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四七  拼音:sì qī
1.二十八,四乘七而得。《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唐。章怀太子。注:「四七,二十八也。自高祖至光武初起,合二百二十八年,即四七之际也。」《文选。左思。魏都赋》:「相兼二八,将猛四七。」唐。李善。注:「四七者,汉光武二十八将也。」
2.一种民间习俗。人死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第四个忌日称为「四七」。《儒林外史》第二六回:「鲍廷玺哭著应道:『小的父亲死了。』向道台问:『没了几时?』鲍廷玺道:『明日就是四七。』」
《漢語大詞典》:二十八将(二十八將)
指佐助 光武帝 建立 东汉 政权的二十八个有功的武将。 明帝 永平 中,绘“二十八将”像于南宫 云台 ,故又称“云台二十八将”。 邓禹 为首,次为 马成 、 吴汉 、 王梁 、 贾复 、 陈俊 、 耿弇 、 杜茂 、 寇恂 、 傅俊 、 岑彭 、 坚镡 、 冯异 、 王霸 、 朱祐 、 任光 、 祭遵 、 李忠 、 景丹 、 万修 、 盖延 、 邳彤 、 铫期 、 刘植 、 耿纯 、 臧宫 、 马武 、 刘隆 。见后汉书·朱景王杜等传论。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陈实百问策:“ 成祖 命 解縉 发策,以七十二贤,贤贤何德,二十八将,将将何功为问。”
《國語辭典》:七七  拼音:qī qī
俗以人死每七日设奠一次,至七七四十九日停止,自此不再接受亲友的吊唁。《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朱重搥胸大恸,如亲父一般,殡殓成服,七七做了些好事。」《儒林外史》第四回:「光阴弹指,七七之期已过,范举人出门谢了孝。」也称为「断七」、「尽七」。
《分类字锦》:授钺四七(授钺四七)
张衡东京赋授钺四七共工是除注李周翰曰四七二十八将也共工喻王莽也
分类:斧钺
《分类字锦》:阃外四七(阃外四七)
李庾西都赋别有陈旌赐钺阃外四七依榆关而作镇拒柳营而开壁按左思魏都赋将猛四七注四七者汉光武二十八将也
分类:将领
《國語辭典》:神智  拼音:shén zhì
精神、智慧。《魏书。卷三三。李先传》:「三皇五帝治化之典,可以补王者神智。」
《漢語大詞典》:参两(參兩)
指天与地。语本易·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於阴阳而立卦。” 宋 张载 《正蒙·参两》:“地所以两,分刚柔男女而效之,法也;天所以参,一太极两仪而象之,性也。” 明 杨慎 《艺林伐山·四七参两》:“《春秋纬》,诸侯上象四七,三公寅亮参两。”四七,指二十八宿。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一:“幽赞参两,功则宏矣。”参见“ 参天两地 ”。
《漢語大詞典》:参天两地(參天兩地)
(1).为《易》卦立数之义。《易·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 孔颖达 疏:“倚,立也。既用蓍求卦,其楪蓍所得,取奇数於天,取耦数於地。” 清 俞樾 诸子平议·淮南子内篇一“二阳一阴成气三”:“阳之数以三而奇,阴之数以二而偶,所谓参天两地也。”
(2).引申为人之德可与天地相比。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故驰騖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参天贰地。” 司马贞 索隐:“天子比德於地,是贰地也。与己并天为三,是参天也。”
《國語辭典》:撺掇(攛掇)  拼音:cuān duo
1.怂恿,从旁劝唆人去做某事。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你也曾听杜宇,他那里口口声声,撺掇先生不如归去。」《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指挥执意既坚,张都管又在傍边一力撺掇,兴儿只得应承。」也作「撺弄」。
2.帮忙、配合。《金瓶梅》第六八回:「吴惠、郑奉、郑春,每人三钱;撺掇打茶的,每人二钱。」元。白朴《梧桐雨》第二折:「请娘娘登盘,演一回霓裳之舞。(正末云)依卿奏者。(正旦做舞)(众乐撺掇科)」
《国语辞典》:月坠花折(月坠花折)  拼音:yuè zhuì huā zhé
比喻美人死去。清。洪升《长生殿》第四七出:「誓世世生生休抛撇,不提防惨悽悽月坠花折,悄冥冥云收雨歇,恨茫茫只落得死断生绝。」
《漢語大詞典》:佪旋
盘旋,转动。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佪旋四七,匠成草昧。”四七,指二十八星宿。
四七品
【佛学大辞典】
(杂名)谓法华经也。法华经为八轴二十八品而成,故名。
西天四七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印度禅宗付法之祖师,即自摩诃迦叶至菩提达磨之二十八代也。与东土二三连结而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