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土衡
即杜蘅。
《韵府拾遗 泰韵》:土害
论衡:舜鳏在侧陋,瞽叟令浚井,土掩其上。舜穿井旁出,不触土害。
《骈字类编》:土鬼
关尹子:画门可开,土鬼可语。
《骈字类编》:土獠
元史郭昂传:播州张华聚众容山,昂率兵屠之,山猺、木猫、土獠诸洞尽降。 郑本立过峤甸始见禾泥蛮诗:贩茶非土獠,劝酒是禾泥。
《國語辭典》:土改 拼音:tǔ gǎi
土地改革的缩称。参见「土地改革」条。
《漢語大詞典》:土帝
《國語辭典》:五帝 拼音:wǔ dì
1.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五位圣王。因出自传说,故说法不尽相同,较主要者为:(1)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南朝宋。裴骃。集解:「太史公依世本、大戴礼,以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2)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2.东西南北中五方位的天神。指太昊、炎帝、少昊、颛顼、黄帝。《周礼。春官。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汉。郑玄。注:「五帝:苍曰灵威仰,太昊食焉,赤曰赤熛怒,炎帝食焉,黄曰含枢纽,黄帝食焉,白曰白招拒,少昊食焉,黑曰汁光纪,颛顼食焉。」《楚辞。屈原。九章。惜诵》:「令五帝以析中兮,戒六神与向服。」汉。王逸。注:「五帝谓五方神也,东方为太白皞,南方为炎帝,西方为少昊,北方为颛顼,中央为黄帝。」
2.东西南北中五方位的天神。指太昊、炎帝、少昊、颛顼、黄帝。《周礼。春官。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汉。郑玄。注:「五帝:苍曰灵威仰,太昊食焉,赤曰赤熛怒,炎帝食焉,黄曰含枢纽,黄帝食焉,白曰白招拒,少昊食焉,黑曰汁光纪,颛顼食焉。」《楚辞。屈原。九章。惜诵》:「令五帝以析中兮,戒六神与向服。」汉。王逸。注:「五帝谓五方神也,东方为太白皞,南方为炎帝,西方为少昊,北方为颛顼,中央为黄帝。」
《骈字类编》:土磴
北齐书神武帝纪:神武命于肆州北山筑城,西至马陵成,东至土磴,四十日罢。 宋史张齐贤传:于时辽兵塞川,齐贤夜发兵二百,人持一帜,负一束刍,距州城西南三十里,列帜然刍。辽兵遥见火光中有旗帜,意谓并师至矣,骇而北走。齐贤先伏步兵二千于土磴砦,掩击大败之。
又李继隆传:改定州驻泊都监,尝领兵出土磴砦,与贼战,获牛羊车帐甚众。
又李继隆传:改定州驻泊都监,尝领兵出土磴砦,与贼战,获牛羊车帐甚众。
《骈字类编》:土饼(土饼)
唐书王世充传:世充排䂎兵殊死斗,自辰至午乃溃。秦王傅城,堑而守之。世充粮且尽,至以水汨泥去砾,取浮土糅米屑为饼,民病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