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橄榄枝(橄欖枝)  拼音:gǎn lǎn zhī
橄榄的树枝。西方《圣经》记载,大洪水后,鸽子将橄榄枝衔回诺亚的方舟,表示洪水已退,所以橄榄枝后来作为和平与希望的象徵。
《國語辭典》:检疫(檢疫)  拼音:jiǎn yì
为预防传染病蔓延,而施行船舶、汽车、货物、旅客等的检查及消毒。也称为「验疫」。
《漢語大詞典》:高敏
(1970- )跳水运动员,国际级运动健将。四川自贡人。女。1986-1992年在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和奥运会三大赛事中囊括女子跳板跳水冠军。有“跳水女皇”之称。曾多次被评为世界最佳跳水运动员。
《国语辞典》:越洋  拼音:yuè yáng
跨越海洋。引申为横跨国际之意。如:「越洋电话」。
《國語辭典》:国格(國格)  拼音:guó gé
国家的尊严与品格。如:「人格不可失,国格焉可辱?」
《漢語大詞典》:红五月(紅五月)
犹言革命的五月。因“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等均在五月,故称。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三章:“在展开红五月大竞赛的第一天--就是五月七日那天--全矿山四万多人要大献工一天。” 阮章竞 《五月山花红似火》:“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常把五月叫做‘红五月’。”
《國語辭典》:联合国(聯合國)  拼音:lián hé guó
第二次大战后,由中、美、英、苏等国于西元一九四五年所发起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纽约。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和社会理事会、秘书处等。宗旨在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并促进国际间的友好合作。缩称为「联国」。
《國語辭典》:互惠  拼音:hù huì
国际间国与国交往的一种原则,例如缔结通商条约时两方面以同等利益互相交换,给予优惠待遇。如:「互惠条约」。
《國語辭典》:国际歌(國際歌)  拼音:guó jì gē
歌名,原曲名为法语L'Internationale。社会党或共产党的著名歌曲,称赞共产主义理想和巴黎公社成员的革命气概。曾为苏联的国歌,现仍为某些社会党或共产党的非正式的党歌。由法国人鲍狄埃(Eugène Pottier)在西元1871年作词,狄盖特(Pierre De Geyter)于1888年谱曲。被译成多国语言广为传唱。
《國語辭典》:妇女节(婦女節)  拼音:fù nǚ jié
西元一九一○年,国际妇女大会在丹麦举行,议决以每年三月八日为妇女节,以纪念妇女为争取参政权、男女平等权等所获得的成就。也称为「三八妇女节」、「三八节」、「国际妇女节」。
《國語辭典》:三八节(三八節)  拼音:sān bā jié
每年的三月八日的国际妇女节。参见「妇女节」条。
《漢語大詞典》: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
群众性体育组织。1973年成立。次年加入国际中学生体育联合会。主要活动有:组织全国性中学生的体育竞赛,参与国际中学生的体育竞赛,进行体育科学研究等。会址设在北京。
《國語辭典》:治外法权(治外法權)  拼音:zhì wài fǎ quán
本国人在他国不受所在国的法律约束,仍由本国法律支配的权利,称为「治外法权」。如一国的元首、公使等,皆有此权。
《國語辭典》:优惠待遇(優惠待遇)  拼音:yōu huì dài yù
国际间各国彼此商业往来中,一国给予另一国特别丰厚的条件及待遇。如放宽进口限额、租税优惠等。
《国语辞典》:英制  拼音:yīng zhì
英国的度量单位。曾广被国际采用。如呎、磅、加仑等。
《国语辞典》:鹰派(鹰派)  拼音:yīng pài
鹰为强猛的象徵。在国际政治上主张以强硬手段解决纷争的一派,称为「鹰派」。相对于主张和平的鸽派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