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郑侠图(鄭俠圖)
宋史·郑侠传载, 郑侠 任监 安上门 职务时,以所见居民流离困苦之状,令画工绘成流民图上奏, 宋神宗 看了以后,一夜睡不着觉,第二天下了责躬诏,罢去方田、保甲、青苗诸法。后以“郑侠图”代称流民图。 清 查慎行 《送彭南陔赴长沙》诗:“ 郑侠 图曾伤目击, 陈琳 檄可愈头风。” 清 杨中讷 《高邮道中书事》诗:“空怀忧国 长沙 泪,难绘流民 郑侠 图。” 清 陈学泗 《纪事》诗:“中丞欲请 敖仓 粟,司諫先陈 郑侠 图。”亦省称“ 郑图 ”。 清 张英 《赠螺浮黄门次龚合肥韵》:“亲见閭阎凋敝甚, 郑 图还与绘千村。”
《國語辭典》:苦累  拼音:kǔ lèi
备极辛苦劳累。《福惠全书。卷九。编审部。总类》:「如是穷民常处其苦累,而绅衿常处其乐利矣。」
《漢語大詞典》:垫隘(墊隘)
羸弱困苦。左传·成公六年:“ 郇 、 瑕氏 土薄水浅,其恶易覯。易覯则民愁,民愁则垫隘,於是乎有沉溺重膇之疾。” 杜预 注:“垫隘,羸困也。” 孔颖达 疏引《方言》:“地之下湿狭隘,犹人之羸瘦困苦。” 宋 司马光 《晋祠谢晴文》:“久雨不止,涉於积旬,污邪既瀦,平原将溢,田恐芜秽,民忧垫隘。”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第四篇第七章:“人民辛苦垫隘,亟待拯援。”
分類:羸弱困苦
《漢語大詞典》:屯厄
亦作“ 屯阨 ”。 危难;困苦。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 越王 ﹞仰天叹曰:‘嗟乎!孤之屯厄,谁念復生渡此津也。’”《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振翼遐裔,翻然来翔。行遇屯厄,遭罹疾病。”北史·魏纪一论:“而屯厄有期,祸生非虑,将人事不足,岂天实为之乎?”资治通鉴·梁敬帝太平元年:“ 愔 风表鉴裁,为朝野所重,少歷屯阨,及得志,有一餐之惠者必重报之。”
分類:危难困苦
《漢語大詞典》:蹇难(蹇難)
犹言困苦艰难。《易·蹇》“王臣蹇蹇” 唐 孔颖达 疏:“志匡王室,能涉蹇难,而往济蹇,故曰王臣蹇蹇。” 宋 范仲淹 《易义》:“夫未合之时,体乖志疑,动虞蹇难,求援而济者也。”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四:“顾自鬻自求,贤者所耻,加之新罹蹇难,始欲自脩。”
分類:困苦艰难
《漢語大詞典》:困抑
(1).困苦抑郁。 明 高攀龙 《刘伯先南征会业序》:“不佞观于古圣贤,当其大任未受之时,所以困抑万状,至近世公卿盖多不然。”
(2).犹压抑。明史·卢象昇传赞:“ 卢象昇 在 庄烈帝 时,岂非不世之才,乃困抑之以至死,何耶?”
《漢語大詞典》:沼池
(1).水池,池塘。管子·轻重甲:“大夫立沼池,令以矩游为乐。” 汉 扬雄 《〈羽猎赋〉序》:“宫馆臺榭,沼池园囿。”《宋书·乐志四》:“凤凰栖灵囿,神龟游沼池。”
(2).比喻困苦的境遇。 王西彦 《古屋》第四部五:“如今我从沼池里自拔出来,回顾那一长串难堪的日子,还难禁自己的颤慄。”
《漢語大詞典》:疾困
(1).指病势沉重。管子·内业:“忧鬱生疾,疾困乃死。”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五:“散骑侍郎 王祐 疾困,与母辞诀。”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一:“疾困及暴卒者,往往旋求致仕。”
(2).疾苦,困苦。 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二:“ 同治 初,臺諫多言釐捐之弊,朝廷亦悯小民之疾困,欲併局归州县。”
《漢語大詞典》:苦况
困苦的境况。例如:诉说自己的苦况。
分類:困苦境况
《漢語大詞典》:困剧(困劇)
极端困苦。新唐书·韩愈传:“况以三小州残弊困剧之餘而当天下全力,其败可立而待也。”
分類:极端困苦
《漢語大詞典》:雕弊(彫弊)
亦作“ 雕敝 ”。
(1).衰落破败。宋书·礼志二:“ 建安 十年, 魏武帝 以天下雕弊,下令不得厚葬,又禁立碑。”南史·循吏传·申恬:“ 齐 地连岁兴兵,百姓雕弊。” 鲁迅 《准风月谈·新秋杂识》:“经济的雕敝,使出版界不肯印行大部的学术文艺书籍。”
(2).谓使衰落破败。 汉 刘陶 《上桓帝书》:“使羣丑刑隶芟刈小民,雕敝诸夏。”一本作“ 彫敝 ”。
彫弊:1.衰败;困苦。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况今天下彫弊,民无儋石之储,国无终年之畜。” 宋 陆游 《知兴化军赵公墓志铭》:“ 袁州 积彫弊,公佐其守,穷利病根源,一切罢行之。”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畿辅·房山县石经:“今輦下彫弊,不似往年,宫掖贵貂,亦未闻有大檀施。”
(2).损减。晋书·地理志上:“于时民罹 秦 项 ,户口彫弊,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
《漢語大詞典》:凋困
贫穷困苦。晋书·元帝纪:“昔 吴起 为 楚悼王 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除废公族疏远,以附益将士,而国富兵强。况今日之弊,百姓凋困邪!”新唐书·颜真卿传:“百姓尚未凋困,太平之治犹可致。”
《國語辭典》:荼炭  拼音:tú tàn
比喻极痛苦。《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豺狼抗爪牙之毒,生人陷荼炭之艰。」也作「涂炭」。
分類:困苦境地
《漢語大詞典》:焦苦
(1).忧愁困苦。史记·天官书:“争於攻取,兵革更起,城邑数屠。因以饥饉疾疫焦苦,臣主共忧患,其察禨祥候星气尤急。” 宋 苏舜钦 《答马永书》:“贤者必欲推己之乐以乐众,故虽焦苦其身,而不舍爵位者,非己所乐也。” 吴组缃 《山洪》三一:“奶奶看着这些情形,想到农忙就要开始,可是应该办的事全没有头绪,心里有说不出的焦苦。”
(2).指物体烧焦所产生的难闻气味。 峻青 《秋色赋·女英雄孙玉敏》:“风把带着焦苦气味的浓烟,吹过了树木葱茏的烽台山巅。”
《漢語大詞典》:疲悴
亦作“ 疲瘁 ”。
(1).疲劳困苦。后汉书·桓帝纪:“方今 淮 夷未殄,军师屡出,百姓疲悴,困於徵发。”晋书·简文帝纪:“干戈未戢,公私疲悴。”
(2).衰弱。 唐 元稹 《春六十韵》:“慵将疲顇质,漫走倦羸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