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马安四至
 
马安巧宦
 
相关人物
司马安


《史记》卷一二○《汲郑列传》
卒后,上以黯故,官其弟汲仁至九卿,子汲偃至诸侯相。黯姑姊子司马安亦少与黯为太子洗马。安文深巧善宦,官四至九卿,以河南太守卒。
《昭明文选》卷十六〈赋辛·志下·闲居赋〉~697~
岳读《汲黯传》,至司马安四至九卿,而良史书之,题以巧宦之目,未曾不慨然废书而叹也。

例句

马安四至,应璩三入。 李瀚 蒙求

应笑马安虚巧宦,四回迁转始为卿。 罗隐 裴庶子除太仆卿因贺

典故
四至九卿

相关人物
司马安


《汉书》卷五十〈张冯汲郑列传·汲黯〉~2323~
卒后,上以黯故,官其弟仁至九卿,子偃至诸侯相。黯姊子司马安亦少与黯为太子洗马。安文深巧善宦,四至九卿,以河南太守卒。
《汉书》卷八十八〈儒林列传·周堪〉~3604~
周堪字少卿,齐人也。与孔霸俱事大夏侯胜。霸为博士。堪译官令,论于石渠,经为最高,后为太子少傅,而孔霸以太中大夫授太子。及元帝即位,堪为光禄大夫,与萧望之并领尚书事,为石显等所谮,皆免官。望之自杀,上悯之,乃擢堪为光禄勋,语在刘向传。堪授牟卿及长安许商长伯。牟卿为博士。霸以帝师赐爵号成君,传子光,亦事牟卿,至丞相,自有传。由是大夏侯有孔、许之学。商善为算,著五行论历,四至九卿,号其门人沛唐林子高为德行,平陵吴章伟君为言语,重泉王吉少音为政事,齐炔钦幼卿为文学。王莽时,林、吉为九卿,自表上师冢,大夫博士郎吏为许氏学者,各从门人,会车数百两,儒者荣之。钦、章皆为博士,徒众尤盛。章为王莽所诛。
《國語辭典》:四至  拼音:sì zhì
1.从四方到来。《吕氏春秋。审应览。不屈》:「士民罢潞,国家空虚,天下之兵四至。」
2.房宅或耕地等四周的界限。《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凡是老圈地都有部颁龙票,那上面东西南北的四至,都开得明白。」
《漢語大詞典》:大四至
犹大厮八。 元 关汉卿 《调风月》第三折:“怎当那厮大四至铺排,小夫人名称。”
《漢語大詞典》:四至八到
古代地理图书,用“四至”(东、西、南、北四正)或“八到”(合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表示州县方位距离,合称“四至八到”。 元 人始用四正表示四方州县地界距离,称“某方至某处界几里”,名为“四至”;合四正、四隅表示八方城关距离,称“某方到某城(关)几里”,名为“八到”。“四至八到”连标始见于太平寰宇记,是泛指所至地界。“四至”“八到”有确定义例。始见《大元大一统志》,但此后未被普遍采用。
《國語辭典》:四至八道  拼音:sì zhì bā dào
四周界限与八方通路。《三国演义》第九五回:「安营既毕,便画四至八道地理形状图本来我看。」《荡寇志》第一回:「何道士就在空地上安放罗经,打了向桩,另画了四至八道的界限。」
《国语辞典》:四至儿(四至儿)  拼音:sì zhì ér
1.基地四面的界址。
2.比喻大体的规模。如:「这事总得先定出个四至儿。」
3.比喻行事的严格认真。如:「这个人办事倒是满四至儿的。」
《漢語大詞典》:砧基
土地的四至。 明 叶盛 水东日记·丰文庆复清敏故园:“又有得观( 紫清观 )之砧基旧簿于乡人,备载圃地三十餘亩。”参见“ 砧基簿 ”。
分類:土地四至
《漢語大詞典》:砧基簿
登载田亩四至的簿册。文献通考·田赋五:“﹝左司员外郎 李椿年 ﹞令各户各乡造砧基簿。” 宋 曹彦约 《新知澧州朝辞上殿札子》:“夫契书者,交易之祖也;砧基簿者,税役之祖也。”
《漢語大詞典》:马安(馬安)
汉 司马安 的简称。 唐 罗隐 《裴庶子除太仆卿因贺》诗:“应笑 马安 虚巧宦,四迴迁转始为卿。”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马安 四至, 应璩 三入。”四至,谓 司马安 四至九卿。
分類:四至九卿
《漢語大詞典》:砧基簿
登载田亩四至的簿册。文献通考·田赋五:“﹝左司员外郎 李椿年 ﹞令各户各乡造砧基簿。” 宋 曹彦约 《新知澧州朝辞上殿札子》:“夫契书者,交易之祖也;砧基簿者,税役之祖也。”
《漢語大詞典》:云滴(雲滴)
云中的小水滴,直径约为四至一百微米。
《漢語大詞典》:地券
旧时买卖或典当土地所立的契约。载明土地的面积、价格及坐落、四至等。已经纳税并由政府盖印的称“红契”;未经政府盖印的为“白契”。 宋 王安石 《寄友人》诗之一:“一篇封禪才难学,三亩蓬蒿势易求。欲与山僧论地券,愿为邻舍事田畴。”宋史·包拯传:“或持地券自言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国语辞典》:觉音(觉音)  拼音:jué yīn
印度的一位高僧。生卒年不详,约在四至五世纪间。生于北印度菩提伽耶附近。精通《吠陀》等经典,后从离婆多出家学习巴利三藏,五世纪初到斯里兰卡,住在大寺,从僧伽波罗进修三藏经典和注疏,后移居犍陀伽罗寺研究著作。是巴利语系最杰出的学者。他几乎把巴利三藏都作了注释。并著作《清净道论》,是一部综述上座部佛法的名著。晚年回印度朝拜提树,不知所终。
《漢語大詞典》:都图(都圖)
宋史·袁燮传:“ 浙西 大饥,常平使 罗点 属任振恤。 燮 命每保画一图,田畴、山水、道路悉载之,而以居民分布其间,凡名数、治业悉书之。合保为都,合都为乡,合乡为县,征发、争讼、追胥,披图可立决。”此为有“都图”之治。后因以指标明乡村区划、四至的地图。 叶圣陶 《倪焕之》十二:“可是我检查过志书,又按照契上所载的‘都图’仔细考核,一点也不差,正就是那块地皮。”参阅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图
《国语辞典》:尾椎骨  拼音:wěi zhuī gǔ
在脊柱最下端,由四至五枚小骨合成的骨骼。也称为「尾闾骨」、「尾尻骨」、「尾骶骨」。
《國語辭典》:巧宦  拼音:qiǎo huàn
善于钻营的官吏。《文选。潘岳。闲居赋。序》:「岳尝读汲黯传,至司马安四至九卿,而良史书之,题以巧宦之目,未尝不慨然废书而叹!」唐。陈子昂 题祀山烽树赠乔十二侍御诗:「汉庭荣巧宦,云阁薄边功。」也作「巧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