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骂 → 嗎骂”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典故
解冠落佩从嘲骂


《苏轼诗集》卷二十〈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
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参差玉宇飞木末,缭绕香烟来月下。江云有态清自媚,竹露无声浩如泻。已惊弱柳万丝垂,尚有残梅一枝亚。清诗独吟还自和,白酒已尽谁能借。不惜青春忽忽过,但恐欢意年年谢。自知醉耳爱松风,会拣霜林结茅舍。浮浮大甑长炊玉,溜溜小槽如压蔗。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醒可怕。闭门谢客对妻子,倒冠落佩从嘲骂。
《國語辭典》:嘲骂(嘲罵)  拼音:cháo mà
讥笑辱骂。宋。苏轼〈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诗:「闭门谢客对妻子,倒冠落佩从嘲骂。」
《國語辭典》:嗤诋(嗤詆)  拼音:chī dǐ
讥笑、诋毁。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军国经纶,略无施用,故为武人俗吏,所共嗤诋。」《新唐书。卷一二四。姚崇传》:「无论曲直,均受嗤诋。」
分類:嘲骂
《漢語大詞典》:谈诟(談訽)
嘲骂。 汉 焦赣 《易林·明夷之临》:“争讼不已,更相谈訽。”
分類:嘲骂
《國語辭典》:诟病(詬病)  拼音:gòu bìng
耻辱。《礼记。儒行》:「今众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诟病。」引申为讥骂、指摘。宋。苏轼 与李公择书:「非兄,仆岂发此?看讫,便火之,不知者以为诟病也。」也作「诟厉」。
《漢語大詞典》:狗国(狗國)
(1).古国名。逸周书·王会:“正西 崑崙 、 狗国 、 鬼亲 、 枳巳 、 闟耳 、 贯胸 、 雕题 、 离丘 、 漆齿 。” 孔晁 注:“九者, 西戎 之别名也。”《淮南子·墬形训》:“ 后稷壠 在 建木 西…… 狗国 在其东。”
(2).指今 乌苏里江 入 黑龙江 汇合处至海口一带。因冬日来往使犬,故名。 元 时设狗站。元史·世祖纪十:“﹝帝﹞命 开元 等路宣慰司造船百艘,付 狗国 戎军。”
(3).嘲骂他国之词。晏子春秋·杂下九:“ 晏子 使 楚 ,以 晏子 短, 楚 人为小门於大门之侧而延 晏子 , 晏子 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 楚 ,不当从此门入。’” 清 黄遵宪 《逐客篇》:“居同狗国秽,食等豕牢薄。”
(4).古星名。晋书·天文志上:“东南四星曰狗国,主 鲜卑 、 乌丸 、 沃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