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奖劳(奬勞)
(1).奖其劳绩。 唐 元稹 《李昆滑州司马制》:“能使 承元 之意上通,朝廷之泽下究, 昆 有力焉。将议奬劳,是宜加秩。”
(2).谓嘉奖慰勉。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赵伯美:“ 旴江 峒 寇猖獗,以府丞 吴蒙 、 明发 知 建昌军 ,至则抚劳剿除,渐致安靖,朝廷奬劳之。”明史·曹变蛟传:“帝顾 通 厚,有蟒衣玉带之赐,召见称卿而不名,赐之宴,奬劳备至。”
《漢語大詞典》:褒答
亦作“褒答”。 嘉奖报答。新唐书·李蔚传:“ 懿宗 惑浮屠,尝饭万僧禁中,自为赞唄。 蔚 上疏切諫……讥病时弊。帝不听,但以虚礼襃答。”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言事·陆澄六辨:“疏下吏部,尚书 桂萼 谓 澄 事君不欺,宜听自新,上优詔褒答。”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三年:“翰林学士 宋白 等上文苑英华一千卷,詔书褒答。”
分類:嘉奖报答
《漢語大詞典》:褒叹(襃歎)
亦作“褒叹”。
(1).嘉奖称美。后汉书·淳于恭传:“﹝ 建初 ﹞五年,病篤,使者数存问,卒於官。詔书襃叹,赐穀千斛,刻石表閭。”晋书·郑默传:“朝廷嘉 默 忧国,詔书褒叹,比之 汲黯 。” 清 曾国藩 《江忠烈公神道碑铭》:“皆以疲卒千餘,盪寇数万。天子襃叹,由是有帮办 江 南军务之命。”
(2).夸耀吹嘘。资治通鉴·魏明帝太和四年:“合党连羣,互相褒叹。以毁訾为罚戮,用党誉为爵赏,附己者则叹之盈言,不附者则为作瑕衅。” 胡三省 注:“叹者,嗟叹而称其美也。盈,溢也。叹美之过,溢於言辞,则为溢美之言。”
《漢語大詞典》:旌嘉
褒扬嘉奖。 宋 秦观 《代谢敕书奖谕表》:“仰慙睿化方虞黜责之严,岂谓宸音遽有旌嘉之宠。”
分類:褒扬嘉奖
《漢語大詞典》:褒加
亦作“褒加”。 嘉奖进秩。晋书·职官志:“其餘临时增崇者,则褒加各因其时为节文,不为定制。” 宋 王安石 《贺韩魏公启》:“贵极富溢,而无亢满之累;名遂身退,而有褒加之崇。” 王闿运 《〈湘潭县志〉序》:“身有功録,国有襃加,或分圭爵,或庆枝苗。”
分類:嘉奖奖进
《漢語大詞典》:优劳(優勞)
嘉奖慰劳。宋史·许奕传:“遣 奕 使 金 ……乃卒行成。还奏,帝优劳久之。”
分類:嘉奖慰劳
《漢語大詞典》:嘉功
(1).嘉奖功业。左传·昭公十五年:“彝器之来,嘉功之由,非由丧也。”国语·周语下:“唯有嘉功,以命姓受祀,迄于天下。”
(2).美善的业绩。 汉 焦赣 《易林·艮之归妹》:“八材既登,以成嘉功。”
《漢語大詞典》:延奖
引见嘉奖。宋史·文苑传二·柳开:“ 王祐 知 大名 , 开 以文贄,大蒙赏激。 杨昭俭 、 卢多逊 并加延奬。”
分類:引见嘉奖
《漢語大詞典》:优制(優制)
优诏,嘉奖的诏书。旧唐书·张文琮传:“ 永徽 初,表献《太宗文皇帝颂》,优制褒美,赐绢百匹,徵拜户部侍郎。”
分類:嘉奖诏书
《漢語大詞典》:褒勉
亦作“褒勉”。 嘉奖勉励。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县令意外超迁之喜:“ 道光 十三年,以捕获 桃源 掘河奸民 陈端 ,优詔褒勉,赏戴花翎。”
《漢語大詞典》:褒绩(襃績)
嘉奖功绩。 三国 魏 曹操 《谢袭费亭侯表》:“臣束脩无称,统御无绩,比荷殊宠,策命褒绩,未盈一时,三命交至。”《魏书·尒朱荣传》:“追终褒绩,列代通謨;纪德铭勋,前王令范。”
分類:嘉奖功绩
《漢語大詞典》:嘉勋(嘉勳)
嘉奖记功。 唐 张九龄 《请诛禄山疏》:“是以用命而成,固宜嘉勋;失律而逃,更当惩戒。”
分類:嘉奖记功
《漢語大詞典》:褒引
亦作“褒引”。 嘉奖推荐。《宋书·隐逸传·王素》:“ 琅玡 王素 、 会稽 朱百年 ,并廉约贞远,与物无竞,自足皋亩,志在不移。宜加褒引,以光难进。”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五年:“比年以来,率多繆滥,或人才庸下而褒引乖实,或宿负丑愆而亟请湔洗,或职任疏远而推授过重。”
分類:嘉奖推荐
《國語辭典》:嘉勉  拼音:jiā miǎn
嘉许勉励。如:「这次演讲比赛,他表现突出,老师特地给予嘉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