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费瑟(费瑟)  拼音:fèi sè
Faysal Abdel Aziz al Saudal Faisal
人名。(西元1904~1975)沙乌地阿拉伯国王伊宾绍德之子,在西元一九六四年继其兄绍德即位。在位时较其兄积极且有作为,亦为阿拉伯社会中深具影响力的人物,利用石油工业利润兴建现代化医院,改善交通系统,又以石油禁运惩罚与以色列亲善的国家。一九七五年被侄子暗杀身亡。
《国语辞典》:亚瑟王(亚瑟王)  拼音:yà sè wáng
古代不列颠民族传说中的一个国王,为英语King Arthur的音译。传说在西元五至六世纪间,亚瑟王组织圆桌武士,对抗入侵的盎格鲁撒克逊人。
分类:民族国王
《漢語大詞典》:冈比西斯
cambyses, 波斯帝国国王。居鲁士的儿子。父死后继位。公元前525年灭亡埃及。后国内发生起义,在返国途中暴卒。
分類:国王
《漢語大詞典》:格萨尔王传
藏族民间说唱体英雄史诗。叙述雄狮国王格萨尔的一生。共三部分:第一部分叙述格萨尔诞生在奇异的环境中。第二部分描述格萨尔率领军队南北征战,降伏妖魔。第三部分描写格萨尔年老传位,重返天国。诗中熔铸了神话、传统民歌、格言和生动的民间语言。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史诗。
《國語辭典》:波旁王朝  拼音:bō páng wáng cháo
Bourbon Dynasty
朝代名:(1)法国王朝(西元1589~1848),亨利第四为其始祖,传至查理第十而统绝。(2)西班牙王朝(西元1700~1931),腓力第五为其始祖,传至改共和而统绝。(3)西西里王朝(西元1734~1860),班王查理之子即位,为王朝之始,至义大利统一而统绝。
《漢語大詞典》:舍身饲虎(捨身飼虎)
佛教故事。传说 释迦牟尼 过去世曾经是国王 摩诃罗陀 的幼子 摩诃萨埵 ,在竹林中看见七只小虎围着一只饥渴羸弱的母虎。王子遂生大悲心,舍身以饲饿虎。见金光明经·舍身品贤愚经·摩诃萨埵以身施虎
《漢語大詞典》:桑苏西宫
意译“无愁宫”。普鲁士王国国王的夏宫。位于德国波茨坦。建于18世纪中叶。以其豪华建筑装饰和宫前阶梯形花园而著称。1945年《波茨坦协定》签订于此。
《漢語大詞典》:伦敦大学
英国的综合性大学。1836年创建于伦敦。由大学学院、理工学院、政治经济学院、国王学院、教育学院等五十多所院校所组成。各院校的系科设置各有特色。
十六国王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印度古昔十六国之王也。仁王经下曰:「大王!吾以此经付嘱汝等。毗舍离国vas/iali,憍萨罗国Kosala,室罗筏国S/ra%vasti,摩伽陀国Magadha,波罗痆斯国Ba%ra%n!asi,迦毗罗国Kapilavastu,拘尸那国Kus/inagara,憍睒弥国Kaus/a%mbi,般遮罗国Pan^ca%la,波吒罗国Pa%t!aliputra,末吐罗国Mathura%,乌尸国Us!a,奔吒跋多国Pun!gavardhana,提婆跋多国Deva%ta%ra,迦尸国Ka%s/i,瞻波国Campa%,如是一切诸国王等皆应受持般若波罗蜜多。」
八国王分佛舍利
【佛学大辞典】
(故事)(参见:香姓)
香姓
【佛学大辞典】
(人名)Dron!a巴,Dona,婆罗门名。佛于拘尸那城沙罗双树间火葬讫,诸国王来,欲得其舍利,而开争端,平分佛舍利止诸国之争者。长阿含经卷四游行经曰:「时遮罗波国Amalakapa(巴Allakappa),诸跋罗民众(巴Bulaya),及罗摩迦国Ra%magra%ma(巴Ba%maga%ma),拘利民众Kaulya(巴Koliya),毗留提国(巴Vet!hadipa),婆罗门众,迦维罗卫国Kapilavastu(巴Kapilavatthu),释种民众S/a%kya(巴Sakya),毗舍利国Vais/a%li(巴Vesa%li),离车民众,Licchavi^,及摩竭陀Magadha王阿阇世Aja%tas/atru(巴Aja%tasattu)。闻如来于拘尸城Kus/inagara(巴Kusina%ra),双树间取灭度,皆自会言今我宜往求舍利之分。时诸国王阿阇世等,即于国中下令,严四种兵:象兵,马兵,车兵,步兵,进渡恒河。先遣婆罗门香姓至拘尸城,求舍利。曰:不与则四兵在此,不惜身命,当以力取。拘尸城君臣不听。曰:如来遗形不敢许,彼欲举兵,则吾亦在此。时香姓婆罗门晓众人曰:诸贤长夜受佛教诫,口诵法言,心服仁化。宁可诤佛舍利共相残害耶。如来遗形,欲以广益,舍利现在者,但当分取。众咸称善,命香姓分之。尔时香姓,以一瓶一石许之舍利,均为八分已,与八国,己请于众人受其空瓶(取意),后分涅槃经曰:「姓烟婆罗门。」Dron!a者,量之义,非香姓之原语。香姓之名不详。
舍卫国王梦见十事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失译,佛就涅槃而梦国王十事者。
旃陀越国王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Candrapati-su%tra,一卷,宋沮渠京声译。旃陀越国王信婆罗门之谮,埋怀胎之夫人于土中。儿生于冢中,母之半身不朽,三年饮乳。至六岁,佛度使出家,證阿罗汉果。乃以神通化其父王。
梵摩难国王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失译。时有国王名梵摩难,其子均邻儒出家證果,因劝父使供养佛,当众僧临饭时,佛敕阿难说僧跋。
国王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为前世持十善戒今生得其果报者,得诸天之保护故又云天子。仁王经教化品曰:「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中下品善粟散王,上品十善铁轮王。」金光明王经三曰:「因集业故,生于人中。王领国土,故称人王。处在胎中诸天守护,或先守护然后入胎,虽在人中生为人王,以天护故,复称天子。」
国王恩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恩之一。(参见:四恩)
【佛学常见辞汇】
四恩之一。(参见:四恩)
【三藏法数】
经云:国王福德最胜,虽生人间,得自在故,于其国界,山河大地尽属国王,一人福德,胜过一切众生之福;又以正法治世,能使众生悉皆安乐。若王国内,一人修善,其所作福,七分之中,修善之人自得五分,国王常获二分,以依于王而得修善故也。王若以善法化世,诸天善神,常来守护,若有恶人,而生逆心,于须臾顷,福自消灭,命终当堕地狱,备受诸苦。所以者何?是诸众生,由不知国王恩故,起诸恶逆,得如是报。若有人民,能行善心,敬辅仁王,尊重如佛,是人现世安隐丰乐。所以者何?一切国王,于过去时,曾受如来清净禁戒,常为人王,安隐快乐。以是因缘,违顺果报,其速如影随形,如响应声也。
【三藏法数】
谓出家之人,国王听许,方得出家。又蒙治化之力,无强弱陵逼之忧,而得安居山林,进修道业;兼复饮食水土,皆属国王,是为国王恩。
四恩
【佛学大辞典】
(名数)心地观经谓四恩者: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释氏要览中谓四恩者:一父母恩,二师长恩,三国王恩,四施主恩。
【佛学常见辞汇】
父母恩(家庭)、众生恩(社会)、国土恩(国家)、三宝恩(宗教)。
【佛学次第统编】
心地观经云:「世间凡夫无慧眼,迷于恩处失妙果,五浊恶世诸众生,不悟深恩恒背德,我故开示于四恩,令入正见菩提道。」
一、父母之恩         二、国王之恩(即国家之恩)
三、众生之恩(即社会之恩)  四、三宝之恩
【三藏法数】
(出本生心地观经)
〔一、父母恩〕,经云:父有慈恩,母有悲恩。盖父母长养之恩,广大无比。若有男女,背恩不顺,死即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有男女,孝养父母,承顺无违,常为诸天护念,福乐无尽。纵能一日三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尚未能报一日之恩也。
〔二、众生恩〕,经云:即无始来,一切众生轮转五道,于多生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以是因缘,诸众生类,亦有大恩,犹如现在父母等无差别也。(五道者,天道、人道、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三、国王恩〕,经云:国王福德最胜,虽生人间,得自在故,于其国界,山河大地尽属国王,一人福德,胜过一切众生之福;又以正法治世,能使众生悉皆安乐。若王国内,一人修善,其所作福,七分之中,修善之人自得五分,国王常获二分,以依于王而得修善故也。王若以善法化世,诸天善神,常来守护,若有恶人,而生逆心,于须臾顷,福自消灭,命终当堕地狱,备受诸苦。所以者何?是诸众生,由不知国王恩故,起诸恶逆,得如是报。若有人民,能行善心,敬辅仁王,尊重如佛,是人现世安隐丰乐。所以者何?一切国王,于过去时,曾受如来清净禁戒,常为人王,安隐快乐。以是因缘,违顺果报,其速如影随形,如响应声也。
〔四、三宝恩〕,三宝即佛法僧,可尊可贵,名之为宝。经云:三宝利乐众生,无有休息,功德宝山,巍巍无比;福德甚深,犹如大海;智慧无碍,等于虚空。一切众生,由烦恼业障,沉沦苦海,生死无穷;三宝出世,作大船师,能截爱流,超升彼岸,故恩难报也。
【三藏法数】
(出释氏要览)
〔一、国王恩〕,谓出家之人,国王听许,方得出家。又蒙治化之力,无强弱陵逼之忧,而得安居山林,进修道业;兼复饮食水土,皆属国王,是为国王恩。
〔二、父母恩〕,谓禀父母遗体而得成人,其生成养育之恩,如天罔极;复令出家,进修道业,是为父母恩。
〔三、师友恩〕,谓出家之人,蒙师剃度教诲,授以经业,及得善友讲明妙道,开发慧性,是为师友恩。
〔四、檀越恩〕,梵语檀,华言施。谓出家之人,凡所资身饮食衣服等物,皆由施者供给,遂得安身办道,是为檀越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