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垂听(垂聽) 拼音:chuí tīng
倾听、俯听。《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子大夫其精心致思,朕垂听而问焉。」《三国演义》第二回:「朝廷大事,任大臣元老自行商议,此国家之幸也:愿垂听焉。」
分類:倾听
《骈字类编》:半垂
唐 皮日休 木兰后池三咏 白莲 半垂金粉知何似,静婉临溪照额黄。
《骈字类编》:露垂
彭殷贤大厦赋:珠网滴沥而露垂,丹刻翚飞而霞起。 韦应物奉和张大夫戏示青山郎诗:览卷冰将释,援毫露欲垂。
《漢語大詞典》:垂首
头低着。例如:垂首跪拜;垂首膝行。
《漢語大詞典》:垂不朽
流传下去,永不磨灭。 宋 曾慥 《类说·摭言·滕王阁序》:“ 王勃 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 阎公 不之信,令人伺其下笔……至‘落霞孤鶩齐飞,秋水长天一色’, 公 矍然曰:‘此真天才,垂不朽矣。’” 明 李贽 《复焦弱侯书》:“世未有其人不能卓立而能文章垂不朽者。”
《骈字类编》:花垂
常建春词:菀菀黄柳丝,濛濛杂花垂。杨万里与客尝荼蘼泻酒诗:月中露下摘荼蘼, 泻酒银瓶花倒垂。
《骈字类编》:丝垂(丝垂)
唐 李咸用 春日题陈正字林亭 丝垂杨柳当风软,玉折含桃倚径香。
《漢語大詞典》:垂耳
(1).两耳下垂。形容驯服的样子。 汉 枚乘 《七发》:“飞鸟闻之,翕翼而不能去;野兽闻之,垂耳而不能行。” 唐 张九龄 《酬王六霁后书怀见示》诗:“作驥君垂耳,为鱼我曝鳃。” 宋 秦观 《秋夜病起怀端叔作诗寄之》:“彊颜入规模,垂耳受覊鞚。”
(2).下垂到耳。《后汉书·东夷传·三韩》:“唯重瓔珠,以缀衣为饰,乃县颈垂耳。” 宋 苏轼 《章质夫寄惠崔徽真》诗:“玉釵半脱云垂耳,亭亭芙蓉在秋水。”
(3).垂挂耳状之物。谓腐木上长木耳等菌类。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木腐或垂耳,草珠竞駢睛。”
(2).下垂到耳。《后汉书·东夷传·三韩》:“唯重瓔珠,以缀衣为饰,乃县颈垂耳。” 宋 苏轼 《章质夫寄惠崔徽真》诗:“玉釵半脱云垂耳,亭亭芙蓉在秋水。”
(3).垂挂耳状之物。谓腐木上长木耳等菌类。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木腐或垂耳,草珠竞駢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