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墓志(墓誌)  拼音:mù zhì
埋在墓中的石刻文字,内容记述死者的生平,通常采散文形式。
《國語辭典》:墓志铭(墓誌銘)  拼音:mù zhì míng
古时埋葬死人,为防陵墓变迁,放在墓中以备稽考的石刻文字。内容分墓志与墓铭两种,墓志是散文,记死者姓名、生平;墓铭是韵文,是对死者的称颂、安慰或悼念。
《国语辞典》:张玄墓志铭(张玄墓志铭)  拼音:zhāng xuán mù zhì míng
张黑女墓志铭的别名。参见「张黑女墓志铭」条。
分类:墓志铭
《国语辞典》:崔敬邕墓志铭(崔敬邕墓志铭)  拼音:cuī jìng yōng mù zhì míng
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西元517年)刻,康熙十八年(西元1679年)在河北省安平县出土,不久原石即下落不明。今有拓本影印传世。此志用笔圆畅,气质高华,为北魏碑刻之名品。
分类:二年公元
《国语辞典》:张黑女墓志铭(张黑女墓志铭)  拼音:zhāng hè nǚ mù zhì míng
北魏节闵帝普泰元年(西元五三一)刻于张玄墓上的碑文。原称为「张玄墓志铭」,清人为避康熙皇帝名讳,改称为「张黑女墓志铭」。字体为正书,但方中带扁,隶意尚存。用笔峻逸,内方外圆,为北朝杰出书法。原石已失,清道光间何绍基曾得旧拓孤本,后经影印始闻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