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中圣中贤
  
中贤圣
 
到圣
 
问贤圣
 
徐邈中圣贤
 
徐邈圣
 
徐邈酒仓空
 
徐邈酒圣贤
 
杯中神怪物
  
樽中圣
   
浊贤清圣
 
浊酒醉贤人
 
瓮贮贤人
 
美酒参圣
  
圣贤中
 
圣贤酒
    
贤圣日中
 
贤圣物
 
酒无贤圣
  
酒号贤人
 
酒贤


《三国志》卷二十七〈魏书·徐邈传〉~739~
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太祖平河朔,召为丞相军谋掾,试守奉高令,入为东曹议令史。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沈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脩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
《艺文类聚》卷七十二〈食物部·酒〉~247~
《魏略》曰:大祖禁酒,而人窃饮之,故难言酒,以白酒为贤者,清酒为圣人。

简释

中贤圣:喻喜饮酒、醉酒。唐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若不中贤圣,何由外智愚。”’


例句

天意资厚养,贤人肯相违。 孟郊 立德新居

欲知中圣处,皓月临松盖。 李德裕 流杯亭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 赠孟浩然

钱神任尔知无敌,酒圣于吾亦庶几。 杜牧 题桐叶

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 杜甫 对酒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

莳药闲庭延国老,开樽虚室值贤人。 柳宗元 从崔中丞过卢少尹郊居

泛菊贤人至,烧丹姹女飞。 权德舆 晚秋陪崔阁老张秘监阁老苗考功同游昊天观时杨阁老新直未满以诗见寄斐然酬和有愧芜音

离堂驻驺驭,且尽樽中圣。 权德舆 送袁中丞持节册南诏五韵

唯将酒作圣,不厌谷名愚。 权德舆 过隐者湖上所居

终岁白屋贫,独谣清酒圣。 权德舆 酬蔡十二博士见寄四韵

美禄与贤人,相逢自可亲。 权德舆 醉后

离忧未易销,莫道樽酒贤。 独孤及 下弋阳江篡中代书寄裴侍御

今日羁愁破,始知浊酒贤。 独孤及 初晴抱琴登马退山对酒望远醉后作

知君多病仍中圣,尽送寒苞向枕边。 皮日休 早春以橘子寄鲁望

茂陵罢酒惭中圣,漳浦题诗怯大巫。 许浑 宣城崔大夫召联句偶疾不获赴因献

尝作酒家语,自言中圣人。 陆龟蒙 酒枪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李白 月下独酌四首 其二

典故
一饮杯三百
 
千金轻散尽
 
同销万古愁
 
自古圣贤皆寂寞


《全唐诗》卷一百六十二〈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钟鼎玉帛岂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國語辭典》:圣贤(聖賢)  拼音:shèng xián
1.圣人与贤人。南朝宋。颜延之〈北使洛〉诗:「在昔辍期运,经始阔圣贤。」《三国演义》第八六回:「古今兴废,圣贤经传,无所不览。」
2.神佛。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数了罗汉,参了菩萨,拜了圣贤。」《初刻拍案惊奇》卷七:「坛中有一重菩萨,外有一重金甲神人,又外有一重金刚围著,圣贤比肩,环绕甚严。」也作「贤圣」。
《國語辭典》:圣人(聖人)  拼音:shèng rén
1.有完美品德的人,如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等。
2.专称孔子。《孟子。公孙丑上》:「子夏、子游、子张,皆圣人有之一体。」《儒林外史》第二回:「丁祭肉若是不吃,圣人就要计较了。」
3.古时对天子的敬称。《礼记。大传》:「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新唐书。卷一三九。李泌传》:「著黄者圣人,著白者山人。」
4.清酒。《三国志。卷二七。魏书。徐邈传》:「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
5.佛教称见道位以上的修行人,相对轮回中的凡夫而言。《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三:「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五阴,如梦、如响、如影、如焰、如幻、如化,能具足无相尸罗波罗蜜,具足戒不缺、不破、不杂、不著,圣人所赞。」
《国语辞典》:酒喻圣贤(酒喻圣贤)  拼音:jiǔ yù shèng xián
酷好饮酒的人对酒的隐语。以圣人喻清酒,以贤人喻浊酒。见《三国志。卷二七。魏书。徐邈传》。
《国语辞典》:人非圣贤,谁能无过(人非圣贤,谁能无过)  拼音:rén fēi shèng xián,shuí néng wú guò
(谚语)指人难免会有缺失和过错。如:「这点小错,你就原谅他罢。所谓『人非圣贤,谁能无过。』只要他知错能改,又有何妨。」
《漢語大詞典》:关圣贤(關聖賢)
指 三国 蜀 关羽 。《金瓶梅词话》第二四回:“原来上边供养 观音八难 并 关圣贤 。”
分類:关羽
《国语辞典》:圣贤爷(圣贤爷)  拼音:shèng xián yé
北方人对神明菩萨的敬称。《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玉姐说:『你指著圣贤爷说了誓愿。』两人双膝跪下。」
《搜韵词典》: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拼音:rén fēi shèng xián,shú néng wú guò
人并不是生下来就是圣人贤人,谁能没有过失呢?指常人难免犯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汤斌《汤子遗书》
《國語辭典》:衣裳  拼音:yī shang
古时上衣称衣,下裙称裳,故衣服合称为「衣裳」。《诗经。唐风。山有枢》:「子有衣裳,弗曳弗娄。」《红楼梦》第三五回:「妹妹如今也该添补些衣裳了。要什么颜色花样,告诉我。」
《國語辭典》:中国(中國)  拼音:zhōng guó
1.上古时代,汉族文化发源黄河流域,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其地为「中国」。后各朝疆土渐广,凡所辖境,皆称为「中国」。《诗经。小雅。六月。序》:「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公羊传。昭公二十三年》:「曷为以诈战之辞言之,不与夷狄之主中国也。」
2.朝廷。《礼记。檀弓上》:「今之大夫交政于中国,虽欲勿哭,焉得而弗哭。」《汉书。卷九五。西南夷传》:「圣王不以劳中国,宜罢郡,放弃其民,绝其王侯勿复通。」
3.京师。《诗经。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汉。毛亨。传:「中国,京师也。」《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
《國語辭典》:紫气(紫氣)  拼音:zǐ qì
紫色的云气。比喻祥瑞之气。唐。杜甫 秋兴诗八首之四:「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國語辭典》:灵光(靈光)  拼音:líng guāng
1.神奇的光辉,指朝廷的恩泽。《汉书。卷四九。晁错传》:「德泽满天下,灵光施四海。」《三国志。卷三二。蜀书。先主备传》:「晖景烛耀,灵光彻天。」
2.生命光辉,指人类本有的佛性。《五灯会元。卷三。百丈怀海禅师》:「灵光独耀,回脱根尘。」《西游记》第二○回:「那长老常念常存,一点灵光自透。」
3.有效。如:「时代不同了,你那套做生意的理论已经不灵光了。」
《漢語大詞典》:灵光殿(靈光殿)
汉景帝 子 鲁恭王 所建的宫殿。故址在今 山东省 曲阜市 东。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序:“ 鲁 灵光殿 者,盖 景帝 程姬 之子 恭王餘 之所立也……遭 汉 中微,盗贼奔突,自 西京 未央 、 建章 之殿,皆见隳坏,而 灵光 岿然独存。”后因比喻硕果仅存的人或事物。 清 赵翼 《吴门喜晤王述庵司冠》诗:“始知天予老健身,特教岿作灵光殿。”
《國語辭典》:乐道(樂道)  拼音:lè dào
1.乐于称道、喜欢谈论某事物。如:「美妙往事,他至今仍津津乐道。」
2.悦乐圣贤之道,且以守道为乐。如:「安贫乐道」。《论语。学而》:「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
《國語辭典》:上圣(上聖)  拼音:shàng shèng
1.德智高超的人。《墨子。公孟》:「上圣立为天子,其次立为卿大夫。」《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夫见机而作,不处凶危,上圣之明也。」
2.对神、佛的尊称。元。刘唐卿《降桑椹》第二折:「理会的。报的上圣得知,有门神户尉来了也。」元。杨讷《西游记》第一六出:「上圣,这厮神通广大,神力周全。」
《國語辭典》:传道(傳道)  拼音:chuán dào
1.传述、传说。《楚辞。屈原。天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唐。杜甫 秦州杂诗二○首之一三:「传道东柯谷,深藏数十家。」
2.传授哲理或宗教教义。唐。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國語辭典》:入道  拼音:rù dào
1.领悟真理。清。李慈铭《越缦堂日记三则之三》:「此乐非但忘贫,兼可入道。」
2.出家,皈依宗教。《洛阳伽蓝记。卷三。城南高阳王寺》:「及雍薨后,诸妓悉令入道,或有嫁者。」
《漢語大詞典》:中圣(中聖)
酒醉的隐语。 唐 李白 《赠孟浩然》诗:“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宋 秦观 《次韵夏侯太冲秀才》:“或时得名酒,亭午犹中圣。” 明 屠隆 《綵毫记·脱靴捧砚》:“臣虽中圣,敢不奉詔,愿给笔札。”
分類:酒醉
《漢語大詞典》:中圣人(中聖人)
酒醉的隐语。三国志·魏志·徐邈传:“ 魏国 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 邈 私饮至於沉醉。校事 赵达 问以曹事, 邈 曰:‘中圣人。’ 达 白之 太祖 , 太祖 甚怒。度 辽 将军 鲜于辅 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 邈 性脩慎,偶醉言耳。’” 唐 陆龟蒙 《添酒中六咏》之五:“尝作酒家语,自言中圣人。”
分類:酒醉
《國語辭典》:乐圣(樂聖)  拼音:yuè shèng
称极精于音乐的人。如:「贝多芬有乐圣的美称。」
分類:圣道嗜酒
《漢語大詞典》:清圣(清聖)
(1).清酒。 宋 陆游 《初秋小疾效俳谐体》诗:“遣闷凭清圣,忘情付黑甜。”参见“ 清圣浊贤 ”。
(2).纯洁的圣人。语本孟子·万章下:“ 伯夷 ,圣之清者也。” 清 陈确 《死节论》:“《论》《孟》并亟称 夷 齐 ,不一及死。 孔 序逸民, 孟 曰清圣,推求义藴,二子生平,尽於此矣。”
《國語辭典》:清圣浊贤(清聖濁賢)  拼音:qīng shèng zhuó xián
汉代末年因饥荒而禁止酿酒,饮酒的人讳称酒,指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见《三国志。卷二十七。魏书。徐邈传》。后以清圣浊贤为酒的别称。宋。陆游〈沂溪〉诗:「閒携清圣浊贤酒,重试朝南莫北风。」
《國語辭典》:清圣浊贤(清聖濁賢)  拼音:qīng shèng zhuó xián
汉代末年因饥荒而禁止酿酒,饮酒的人讳称酒,指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见《三国志。卷二十七。魏书。徐邈传》。后以清圣浊贤为酒的别称。宋。陆游〈沂溪〉诗:「閒携清圣浊贤酒,重试朝南莫北风。」
《國語辭典》:贤人(賢人)  拼音:xián rén
1.志行崇高,才德兼修的人。北周。庾信〈道士步虚词〉一○首之一○:「无妨隐士去,即是贤人逃。」《儒林外史》第四○回:「小弟是一个武夫,新到贵处,仰慕贤人君子。」也作「贤者」。
2.酒。《三国志。卷二七。魏书。徐邈传》:「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宋。陆游 对酒诗:「气衰成小户,醅浊号贤人。」
《漢語大詞典》:贤人酒(賢人酒)
指浊酒。 唐 杜甫 《对雨书怀走邀许主簿》诗:“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 仇兆鳌 注引 鱼豢 《魏略》:“ 太祖 时禁酒,而人窃饮之,故难言酒,以白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 宋 王安石 《春日》诗之一:“室有贤人酒,门无长者车。” 元 吕止庵《后庭花·怀古》曲:“儒冠两鬢皤,青衫老泪多。满酌贤人酒,相扶 越 女歌。”
分類:浊酒
《漢語大詞典》:贤人酒(賢人酒)
指浊酒。 唐 杜甫 《对雨书怀走邀许主簿》诗:“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 仇兆鳌 注引 鱼豢 《魏略》:“ 太祖 时禁酒,而人窃饮之,故难言酒,以白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 宋 王安石 《春日》诗之一:“室有贤人酒,门无长者车。” 元 吕止庵《后庭花·怀古》曲:“儒冠两鬢皤,青衫老泪多。满酌贤人酒,相扶 越 女歌。”
分類:浊酒
《漢語大詞典》:贤圣(賢聖)
(1).道德才智极高。六韬·盈虚:“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 汉 刘向 列女传·周室三母:“盖 太姜 渊智非常,虽 太王 之贤圣,亦与之谋。”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吾家四六》:“念叠矩重规,当贤圣之君七作。”
(2).道德才智极高的人。战国策·赵策二:“故去就之变,知者不能一;远近之服,贤圣不能同。” 唐 杨炯 《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 周京 赫赫, 成 康 之至教蔑闻; 鲁国 巖巖,贤圣之餘风可坠。” 清 昭梿 啸亭杂录·陆中丞:“六岁受孝经论语,以古贤圣自期。” 郁达夫 《初秋杂感》诗之二:“何必珊瑚夸斗富,本来贤圣不言贫。”
(3).佛;菩萨。
(4).贤人酒和圣人酒的并称。 宋 林逋 《答潘司理》诗:“岑寂园庐何所对,酒中贤圣药君臣。”参见“ 贤人 ”。
《國語辭典》:贤人(賢人)  拼音:xián rén
1.志行崇高,才德兼修的人。北周。庾信〈道士步虚词〉一○首之一○:「无妨隐士去,即是贤人逃。」《儒林外史》第四○回:「小弟是一个武夫,新到贵处,仰慕贤人君子。」也作「贤者」。
2.酒。《三国志。卷二七。魏书。徐邈传》:「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宋。陆游 对酒诗:「气衰成小户,醅浊号贤人。」
《國語辭典》:酒圣(酒聖)  拼音:jiǔ shèng
1.最清的酒。唐。白居易〈与诸客空腹饮〉诗:「曲神寅日合,酒圣卯时欢。」
2.对善饮之人的美称。唐。李白〈月下独酌〉诗四首之四:「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宋。黄庭坚 谢答闻善二兄九绝句九首之二:「诗狂克念作酒圣,意态忽如年少时。」
《國語辭典》:圣人(聖人)  拼音:shèng rén
1.有完美品德的人,如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等。
2.专称孔子。《孟子。公孙丑上》:「子夏、子游、子张,皆圣人有之一体。」《儒林外史》第二回:「丁祭肉若是不吃,圣人就要计较了。」
3.古时对天子的敬称。《礼记。大传》:「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新唐书。卷一三九。李泌传》:「著黄者圣人,著白者山人。」
4.清酒。《三国志。卷二七。魏书。徐邈传》:「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
5.佛教称见道位以上的修行人,相对轮回中的凡夫而言。《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三:「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五阴,如梦、如响、如影、如焰、如幻、如化,能具足无相尸罗波罗蜜,具足戒不缺、不破、不杂、不著,圣人所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