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1,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冠座
押座文
一座皆惊
宥坐器
打通关
肩带
《漢語大詞典》:冠座
盖过在座的人。三国志·魏志·阮瑀传“ 瑀 少受学於 蔡邕 ” 裴松之 注引《文士传》:“ 瑀 善解音,能鼓琴……为曲既捷,音声殊妙,当时冠座, 太祖 大悦。”
分類:盖过在座
《國語辭典》:押座文  拼音:yā zuò wén
唐人讲唱佛经或佛家故事前,为使听众安静下来而讲唱的定场词,多为七言韵文。
《国语辞典》:一座皆惊(一座皆惊)  拼音:yī zuò jiē jīng
在座的人都感到吃惊。如:「他那滔滔雄辩的一场演讲,说得一座皆惊。」《旧唐书・卷一六一・李光进传》:「妓至则容止端丽,殆非人间所有,一座皆惊。」清・徐珂《清稗类钞・方言类・上海方言》:「以及夜入剧场,翩然下降,光艳照人,一座皆惊,皆出风头之谓也。」
《国语辞典》:宥坐器  拼音:yòu zuò qì
古代君王放在座位右边以示警戒之物,即敧器。《荀子。宥坐》:「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
《國語辭典》:打通关(打通關)  拼音:dǎ tōng guān
1.一种划拳的名目。酒宴之中,酒客与席上宾主逐一划拳,胜则过关,负则罚饮再划,如此全数通过,称为「打通关」。如:「他为人海派热情,每次宴会上总是找人划拳打通关。」《官场现形记》第二四回:「叫来的相公搳拳打通关;五魁、八码,早已闹的烟雾尘天。」
2.一个人与同座众人顺次饮酒巡回一周。如:「他自恃酒量不错,便主动与席上诸客打通关。」
《國語辭典》:肩带(肩帶)  拼音:jiān dài
1.可背于肩上的带子。如:「枪肩带」。
2.称颈下两肩一带之处,前包锁骨,后连肩胛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