的痼癖。」
《漢語大詞典》:贪嗜(貪嗜)
贪求嗜好。史记·韩长孺列传:“ 安国 为人多大略,智足以当世取合,而出於忠厚焉。贪嗜於财。” 汉 焦赣 《易林·小过之豫》:“酒酢鱼馁,众莫贪嗜。”
分類:贪求嗜好
《漢語大詞典》:女戒
谓对嗜好女色的警戒。汉书·杜周传赞:“以 建始 之初深陈女戒,终如其言,庶几乎《关雎》之见微,非夫浮华博习之徒所能规也。”
《漢語大詞典》:亵味(褻味)
指平素嗜好的食品。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六年:“ 蜀主 作 高祖 原庙於 万里桥 ,帅后妃、百官,用褻味,作鼓吹祭之。” 胡三省 注:“褻味,常御嗜好之味也。”
《漢語大詞典》:同耆
相同的嗜好。孟子·告子上:“口之於味,有同耆也。”
分類:嗜好
《漢語大詞典》:贱嗜(賤嗜)
对自己嗜好的谦称。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三:“陈跡竟谁寻?贱嗜非贵献。” 清 查慎行 《从院长乞园中新笋次昌黎和侯协律咏笋二十六韵》:“贱嗜终成癖,奇珍且勿论。”
《漢語大詞典》:味欲
对美味的嗜好。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眷眄富贵,希想味欲,此并积罪之山川,煮身之鼎鑊。”
分類:美味嗜好
《漢語大詞典》:嗜玩
(1).赏玩所嗜好的珍品。后汉书·皇后纪上·光烈阴皇后:“后在位恭俭,少嗜玩,不喜笑謔。”
(2).指因喜好而赏玩。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四篇一:“但此等古器历来只委之于骨董家的抚摩嗜玩,其杰出者亦仅拘拘于文字结构之考释汇集而已。”
《漢語大詞典》:积结(積結)
(1).指长期不解的疑问。后汉书·陈元传:“採 孔子 拜下之义,卒渊圣独见之旨,分明白黑,建立《左氏》,解释先圣之积结,洮汰学者之累惑,使基业垂於万世,后进无復狐疑。”
(2).指长期积聚之病。喻指嗜好。 唐 柳宗元 《报崔黯秀才论为文书》:“若积结既定,医无所能已,幸期相见时,吾决分子其啗嗜者。”
(3).指长期郁结。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清风堂尸迹:“若 清风堂 者,不过寃抑之志不伸,以决絶於一时耳,亦何为而然哉!岂幽愤所积结致是邪?此理殆不可晓。”
《漢語大詞典》:嗜枣(嗜棗)
孟子·尽心下:“ 曾晳 嗜羊枣,而 曾子 不忍食羊枣。” 北齐 刘昼 新论·言菀:“ 文王 嗜胆, 曾晳 嗜枣。胆苦枣酸,与众异也。”后用以指特殊的嗜好。 清 方文 《送姚若侯计偕》诗之一:“握椒吾最赏,嗜枣尔何奇。”
分類:特殊嗜好
《國語辭典》:烟瘾(煙癮)  拼音:yān yǐn
旧时指吸食鸦片的瘾头,今泛称抽香烟成癖的瘾头。如:「他无精打采,八成是烟瘾犯了。」
《漢語大詞典》:私嗜
个人嗜好。后汉书·仲长统传:“奔其私嗜,骋其邪欲。”
分類:个人嗜好
《漢語大詞典》:沈渍(沈漬)
亦作“沉渍”。
(1).浸渍,浸泡在水里。 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 帝尧 之时,遭洪水滔滔,天下沉渍,九州閼塞,四瀆壅闭。”
(2).引申为积久而发生作用。 唐 司空图 《与王驾评诗》:“ 河 汾 蟠鬱之气,宜继有人。今 王生 者寓居其间,沉渍益久,五言所得,长於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
(3).指使沉湎于某种嗜好。墨子·非攻下:“ 武王 践功,梦见三神曰:‘予既沉渍 殷紂 于酒德矣,往攻之,予必使汝大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