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及身
(1).亲身受到。战国策·赵策四:“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孟子·尽心下:“ 孟子 曰:‘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2).在世的时候。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七:“ 李 杜 诗垂名千古,至今无人不知,然当其时则未也。惟 少陵 则及身预知之。”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三:“ 香山 诗名最著,及身已风行海内, 李謫仙 后,一人而已。” 阿英 《哀悼李克农同志》:“现在,在 毛主席 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竟及身而见了。”
《國語辭典》:度世  拼音:dù shì
超脱尘世而仙去。《楚辞。屈原。远游》:「欲度世以忘归兮,意恣睢以担挢。」
《漢語大詞典》:人隐(人隱)
(1).人民的痛苦。《后汉书·张衡传》:“故能同心戮力,勤恤人隐,奄受区夏,遂定帝位,皆谋臣之由也。” 李贤 注:“隐,病也。《国语》曰‘勤恤人隐,而除其害’也。”按今本《国语·周语上》作“民隐”。北齐书·孝昭帝纪:“轻徭薄赋,勤恤人隐。” 宋 王禹偁 《又谢恩表》:“敢不精求理本,广察物情,讨论国经,勤恤人隐。”
(2).指处在世俗之中的避世者。 隋 王通 中说·礼乐:“问 东方朔 ,子曰:人隐者也。” 阮逸 注:“诡迹混俗,不自求别於众人,故曰人隐。”
《國語辭典》:存活  拼音:cún huó
1.生还,仍活在世上。如:「此次战役,异常惨烈,数十万大军得以存活者,寥寥可数。」
2.养活、使活命。《后汉书。卷五八。盖勋传》:「时人饥,相渔食,勋调谷禀之,先出家粮以率众,存活者千馀人。」
3.应付、过活。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赤紧的做媳妇先恶了公婆,怎存活?」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三折:「白日里叫吖吖信口自嘲歌,到晚来向羊圈里且存活、消磨。」也作「存济」、「存坐」。
《國語辭典》:享寿(享壽)  拼音:xiǎng shòu
死者存活的岁数。习惯上称卒年六十以上者为「享寿」,不满六十者称「享年」,三十以下者称「得年」。唐。徐彦伯〈南郊赋〉:「享寿千亿,传无穷兮。」
《漢語大詞典》:逮亲(逮親)
谓双亲在世而得以孝养。《韩诗外传》卷七:“故吾尝仕为吏,禄不过鐘釜,尚犹欣欣而喜者,非以为多也,乐其逮亲也。” 宋 叶适 《奉议郎郭公墓志铭》:“而 林氏 卒,丧除,叹曰:‘禄不逮亲矣,求仕何为!’”
《国语辞典》:裴迪  拼音:péi dí
人名。唐人,约唐玄宗开元末前后时在世,卒年不详。工于诗,初与王维、崔兴宗居于终南山,作诗唱和。天宝时为蜀州刺史,与杜甫、李颀友善。全唐诗收有诗作。
《漢語大詞典》:转地(轉地)
(1).喻力量大,能扭转局势。 唐 王建 《送振武张尚书》诗:“回天转地是将军,扶助春宫上五云。”参见“ 回天 ”。
(2).谓在世上推移。 宋 戴复古 《杜门自遣》诗:“富贵在天求不得,光阴转地老相催。”
(3).转换地方。 鲁迅 《书信集·致王冶秋》:“其间几乎要死,但终于好起来,以后大约可无危险。医生说要转地疗养。”
(4).指土地重耕。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耕田:“初耕欲深,转地欲浅。” 石声汉 注:“‘转地’是‘重耕’(再耕)。”
《國語辭典》:回天  拼音:huí tiān
1.比喻权力极大,可扭转天的运行方向。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
2.比喻能够转移难以改变的情势。《新唐书。卷一○三。张玄素传》:「魏徵叹曰:『张公论事,有回天之力,可谓仁人之言哉。』」也作「回天」。
《國語辭典》:回天(迴天)  拼音:huí tiān
比喻力挽狂澜,扭转情势。《旧唐书。卷七五。张玄素传》:「张公论事,遂有回天之力,可谓仁人之言,其利博哉!」也作「回天」。
《漢語大詞典》:庶孙(庶孫)
庶出之孙。嫡子之子当嫡子在世时也为庶孙。仪礼·丧服:“庶孙之妇,庶孙之中殤。”史记·晋世家:“ 成师 封 曲沃 ,号为 桓叔 。 靖侯 庶孙 欒宾 相 桓叔 。”汉书·哀帝纪:“ 孝哀皇帝 , 元帝 庶孙, 定陶恭王 子也。”仪礼·丧服“有适子者无适孙” 汉 郑玄 注:“ 周 之道,适子死,则立适孙……长子在,则皆为庶孙耳。”
《國語辭典》:外向  拼音:wài xiàng
性格活泼开朗。如:「他的个性活泼外向,善于交际,也颇有人缘。」
《漢語大詞典》:九劫
(1).谓成佛所经历的漫长劫难。 南朝 梁 沈约 《释迦文佛像铭》:“能仁奚感,将唯妙法。驻景上天,降生右脇。始出四门,终超九劫。”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忘身论》:“昔王子投身,功踰九劫;刳肌贸鸟,骇震三千。”生经·堕珠著海中经:“我等世尊,从无数劫精进不懈,不拘生死五道之患……超越九劫,自致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
(2).指 释迦 成佛的现在世。相传 释迦 于住劫(分二十小劫)中的第九劫(即现在世)成佛。法苑珠林卷十三:“十一劫是未来,八劫是过去,今 释迦佛 当第九劫内成佛。”参见“ 中劫 ”。
《漢語大詞典》:中劫
佛家的宏观时间概念之一。相当于世界产生、发展、衰朽、灭亡(成、住、坏、空)中的一个阶段。即二十小劫或四分之一大劫。见大智度论法苑珠林卷三:“此中一减一增,十八增减,合二十中劫。”
《漢語大詞典》:生代
谓生在世上。《旧唐书·姜皎传》:“朕闻士之生代,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此其本也。”
分類:在世世上
《國語辭典》:孤本  拼音:gū běn
1.原指仅存一本别无可求的书籍,后来常被用为指较罕见的书本。
2.书法拓本中,原碑已经亡佚而只存拓本的,也称为「孤本」。
《國語辭典》:阳寿(陽壽)  拼音:yáng shòu
活在世上的岁数。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一折:「我本是徐碧桃,不幸辞世,为阳寿未尽,一灵不散。」《西游记》第一一回:「陛下宽心勿虑,还有二十年阳寿。此一来已是对案明白,请返本还阳。」
《国语辞典》:岛洲(岛洲)  拼音:dǎo zhōu
澳洲因孤悬于太平洋与印度洋间,在世界各大洲中,面积最小,故称为「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