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0,分1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萧图古辞(字 何宁 )
赵永图
徐昌图
王令图
陈鹏(字 图南 )
张献图
谢图南
黄辅国(字 应图 )
李图南(字 彦远 )
吕本中(字 居仁 世称 东莱先生 文清 名 大中 )
向子諲(字 伯恭 号 芗林居士、所居曰芗林 )
林抟(字 图南 )
彭图南
刘昭(字 图南 )
其它辞典(续上)
宋敏求(字 次道 )萧图古辞(字 何宁 )
赵永图
徐昌图
王令图
陈鹏(字 图南 )
张献图
谢图南
黄辅国(字 应图 )
李图南(字 彦远 )
吕本中(字 居仁 世称 东莱先生 文清 名 大中 )
向子諲(字 伯恭 号 芗林居士、所居曰芗林 )
林抟(字 图南 )
彭图南
刘昭(字 图南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9—1079 【介绍】: 宋赵州平棘人,字次道。宋绶子。仁宗宝元二年赐进士及第。为馆阁校勘,出签书集庆军判官。任编修官,预修《新唐书》。英宗治平中,以工部郎中修起居注,并编修《仁宗实录》,判太常寺。神宗时,历史馆修撰、集贤院学士、龙图阁直学士,修《两朝正史》。藏书三万卷,熟于朝廷典故,著书甚多。有《春明退朝录》、《长安志》,辑《唐大诏令集》等。全宋诗
宋敏求(一○一九~一○七九),字次道,赵州平棘(今河北赵县)人,绶子。仁宗时以父荫召试学士院,赐进士及第。为馆阁校勘,后充编修官,预修《唐书》。出知亳州。英宗治平中,累擢知制诰、判太常寺。后出知绛州,寻召还,除史馆修撰、集贤院学士。神宗熙宁十年(一○七七),修仁宗、英宗两朝正史。元丰二年卒,年六十一。著作今存《春明退朝录》三卷、《长安志》二十卷。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一六范镇《宋谏议墓志铭》,《宋史》卷二九一有传。今录诗六首。全宋文·卷一一一四
宋敏求(一○一九——一○七九),字次道,赵州平棘(今河北赵县)人,绶子。天圣三年,以父任为秘书省正字。宝元二年,召试学士院,赐进士第。仁宗朝历官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知太平、亳州,累迁至工部郎中。治平初,同修起居注,知制诰。熙宁中,除史馆修撰、集贤院学士,加龙图阁直学士。元丰二年卒,年六十一,赠礼部侍郎。敏求学识博洽,著述甚丰。尝奉诏修《两朝正史》,预修《新唐书》,补唐武宗以下六世《实录》百四十八卷,辑《唐大诏令》百三十卷,另著有《书闱集》十二卷、《后集》六卷、《西垣制集》十卷、《东观绝笔集》二十卷、《东京记》三卷、《閤门仪制》十三卷、《长安志》二十卷(存)、《河南志》二十卷(今存本不分卷)、《春明退朝录》二卷(存)等。见范镇《宋谏议敏求墓志铭》(《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一六),《苏魏公集》卷五一《龙图阁直学士修国史宋公神道碑》,《宋史》卷二九一《宋绶传》附子敏求传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辽楮特部人,字何宁。有能称。道宗清宁末,擢为北院枢密使,诏许便宜从事。任职数月,所荐引多为重元党与,由是免为庶人。后没入兴圣宫。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五代徐寅曾孙。与兄徐昌嗣、徐昌燧等五人皆以明经入仕,并有才名。陈洪进归宋,令昌图奉表入汴。太祖命为国子博士,累迁殿中丞。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圣五年元符元年(1098)任惠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字应图。黄辙子。神宗元丰间进士。历官右正言、右司谏,尝论惠民之政及学校之法。擢起居舍人,命阅元祐臣僚章疏,欲籍为奸党,辅国不奉诏,出知袁州。徽宗大观初,历知福、泉二州。召为给事中,未赴卒。全宋文·卷二七○七
黄辅国,字应图,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登元丰八年进士。历青州司理、饶州浮梁主簿、南海令,知高邮军,擢右司谏、起居舍人,出知袁州。大观初知福州,改泉州。卒年四十七。见道光《福建通志》卷一七四。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八二三
李图南,字彦远,福州福清(今福建福清)人。元祐进士。崇宁五年为起居舍人。大观二年为礼部侍郎,三年擢工部尚书。政和元年自朝散郎、知睦州改集贤殿修撰、知复州。三年以显谟阁待制知越州,旋改知泸州。见《宋会要辑稿》礼三四之四、刑法一之二四、选举一之一三、一九之二一、三三之二六,《淳熙三山志》卷二七,《嘉泰会稽志》卷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4—1145 【介绍】: 宋寿州人,郡望东莱,字居仁,人称东莱先生。吕好问子。高宗绍兴六年赐进士出身。历官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兼侍讲、权直学士院。曾上书陈恢复大计。秦桧为相,私有引用,本中封还除目。又与赵鼎深相知,忤桧,被劾罢。工诗,得黄庭坚、陈师道句法。卒谥文清。有《童蒙训》、《江西诗社宗派图》、《紫微诗话》、《师友渊源录》、《东莱先生诗集》等。全宋诗
吕本中(一○八四~一一四五,据曾几《东莱先生诗集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四),字居仁,学者称东莱先生,开封(今属河南)人。幼以荫授承务郎。徽宗政和、宣和间,官济阴主簿、泰州士曹掾。宣和六年(一一二四),除枢密院编修。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迁职方员外郎。高宗绍兴六年(一一三六),召为起居舍人,赐进士出身。八年,擢中书舍人,兼侍读,权直学士院。同年十月,因反对和议,罢职,提兴太平观。卒,谥文清。曾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后人亦将其附入江西诗派。有《东莱先生诗集》二十卷、《外集》三卷,及《紫微诗话》等。《宋史》卷三七六有传。 吕本中诗,前二十卷以宋乾道间沈度刻《东莱先生诗集》(《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本)为底本;二十一至二十三卷以宋庆地多五年黄汝嘉刻江西诗派本《东莱先生诗外集》(简称黄本,残存第十八至二十卷,外集三卷全,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及清蒋光煜藏钞本《紫微集》较沈本、黄本多出诗六十二首(其来历不明,中有显非吕作之诗,因无所归属,姑仍予录入),合编为第二十四卷。全宋文·卷三七九七
吕本中(一○八四——一一四五),初名大中,字居仁,寿州(治今安徽寿县)人,公著曾孙,希哲孙,好问子。以公著遗表恩,授承务郎。元符中,主济阴簿、泰州士曹掾,辟大名府帅司干官。宣和六年,除枢密院编修官。绍兴六年,特赐进士出身,擢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八年二月,迁中书舍人,三月兼侍讲,六月兼权直学士院。以忤秦桧,提举太平观。绍兴十五年卒,年六十二。本中上承家学,复从杨时、尹焞等游,为时名儒,学者称东莱先生。著有《春秋集解》、《师友杂志》、《官箴》、《童蒙训》、《紫微杂说》及《东莱先生诗集》等传世。《宋史》卷三七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5—1152 【介绍】: 宋临江军清江人,字伯恭,号芗林居士。向敏中玄孙。哲宗元符三年,以恩补承奉郎。宣和间累迁淮南转运判官、京畿转运副使。高宗立,遣兵勤王,因素与李纲友善,为黄潜善所罢。绍兴间累知广州、江州,进徽猷阁待制,除户部侍郎。晚知平江府,以拒金使入境议和忤秦桧,致仕退闲十五年。有《芗林集》、《芗林家规》。全宋诗
向子諲(一○八五~一一五二),字伯恭,开封(今属河南)人。哲宗元符三年(一一○○)以外戚恩补假承奉郎。徽宗宣和初,除江淮发运司主管文字。七年(一一二五),为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知潭州。绍兴老年(一一三一)知鄂州,主管荆湖东路安抚司。因曹成兵变事,提举江州太平观。起知广州,未几致仕。寻起知江州,改江东转运使。八年,徙两浙路转运使,除户部侍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八),寻出知平江府。时金使议和将入境,不肯金诏,乃致仕。卜居临江军清江,号所居曰芗林。二十二年卒,年六十八。有《酒边集》一卷、《酒边词》二卷。事见《文定集》卷二一《徽猷阁直学右大中大夫向公墓志铭》、《五峰集》卷三《向侍郎行状》,《宋史》卷三七七有传。今录诗五首。全宋文·卷三八三○
向子諲(一○八五——一一五二),字伯恭,号芗林居士,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元符末以恩补官,三迁知咸平县。宣和中除淮南转运判官。高宗朝历江淮发运副使、江东转运使、两浙都转运使,除户部侍郎,罢知平江府。寻致仕,名所居曰芗林。绍兴二十二年卒,年六十八。著有《芗林家规》、《芗林文集》三十卷、《酒边词》二卷(存)。见胡宏《向侍郎行状》(《五峰集》卷三),汪应辰《向公墓志铭》(《文定集》卷二一)。《宋史》卷三七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福州福清人,字图南。徽宗政和五年中特科,授楚州参军,不赴,退隐灵石九垒峰下。性豪逸,善鼓琴。徽宗三召始至,入内廷,为奏悲风一曲,帝不乐而罢。有《琴谱》。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八二八
彭图南,南康军都昌(今江西都昌)人。政和五年进士及第,官至淮南府学教授。见正德《南康府志》卷六。
人物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