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611
典故
31
词典
518
佛典
7
其它
55
共518,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垂钓翁
垂年
垂危
竹垂
堂垂
垂线
垂记
垂祉
垂曜
创垂
垂哀
垂髻
垂殁
折垂
疆垂
《漢語大詞典》:
垂钓翁(垂釣翁)
指辅佐 周武王 灭 殷 的 太公望 ( 吕尚 )。 唐
李白
《效古》
诗之一:“早达胜晚遇,羞比垂钓翁。” 王琦 注:“垂钓翁谓 吕尚 ,年八十钓於 渭 滨,始遇 文王 。”
分類:
辅佐
周武王
太公望
吕尚
《漢語大詞典》:
垂年
生命将尽之年,晚年。 汉
刘向
《
列女传·梁夫人嫕
》
:“父既湮没,不可復生,母垂年七十,弟 棠 等远在絶域,不知死生。” 前蜀
韦庄
《秦妇吟》
:“家财既尽骨肉离,今日垂年一身苦。”
《
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六年
》
:“万一致一方不寧,岂惟上负朝廷,使垂年之母衔羞入地,何以见汝之先人乎!” 胡三省 注:“垂,末垂也。垂年,犹言末垂之年。”
分類:
生命
命将
尽之
晚年
《國語辭典》:
垂危
拼音:
chuí wéi
1.非常危险。《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那船家见我的白绢,问及来由,我不合将相公打我垂危留酒赠绢的事情,备细说了一番。」
2.将近死亡。《聊斋志异。卷十。席方平》:「数年,廉病垂危。」《文明小史》第三七回:「慕政到了自己家里,他父亲病已垂危,眼睛一睁,叫了一声『我儿』,一口气接不上,就呜呼了。」
分類:
垂危
接近
死
危险
《骈字类编》:
竹垂
南北朝 萧纲
入溆浦诗
竹垂悬扫浪。凫疑远避樯。
《韵府拾遗 支韵》:
堂垂
蒋防白兔赋:岂惟跧伏于庭侧,踊跃于堂垂者哉。
《國語辭典》:
垂线(垂線)
拼音:
chuí xiàn
一直线与另一直线或平面垂直时,此直线即为另一直线或平面的垂线。也称为「垂直线」。
分類:
垂线
条直
直线
平面
垂直
《韵府拾遗 寘韵》:
垂记(垂记)
侯喜中和节百辟献农书赋:敬授人时,而尧典垂记;大无禾麦,则鲁史频书。
《漢語大詞典》:
垂祉
赐福。 唐
柳宗元
《礼部贺立皇太子表》
:“此皆宗社垂祉,启祐皇心,乾坤合谋,保安圣运。”
分類:
赐福
《漢語大詞典》:
垂曜
见“ 垂耀 ”。
《漢語大詞典》:
垂耀(垂燿)
亦作“ 垂燿 ”。亦作“ 垂曜 ”。光辉下照;照耀。 汉
王充
《
论衡·说日
》
:“数星之质百里,体大光盛,故能垂耀。”
《
后汉书·陈蕃传
》
:“夫诸侯上象四七,垂燿在天;下应分土,藩屏上国。” 唐
王勃
《九成宫颂》
:“在天垂曜,璿宫列乾象之墟。” 明
李时勉
《〈犁眉公集〉序》
:“古今之能以勋业文章并显於当时而垂耀於后世若先生者,几何人哉!”
分類:
光辉
照耀
《漢語大詞典》:
创垂(創垂)
谓开创业绩,传之后世。
《
清史稿·礼志四
》
:“敬念列祖创垂,显承斯在。”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二月十五日》
:“彼皆数千年旧国,其间贤智挺生,创垂久远,良非偶然。” 严复
《主客平议》
:“盖先圣之创垂非一。”
分類:
开创
创业
业绩
《漢語大詞典》:
垂哀
赐予哀怜。
《晋书·滕脩传》
:“年衰疾篤,屡乞骸骨,未蒙垂哀,奄至薨陨。”
分類:
赐予
哀怜
《漢語大詞典》:
垂髻
发髻下垂。古代儿童头发的样式。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馀话》
卷一:“朕时年八岁,垂髻侍侧。”
分類:
发髻
下垂
儿童
头发
样式
《漢語大詞典》:
垂殁
见“ 垂没 ”。
《漢語大詞典》:
垂没
(1).亦作“ 垂殁 ”。垂死。
《后汉书·杨赐传》
:“老臣过受师傅之任,数蒙宠异之恩,岂敢爱惜垂没之年,而不尽其慺慺之心哉!” 唐
刘知几
《
史通·疑古
》
:“﹝ 舜 ﹞何得以垂殁之年,更践不毛之地?” 清
梁章钜
《
退庵随笔·读经二
》
:“﹝ 朱子 ﹞垂没之日,犹改定
《大学·诚意》
章句,凡以明圣道也。”
(2).沉没;淹没。 北魏
郦道元
《
水经注·赣水
》
:“ 赣水 又北逕 龙沙 西……昔有人于此沙得故冢,刻塼题云:‘西去江,七里半。’筮言其吉,卜言其凶。而今此冢垂没于水,所谓筮短龟长也。”
分類:
沉没
淹没
垂死
《分类字锦》:
折垂
金史舆服志:巾之制,以皂罗若纱为之,上结方顶,折垂于后,顶之下际两角各缀方罗,径二寸许。方罗之下各附带长六七寸,当横额之上,或为一缩□积。
分类:
巾
《漢語大詞典》:
疆垂
边疆;边境。
《
荀子·臣道
》
:“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 杨倞 注:“垂,与‘陲’同。” 汉
蔡邕
《故太尉乔公庙碑》
:“抚柔疆垂, 戎 狄 率从。”
《
宋书·袁豹传
》
:“蕞尔 譙纵 ……招聚逋叛,共相封殖,侵扰我 蛮 獠 ,摇荡我疆垂。”
分類:
边疆
边境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