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地裂
(1).由于地壳变动而土地开裂。后汉书·和帝纪:“秋七月乙巳, 易阳 地裂。”宋史·外国传二·夏国下:“﹝ 绍兴 ﹞十三年三月,地震,逾月不止;地裂,泉涌出黑沙。”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 弘治 五年六月二十四日,大风,西山水发,山崩地裂, 西湖 溢。”
(2).土地的裂缝。 唐 杜甫 《后苦寒行》之一:“玄猿口噤不能啸,白鵠翅垂眼流血;安得春泥补地裂!”
《國語辭典》:天崩地裂  拼音:tiān bēng dì liè
形容巨大的声音。如:「地震时,只听到一阵天崩地裂的声响,随即土石纷纷崩落。」
《国语辞典》:地裂山崩  拼音:dì liè shān bēng
大地裂开,山岳崩塌。形容变动激烈或声势浩大。如:「地震时,只闻一声巨响,地裂山崩,好不骇人。」《西游记》第一四回:「三藏又行了许远,下了山,只闻得一声响亮,真个是地裂山崩。」
《國語辭典》:山崩地裂  拼音:shān bēng dì liè
山岳倒塌,大地裂开。《汉书。卷九。元帝纪》:「山崩地裂,水泉涌出。天惟降灾,震惊朕师。」后亦用以形容浩大的声势。《平妖传》第四○回:「忽听得青天上一连数声霹雳,一如山崩地裂。」也作「山崩地陷」、「山崩地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