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印刷电路板(印刷电路板)  拼音:yìn shuā diàn lù bǎn
在一片已敷好铜的塑胶板上,绘上欲实现的电路,再利用化学药剂洗去未经涂画的部分,而在板上形成的电路。英文缩写为PCB。一般成品的版子上除联结的线路外,尚包括电晶体、电阻、电容、二极体、积体电路等。广泛被使用在如电脑、电视机、电话等各式电器用品。
《国语辞典》:资源回收(资源回收)  拼音:zī yuán huí shōu
将已淘汰废弃的物资再回收利用。如纸、铁、铝、玻璃、塑胶等制品。也作「垃圾回收」。
《国语辞典》:三聚氰胺塑胶(三聚氰胺塑胶)  拼音:sān jù qīng ān sù jiāo
以三聚氰胺制成的塑胶用品。耐热、耐蚀且不燃,主要用于制造餐具。俗称为「美耐皿」。
《国语辞典》:子宫内避孕器(子宫内避孕器)  拼音:zǐ gōng nèi bì yùn qì
装置在子宫内的不锈钢或塑胶制品,其上加绕铜丝或储放药物,以达避孕效果。如乐普、子宫环、铜T、铜7等。
《国语辞典》:纤维光学(纤维光学)  拼音:xiān wéi guāng xué
一种专门研究利用玻璃或塑胶纤维为介质,来传送光波的科学。因光学纤维细长可弯曲,又传送讯号时不易受到干扰,可使用于长距离通讯,如传送电视节目、电话通讯等,并可通过人体的管穴,检查内部器官。
《国语辞典》:印刷电路(印刷电路)  拼音:yìn shuā diàn lù
一种电路形态。利用印刷技术在塑胶或陶瓷板的面上印刷导线或被动元件而成。也称为「厚膜电路」。
《国语辞典》:宝特瓶(宝特瓶)  拼音:bǎo tè píng
一种由聚乙烯塑胶制成的塑胶瓶。不耐高热,在摄氏二百五十度左右会分解,但对酸、碱等物质有良好抗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甚广,可用来盛装汽水、饮料、及清洁剂等。同类成品尚有塑胶袋、塑胶管等。如:「用宝特瓶装饮料,比较轻便,但不环保。」
《国语辞典》:波形板  拼音:bō xíng bǎn
波浪形的建筑材料板,材质有塑胶、玻璃纤维、石棉等。也称为「浪形板」、「浪板」。
《国语辞典》:保鲜盒(保鲜盒)  拼音:bǎo xiān hé
用以维持食物新鲜的密闭容器。通常为塑胶制品,盒盖能与容器紧密接合,减少空气的流通,藉此达到保鲜的目的。
《国语辞典》:保丽龙(保丽龙)  拼音:bǎo lì lóng
一种塑胶产品。将聚苯乙烯加入发泡剂,即成固体的泡棉,称为「保丽龙」。可广泛作为包装、隔热及保冷等材料。也作「保利龙」、「普利龙」。
《国语辞典》:塑钢(塑钢)  拼音:sù gāng
玻璃纤维补强塑胶。在塑胶制品中,加入玻璃纤维补强材料,由于具有钢铁材料的韧性,且具耐化学作用与耐热等特性,故被称为「塑钢」。俗称为FRP。重量轻于钢板,又不会生锈,广泛用于游艇外壳、汽车车体、浴缸、洗衣机外壳、水塔等。也称为「玻璃钢」。
《国语辞典》:桌垫(桌垫)  拼音:zhuō diàn
一种保护桌面的铺衬物。由塑胶、玻璃等材质制成。如:「桌垫犹如一层保护膜,可以使桌面平整乾净。」
《国语辞典》:注塑  拼音:zhù sù
把熔化的塑胶原料,压注到模具内成形。
《国语辞典》:吊衣架  拼音:diào yī jià
吊挂衣服的架子。常用木头、塑胶、不锈钢等材料制成。如:「容易绉的衣服不穿时,要用吊衣架挂起来。」
《国语辞典》:量匙  拼音:liáng chí
一种量器。通常以塑胶或金属制成汤匙状,大小不一,多使用于烹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