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圆睁(圆睁)  拼音:yuán zhēng
眼睛睁得圆大。《红楼梦》第五二回:「晴雯听了,果然气的蛾眉倒蹙,凤眼圆睁。」《文明小史》第三九回:「岂知这句话说翻了那兵官,圆睁二目,尽著合钮翻译说,一句话也听不出。」
分类:圆睁眼睛
《高级汉语词典》:圆睁环眼
眼睛瞪得又大又圆
《国语辞典》:两眼圆睁(两眼圆睁)  拼音:liǎng yǎn yuán zhēng
睁大眼睛,怒目而视的样子。如:「老闆生气时两眼圆睁,好不吓人。」《儒林外史》第四九回:「只见一个四十多岁的大汉,两眼圆睁,双眉直竖,一部极长的乌须,垂过了胸膛。」
《国语辞典》:杏眼圆睁(杏眼圆睁)  拼音:xìng yǎn yuán zhēng
多用以形容女子生气时瞪大眼睛的神态。《大唐秦王词话》第六○回:「那公主桃腮喷火,杏眼圆睁,连忙打办齐整,带了彩女宫娥,自到金銮宝殿奏高祖去。」《老残游记》第一六回:「魏氏听了,抬起头来,柳眉倒竖,杏眼圆睁。」
《國語辭典》:怒目  拼音:nù mù
瞪大眼睛表示发怒。《初刻拍案惊奇》卷三:「那妇人将盘一搠,且不收拾,怒目道:『适间老死魅曾对贵人说些甚话么?』」《聊斋志异。卷八。梦狼》:「俄有两金甲猛士怒目入,出黑索索甲。」
《漢語大詞典》:睅目
鼓出眼睛;圆睁的眼睛。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隐:“昔 华元 弃甲,城者发‘睅目’之謳; 臧紇 丧师,国人造‘侏儒’之歌。” 宋 苏轼 《雍秀才画草虫八物·虾蟆》诗:“睅目知谁瞋,皤腹空自胀。”清史稿·塔齐布传:“忽有悍酋狞髯睅目,持槊来犯。”
《漢語大詞典》:圆彪彪(圓彪彪)
眼睛圆睁而带有怒色或凶相。《水浒传》第十三回:“这箇圆彪彪睁开双眼,肐查查斜砍斧头来;那箇必剥剥咬碎牙关,火焰焰摇得枪桿断。”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那和尚睁了两隻圆彪彪的眼睛。”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八回:“他睁着圆彪彪的眼睛,跳脚大骂。”
《漢語大詞典》:迭暴
眼睛圆睁凸出的样子。《醒世姻缘传》第四一回:“ 狄周 媳妇説:‘倒不脓包哩;迭暴着两个眼,黑杀神似的,好不凶恶哩!’”
《漢語大詞典》:七角八角
怒目圆睁,眼眦欲裂貌。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把不定心中拘拘地跳,眼睁得七角八角,两箇将军近不得其脚。”
分類:怒目圆睁
《國語辭典》:怒目而视(怒目而視)  拼音:nù mù ér shì
因发怒而圆睁两眼瞪视对方。《三国演义》第三回:「时李儒见丁原背后一人,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怒目而视。」《隋唐演义》第七三回:「太后怒目而视,别了三思回宫。」
《國語辭典》:怒目横眉(怒目橫眉)  拼音:nù mù héng méi
瞪大眼睛,眉毛横竖。形容满脸怒容。《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只听得院子里许多脚步响,早进来了怒目横眉,挺胸凸肚的一群人。」也作「横眉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