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遂师(遂師)
周 代官名。地官之属。佐遂人掌管政令戒禁。周礼·地官·遂师:“遂师,各掌其遂之政令戒禁。” 明 归有光 《归府君墓志铭》:“下至保介、田畯、遂师、遂大夫、县正、里宰、司稼,设官用人,如是悉也。” 明 沈榜 《宛署杂记·宣谕》:“遂师巡稼,司稼辨物,里宰趣耕耨。”
《漢語大詞典》:边道(邊道)
(1).边地官员。 明 胡应麟 《甲乙剩言·边道诗》:“有一边道,转御史中丞,作除夕诗云:‘幸喜荆妻称太太,且斟柏酒乐陶陶。’” 明 卢象升 《特举俸深贤能道臣疏》:“但今日最苦最难者,无如边道为官至十餘年不迁,三推未转,使无所优异之。”
(2).道路的两侧部分。 蒋子龙 《拜年》:“边道上尽是白花花的炮仗纸。”
《漢語大詞典》:乡师(鄉師)
(1).周礼官名。地官司徒之属。每三乡共乡师二人,掌理治下乡的教育行政,并监督乡以下各级行政长官处理政务。周礼·地官·序官:“乡师下大夫四人。” 孙诒让 正义:“乡师二人共三乡,盖以六乡分为左右,左三乡,右三乡,各设乡师二人以主之。”周礼·地官·乡师:“乡师之职,各掌所治乡之教而听其治。” 孙诒让 正义:“乡先生以三物教乡子弟,此官则察其教之善否而兴其贤能,与乡老、乡大夫为官联也。”荀子·王制:“顺州里,定廛宅,养六畜,閒树艺,劝教化,趋孝悌,以时顺修,使百姓顺命,安乐处乡,乡师之事也。”
(2). 春秋 齐 楚 之制,郊内以二千家为一乡,每乡置乡师一人。与 周 制不同。管子·立政:“凡孝悌忠信,贤良儁材,若在长家子弟臣妾属役宾客,则什伍以復於游宗,游宗以復於里尉,里尉以復於州长,州长以计於乡师,乡师以著於士师。”鹖冠子·王鈇:“郡大夫修其属县,嗇夫退修其乡,乡师退修其扁(甸)。”
(3).指地方官吏。 清 朱彝尊 《嘉禾篇颂张夫子》:“请发仓粟救鞠訩,乡师为粥吏佐饔。”
《漢語大詞典》:县师(縣師)
县军。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年:“议郎 曹纯 曰:‘今县师深入,难以持久。’”参见“ 县军 ”。
周 官名。地官之属。周礼·地官·县师:“县师,掌邦国都鄙稍甸郊里之地域,而辨其夫家人民田莱之数,及其六畜车輦之稽。”墨子·迎敌祠:“凡守城之法,县师受事。”
分類:官名地官
《漢語大詞典》:县军(縣軍)
深入敌方缺乏后援之孤军。三国志·魏志·陈泰传:“县军远侨,粮穀不继。” 唐 高适 《李云南征蛮》诗:“餉道忽已远,县军垂欲穷。”新唐书·高俭传:“ 长真 兵虽多,县军远客,势不得久。”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五年:“ 姜维 有重兵而县军应 恪 ,投食我麦,非深根之寇也。”
《漢語大詞典》:掌节(掌節)
(1).周礼官名。地官之属。周礼·地官·掌节:“﹝掌节﹞掌守邦节而辨其用,以辅王命。”
(2).掌守符验。 唐 杜甫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诗:“守祧严具礼,掌节镇非常。”
(3).掌握节令。 三国 魏 曹植 《大暑赋》:“ 炎帝 掌节, 祝融 司方。”
《漢語大詞典》:川衡
周礼官名,为地官之属,掌川泽之禁令。周礼·地官·川衡:“川衡,掌巡川泽之禁令,而平其守。”后汉书·马融传:“然后缓节舒容,裴回安步,降集波籞,川衡泽虞,矢鱼陈罟。”
《漢語大詞典》:边升(邊陞)
边地官员的升迁。金史·选举志二:“若以廉察而陞者为廉陞,授东北沿边州郡而陞者为边陞。”金史·选举志四:“若资歷高者不当任边远,可取以下之才能者升授,回不復降,庶可以完復边陲也。边陞之制,盖始於此。”
《漢語大詞典》:汛弁
指汛地官兵。《清会典事例·吏部·处分例》:“仍严飭沿江沿海各州县及口岸汛弁,凡遇商船出口,务须实力稽察。”
《国语辞典》:投牌  拼音:tóu pái
旧时拘捕人犯,捕吏投呈文书给当地官府,表示人犯已得,称为「投牌」。《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五:「等我先见官人替他分诉一番,做个道理,然后投牌,便是列位盛情。」也作「投牒」。
《漢語大詞典》:边俸(邊俸)
边地官员的俸禄。 明 卢象升 《请改厅官职衔疏》:“每见腹里有司陞迁考选,輒引边俸之例,明乎任边事者最为苦难,其俸期特减於内地也。”清史稿·选举志五:“官吏陞转论俸,惟外官视年劳为差,异於京秩。在外有边俸,有腹俸。腹俸之道、府、州、县佐贰、首领官,五年无过失,例得迁擢。边俸异是……边疆水土恶毒,或不俟三年即陞。”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幕议》:“似俺管刑名章奏所办的,如復边俸,斥蠧员,弛禁约,兴民利,清盐政,勉劳吏,一一举行。”
《漢語大詞典》:遂大夫
周 代官名。地官之属。为一遂之长,掌管政令。周礼·地官·遂大夫:“遂大夫,各掌其遂之政令。” 明 归有光 《归府君墓志铭》:“下至保介、田畯、遂师、遂大夫、县正、里宰、司稼,设官用人,如是悉也。”
《漢語大詞典》:汛廨
汛地官署。《清会典事例·工部·河工》:“应建汛廨兵房约需银三千餘两。”
《漢語大詞典》:官书局
①清同治、光绪年间各地官府所设的出版机构。有金陵官书局(江南书局)、浙江官书局等十多家。②清末官办翻译出版机构。1895年清政府把维新派强学会的强学书局改组为官书局,译刻各国政法、商务、工程等书籍。1898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漢語大詞典》:边羡(邊羨)
边地官员以赋税盈馀的名义向朝廷所贡的财物。 宋 陈师道 后山谈丛卷二:“ 仁宗 在位四十年,边羡不入御阁,每大事赐宴一府,令议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