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嘤嘤(嚶嚶)  拼音:yīng yīng
1.拟声词:(1)形容禽鸟和鸣的声音。《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南朝梁。吴均〈与朱元思书〉:「好鸟相鸣,嘤嘤成韵。」(2)形容低语声。《西游记》第二○回:「只见一老者,斜倚竹床之上,口里嘤嘤的念佛。」《聊斋志异。卷四。辛十四娘》:「闻房内嘤嘤腻语,生乘醉搴帘。」(3)形容低泣声。《聊斋志异。卷一。青凤》:「尾而听之,诃诟万端。闻青凤嘤嘤啜泣。」(4)形容清脆而细的声音。汉。陈琳〈神女赋〉:「文绛虬之奕奕,鸣玉鸾之嘤嘤。」
2.比喻朋友间志趣相投。《文选。谢瞻。于安城答灵运诗》:「华萼相光饰,嘤嘤悦同响。」
《漢語大詞典》:嘤鸣(嚶鳴)
鸟相和鸣。比喻朋友间同气相求或意气相投。语出《诗·小雅·伐木》:“嚶其鸣矣,求其友声。” 晋 陆云 《答兄平原》诗:“经彼乔木,有鸟嚶鸣,微物识儕,矧伊有情。”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故絪緼相感,雾涌云蒸;嚶鸣相召,星流电激。” 明 刘基 《芳树》诗:“含华吐芬,嚶鸣满枝,君子有酒,以遨以嬉。” 清 赵翼 《消闲》诗:“眼前惜少嚶鸣友,海上由他逐臭夫。” 茅盾 《〈新绿丛辑〉旨趣》:“嘤鸣求友之心,亦人人所共有。”
《漢語大詞典》:咿嘤(咿嚶)
(1).象声词。鸟兽啼叫声。 宋 欧阳修 《祭石曼卿文》:“但见牧童樵叟歌唫而上下,与夫惊禽骇兽悲鸣躑躅而咿嚶。”
(2).象声词。人低语、呻吟或吟唱声。 宋 陆游 《枕上述梦》诗:“白首不侯非所恨,咿嚶牀簀死堪羞。”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梁八老:“伶跪伏泣涕,咿嚶请命。”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一夕月明, 伯玉 见木偶跳舞院中,作演剧之状,听之亦咿嚶似度曲。”
《骈字类编》:鸟嘤(鸟嘤)
潘岳寡妇赋孤鸟嘤兮悲鸣长松萋兮振柯 周复俊诗鸟嘤生远涧花落过征衣
《漢語大詞典》:鸣嘤(鳴嚶)
鸟叫。语本《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其鸣嚶嚶。” 南朝 宋 谢灵运 《酬从弟惠连》:“鸣嚶已悦豫,幽居犹鬱陶。”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惟昔集嘉咏,吐芳类鸣嚶。” 明 刘基 《乙卯岁首早朝奉天殿柬翰林大本堂诸友》诗:“枝上鸣嚶报早春,御沟波澹碧龙鳞。”
《國語辭典》:嚘嘤(嚘嚶)  拼音:yōu yīng
拟声词。形容低而杂乱的声音。唐。韩愈 送穷文:「屏息潜听,如闻音声,若啸若啼,砉歘嚘嘤。」
《韵府拾遗 支韵》:嘤咿(嘤咿)
唐寅惜梅赋前胥史之纷拿后囚系之嘤咿虽物性之自适揆人意而非宜
《漢語大詞典》:嘤鸟(嚶鳥)
鸣声相和之鸟。 晋 陆云 《逸民赋》:“丛木振颖,葛藟垂阴;潜鱼泳沚,嚶鸟来吟。”
《漢語大詞典》:嘤呦(嚶呦)
鸟鸣。 宋 苏轼 《和子由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溪堂读书》诗:“我欲走南涧,春禽始嚶呦。” 宋 苏辙 《次韵子瞻减降诸县囚徒事毕登览》:“游人纷荡漾,野鸟自嚶呦。”
分類:鸟鸣
《漢語大詞典》:嘤声(嚶聲)
鸟和鸣声。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杂夭采於柔荑,乱嚶声於緜羽。”
《漢語大詞典》:嘤然(嚶然)
形容声音细弱。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二五章:“其妹嚶然而呻,輒摇其首。” 钱锺书 《围城》五:“ 孙小姐 气得嘤然作声。”
分類:声音细弱
《漢語大詞典》:嘤喔(嚶喔)
(1).鸟鸣声。 晋 傅玄 《啄木》诗:“緶缘树间喙如锥,嚶喔嚶喔声正悲。”
(2).形容声音娇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九郎:“女似悟其言之为己者,离榻起立,嚶喔而言曰:‘去休!’” 何垠 注:“声娇细也。”
《漢語大詞典》:时嘤(時嚶)
应时的鸟啼声。 南朝 梁 沈约 《悲哉行》:“时嚶起稚叶,蕙气动初苹。”
《漢語大詞典》:流嘤(流嚶)
指鸣声婉转的禽鸟。 南朝 梁 沈约 《三月三日率尔成篇》诗:“开花已匝树,流嚶復满枝。”
《國語辭典》:嘤咛(嚶嚀)  拼音:yīng níng
形容声音清脆娇细。《聊斋志异。卷三。宫梦弼》:「嘤咛一声,大小婢媪,奔入满侧,移金椅床,置双夹膝。」
分類:声音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