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灵仪(靈儀)
(1).神灵或圣贤的图像。 南朝 梁武帝 《舍事道法诏》:“啟瑞迹於天中,烁灵仪於像外。”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灵仪若在,列配如初。”宋史·乐志十五:“珍金铸像灵仪睟,集福庇烝民。”
(2).死者的遗像。太平广记卷三九四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裴用:“因设灵仪,招魂以葬。”
(3).出殡时的仪仗。 唐 权德舆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之二:“配礼归清庙,灵仪出直城。”
《漢語大詞典》:贤裔(賢裔)
圣贤的后代。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 安老爷 见这班人都是圣门贤裔,心中十分敬重。”清史稿·职官志二:“ 东野氏 及圣门各贤裔,由 衍圣公 达部上名,餘各报部云。”
分類:圣贤后代
《漢語大詞典》:河目
上下眶平正而长的眼睛。古以为圣贤相貌。《孔子家语·困誓》:“ 孔子 适 郑 ,与弟子相失,独立东郭门外。或人谓 子贡 曰:‘东门外有一人焉,其长九尺有六寸,河目隆顙。’” 王肃 注:“河目,上下匡平而长。” 唐 颜真卿 《郭公庙碑铭》:“﹝府君﹞河目电照,虬鬚蝟磔,进退闲雅,望之若神。”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仰覩龙颜河目,如日方昇。”参见“ 河目海口 ”。
《漢語大詞典》:河目海口
上下眶平正而长的眼睛,大而深的口。古以为圣贤相貌。《诗·大雅·生民》“ 后稷 呱矣” 唐 孔颖达 疏:“异之於人,犹有奇表异相,若 孔子 之河目海口, 文王 之四乳龙颜之类。” 明 无名氏 《四贤记·社会》:“ 弓伯长 河目海口,食禄千鐘。”
《漢語大詞典》:马口(馬口)
(1).马的嘴。诗·小雅·采芑“约軧错衡,八鸞瑲瑲” 宋 朱熹 集传:“铃在鑣曰鸞,马口两旁各一,四马故八也。”
(2).骨相用语。指人的嘴像马的嘴,是帝王圣贤的特征之一。 汉 王充 论衡·骨相:“传言 黄帝 龙颜…… 周公 背僂, 皋陶 马口。”
(3).方言。指尿道口。《醒世姻缘传》第三九回:“他最苦的是每次小便,那马口里面就如上刀山一般的割痛。”
《漢語大詞典》:耽道
(1).谓乐守圣贤之道。 晋 张华 《励志诗》:“研精耽道,安有幽深。”
(2).指爱好道术。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崔玄微》:“ 天寳 中,处士 崔玄微 洛苑 东有宅,耽道,饵木伏苓三十载。因药尽,领童僕入 嵩山 採之。”
《漢語大詞典》:体二(體二)
谓效法 颜渊 、 冉有 。泛指效法圣贤。《文选·李康〈运命论〉》:“虽 仲尼 至圣, 颜冉 大贤,揖让於规矩之内,誾誾於 洙 泗 之上,不能遏其端; 孟軻 、 孙卿 ,体二希圣,从容正道,不能维其末。” 张铣 注:“ 孟 孙 二子体法 颜冉 ,故云体二;志望 孔子 之道,故云希圣。” 唐 杨炯 《〈王勃集〉序》:“仰贯一以知归,希体二而致远。”
《國語辭典》:先古  拼音:xiān gǔ
1.上古。《韩非子。说疑》:「有民如此,先古圣王皆不能臣,当今之世将安用之?」
2.先祖。《礼记。祭义》:「以事天地、山川、社稷、先古。」《史记。卷七。项羽本纪》:「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
3.圣贤之道。《淮南子。脩务》:「目未尝见礼节,耳未尝闻先古。」
《漢語大詞典》:珠衡
谓人眉间骨隆起如连珠,古人以为帝王圣贤之相。《孝经援神契》:“ 伏羲 大目山準,日角而连珠衡。” 宋均 注:“珠衡,衡中有骨,表如连珠,象玉衡星。”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握图秉鉞,将在御天;玉胜珠衡,先彰元后。” 隋 薛道衡 《老氏碑》:“珠衡日角,天表冠於百王;明镜衢罇,圣德会於千祀。”
《国语辞典》:星降  拼音:xīng jiàng
比喻圣贤豪杰的降生。唐。司空曙〈秋日趋府上张大夫〉诗:「石过桥下书曾受,星降人间梦已传。」
《國語辭典》:言誓  拼音:yán shì
言教。指圣贤经传中的言语。三国魏。阮籍〈咏怀诗〉八二首之五八:「岂与蓬户士,弹琴诵言誓?」
《漢語大詞典》:渊角(淵角)
即月角。额骨右边隆起,旧时星相家谓为圣贤之相。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况乃渊角殊祥,山庭异表。” 李善 注引《论语撰考谶》:“ 颜回 有角额似月形。渊水也,月是水积,故名渊。”
《漢語大詞典》:珠角
即星相家所称前额隆起的“月角”。为圣贤之相。古人以为月是水精,珠亦为水精,故名。也称渊角。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珠角擅奇,山庭表德。”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国宿国公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铭》:“鸞翔凤顾,珠角山庭。”参见“ 月角 ”、“ 渊角 ”。参阅《论语撰考谶》
《漢語大詞典》:圣蜕(聖蜕)
谓历史上的圣贤豪杰都已化为陈迹。喻世事变化。 清 曹寅 《孟秋偕静夫子鱼尊五殷六过鸡鸣寺得诗》之二:“颷轮飞十代,秋草属前朝。圣蜕随迁化,凡情堕寂寥。”
《國語辭典》:禹行舜趋(禹行舜趨)  拼音:yǔ xíng shùn qū
走路的姿态似禹舜。语本《荀子。非十二子》:「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比喻只学习先贤圣人的外表仪态,而不注重其内在涵养;亦言跟随前人而无创见。
《漢語大詞典》:先圣先师(先聖先師)
(1).古代本指圣贤和可以师法的前辈。礼记·文王世子:“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 郑玄 注:“先圣, 周公 若 孔子 。”
(2). 汉 以后,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历代王朝均庙祀 孔子 。 魏 正始 到 隋 大业 年间,以 孔子 为先圣, 颜回 为先师。 唐 初改以 周公 为先圣, 孔子 为先师。寻复旧。参见“ 至圣先师 ”。
《國語辭典》:至圣先师(至聖先師)  拼音:zhì shèng xiān shī
孔子。明世宗嘉靖九年(西元1530)谥孔子为「至圣先师孔子」,故后世尊称孔子为「至圣先师」。也称为「先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