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路宿
露宿。住宿在野外。路,通“ 露 ”。 汉 桓宽 盐铁论·相刺:“ 禹 蹙洪水,身亲其劳,泽行路宿,过门不入。” 汉 焦赣 《易林·损之蛊》:“乘牛逐驥,日暮不至,路宿多畏,亡其騂騅。”
《國語辭典》:打猎(打獵)  拼音:dǎ liè
到郊野猎取禽兽。《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玄宗大奇,明日要出咸阳打猎,就请张果同去一看。」
《漢語大詞典》:散放
(1).发放。《清会典事例·户部·赈饥三》:“又諭:前因 碭山 等五县 河 水漫淹,当经降旨先行抚恤,赏给一月口粮,加恩给賑两箇月,七分次贫并六分极贫民,加恩给賑一箇月,概行散放折色,以资口食。”
(2).谓在野外放牧。《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浠水望城乡的生产规划》:“养牛,要逐步改变过去常年散放习惯。”
《國語辭典》:野兔  拼音:yě tù
动物名。哺乳纲兔形目。体长约五十公分,毛多呈灰褐色,耳壳与后肢较家兔为长,性怯懦,昼伏夜出,专啖植物。
《國語辭典》:野炊  拼音:yě chuī
在野外生火做饭。如:「我们经常利用假日到山上露营野炊。」
《漢語大詞典》:野祀
在野外祭祀。宋书·礼志四:“况 亮 ( 诸葛亮 )德范遐邇,勋盖季世,兴王室之不坏,实斯人是赖;而蒸尝止於私门,庙象闕而莫立,百姓巷祭,戎夷野祀,非所以存德念功,述追在昔也。”
《漢語大詞典》:野拙
(1).粗疏拙朴。宋书·赵伦之传:“ 伦之 虽外戚贵盛,而以俭素自处,性野拙,人情世务,多所不解。”
(2).在野质朴之人。多用作自谦之词。 南朝 梁 陶弘景 《与武帝启》之二:“於野拙之分,实已过幸。”
《漢語大詞典》:野屯
在野外驻扎。 宋 张耒 《大礼庆成赋》:“列次之士,野屯之师。”
《漢語大詞典》:野放
在野外放牧。《三国演义》第五十回:“﹝军士﹞尽皆脱去湿衣,於风头吹晒;马皆摘鞍野放,咽咬草根。”
《國語辭典》:弃婴(棄嬰)  拼音:qì yīng
被父母遗弃的婴儿。如:「他们夫妻领养了一名弃婴,准备好好的培育他。」
《国语辞典》:野宴  拼音:yě yàn
在野外设宴聚餐。如:「活动最后,主办单位安排野宴款待与会来宾。」
《漢語大詞典》:野享
亦作“ 野饗 ”。 在野外设食款待。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楚 客聘于 晋 ,过 宋 。大子知之,请野享之。”文选·张衡〈西京赋〉:“割鲜野饗,犒勤赏功。” 薛综 注:“谓饗食士众於广野中,劳勤苦,赏有功。” 晋 张华 《游猎篇》:“野饗会众宾,玄酒甘且旨。”
《漢語大詞典》:笼媒(籠媒)
被人用来诱捕鸟类的鸟。捕鸟者把关着鸟的笼子放在野外,利用其鸣声来引诱其同类的鸟。 唐 李贺 《艾如张》诗:“ 陇 东卧穟满风雨,莫信笼媒 陇 西去。 齐 人织网如素空,张在野田平碧中。” 王琦 汇解:“笼媒,取雏鸟畜之,长乃驯狎,笼而置之壙野,得其鸣声,以招集同类而掩取之。西京杂记:‘ 茂陵 文固阳 善驯野雉为媒,用以射雉。’是其事也。”
《漢語大詞典》:悬牟(懸牟)
吕氏春秋·审为:“ 中山 公子牟 谓 詹子 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奈何?’” 高诱 注:“言身虽在江海之上,心存王室,故在天子门闕之下也。”本谓在野之臣眷恋朝廷,后反用其意,以“悬牟”谓朝廷关怀在外或在假之臣。 明 王世贞 《为吴员外赠别》诗:“ 汉 庭方念 贾 ,魏闕更悬 牟 。”
《漢語大詞典》:野候
古代为迎宾客在野外路旁所设的房舍, 周 曰庐, 汉 曰候。周礼·地官·遗人“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 汉 郑玄 注:“庐,若今野候,徒有庌也。” 贾公彦 疏:“ 汉 时野路候迎宾客之处,皆有庌舍,与庐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