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强 → 彊强”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木强则折(木强则折)  拼音:mù qiáng zé zhé
木头过于坚硬则易折断。比喻凡物之坚强者则容易败灭。如:「兵家要懂木强则折之理,采以弱制强;以柔制刚。」《淮南子。原道》:「故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尖于舌则先之敝。」
《国语辞典》:人无刚骨,安身不牢(人无刚骨,安身不牢)  拼音:rén wú gāng gǔ,ān shēn bù láo
(谚语)人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就常会遭遇挫折困难。《水浒传》第二四回:「怎地这般颠倒说!常言道:『人无刚骨,安身不牢。』奴家平生快性,看不得这般『三答不回头,四答和身转』的人。」《金瓶梅》第八回:「西门庆便道:『乾娘说的是。』正是:『人无刚骨,安身不牢。』」
《国语辞典》:好汉只怕病来磨(好汉只怕病来磨)  拼音:hǎo hàn zhǐ pà bìng lái mó
(谚语)即使是勇敢坚强的人也怕疾病折磨。《通俗常言疏證。医病。好汉只怕病来磨》引《梦笔生花。杭州俗语》:「有『好汉只怕病来磨』之语。」
《国语辞典》:顽强不屈(顽强不屈)  拼音:wán qiáng bù qū
坚强固执而不屈服。如:「虽然得了癌症,他依然顽强不屈,绝不向病魔低头。」
《国语辞典》:庄敬自强(庄敬自强)  拼音:zhuāng jìng zì qiáng
本指君子庄严持重,敬慎小心,故能日渐笃实坚强。语本《礼记。表记》:「君子庄敬日强。」后指以庄敬的态度谋求自立自强。如:「先总统蒋公曾勉励国人要庄敬自强,处变不惊,慎谋能断,以开创国家民族的前途。」
《国语辞典》:百鍊之钢(百鍊之钢)  拼音:bǎi liàn zhī gāng
经多次锻鍊而成的精钢,比喻意志坚强、不屈挠的人。五代十国。王定保《唐摭言。卷七。知己》:「萧若百鍊之钢,不可屈抑。」
《国语辞典》:有骨气(有骨气)  拼音:yǒu gǔ qì
具有坚强的气概、精神等。如:「有骨气的青年,总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追求理想的目标。」
《国语辞典》:撝戈反日  拼音:huī gē fǎn rì
挥动干戈,使太阳向后运转。语本《淮南子。览冥》:「鲁阳公与韩搆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为之反三舍。」比喻勇敢坚强,排除困难,扭转危机。也作「挥戈反日」、「挥戈回日」。
《漢語大詞典》:不挠不折(不撓不折)
不弯曲,不屈服。形容节操刚正,意志坚强。 宋 刘炎 迩言:“夫观 钱塘江 潮,犹猛士之肝胆决裂,义士之怒髮衝冠。观 仙都 天柱 ,犹直臣之气,不挠不折,社稷之佐,拓地擎天。” 明 方孝孺 《王温子栗字说》:“慎哉栗乎!尔毋厉外而懦中也,必也挺拔特立如雪霜之松栢,不挠不折以固其节乎!”
《國語辭典》:百折不挠(百折不撓)  拼音:bǎi zhé bù náo
意志刚强,虽受尽挫折,仍能坚持不变,奋斗到底。汉。蔡邕 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可不夺之风。」也作「百折不回」、「百折不挫」。
《漢語大詞典》:醇确(醇確)
纯粹坚强。 明 宋濂 《魏贤母宋夫人墓铭》:“如夫人者,乃能炯炯不乱於垂絶之时,非其所养之醇确,所见之高明,得臻尔耶?”
分類:纯粹坚强
《國語辭典》:强韧(強韌)  拼音:qiáng rèn
性质柔软而坚固。如:「这轮胎非常强韧耐磨。」也作「彊韧」。
《漢語大詞典》:辣硬
坚强有力。 茅盾 《子夜》十:“ 吴荪甫 那样辣硬的话并不能激发 杜竹斋 的雄心。”
《漢語大詞典》:牢脉(牢脈)
中医学名词。脉象之一。脉来沉而按之坚强牢实不移,常见于阴寒积聚之症。《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下》“沉极力牢”注:“沉而极有力谓之牢脉。”
《國語辭典》:坚忍不拔(堅忍不拔)  拼音:jiān rěn bù bá
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宋。苏轼 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东欧女豪杰》第四回:「靠著各位热血至诚,坚忍不拔,百年一日,万人一心,将来定必有一个成功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