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墓门(墓門)  拼音:mù mén
《诗经。陈风》的篇名。共二章。根据〈诗序〉:「墓门,刺陈佗也。」首章二句为:「墓门有棘,斧以斯之。」
《漢語大詞典》:新阡
新筑的墓道。 唐 崔融 《韦长史挽词》:“京兆新阡闢, 扶阳 甲第空。” 唐 杜甫 《故武卫将军挽诗》之三:“哀挽 青门 去,新阡 絳水 远。” 明 王世贞 《将军行》:“田园亿千疆,各自称新阡;生为众人恨,死为新鬼怜。”
分類:新筑墓道
《國語辭典》:石人  拼音:shí rén
1.用石块雕刻而成的人像。唐。韩愈〈嘲鼾睡〉诗:「铁佛闻皱眉,石人战摇腿。」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一二出:「泥牛到河不可渡,石人控马定难骑。」
2.徒具人形,而懵愚不知好坏的人。一说如石人的常存不死。《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且帝宁能为石人邪!」
《國語辭典》:墓表  拼音:mù biǎo
1.墓碑。用来表彰死者,故称「墓表」。
2.文体名。刻于墓碑,用以表述死者生前行谊的文章。始于东汉,安帝元初元年立谒者景君墓表,厥后因之。其文体与碑碣同,有官无官皆可用,非若碑碣之有等级限制。
《國語辭典》:神道碑  拼音:shén dào bēi
墓道前用以记载死者生平的石碑,有时亦指碑上的文字。
《漢語大詞典》:闾墓(閭墓)
指里巷和墓道的门前。古代旌表人物,常在这两处建坊题字。 唐 陈子昂 《复仇议状》:“然后旌其閭墓,嘉其徽烈。”
《漢語大詞典》:陇道(隴道)
(1).墓道甬道。 宋 梅尧臣 《吴资政挽词》之二:“夜臺埋琬琰,陇道刻騏驎。” 郭沫若 《女神·棠棣之花》:“右手一条陇道,远远斜走而来,与墓地相通。”
(2).古地名。后汉书·西羌传·东号子麻奴:“﹝ 马贤 ﹞将左右羽林、五校士及诸州郡兵十万人屯 汉阳 。又於 扶风 、 汉阳 、 陇道 作坞壁三百所,置屯兵,以保聚百姓。”
《漢語大詞典》:鹿触(鹿觸)
晋 孝子 许孜 为母墓道植松,被鹿所触犯, 许 甚悲恸,后鹿忽为猛兽所杀。事见晋书·孝友传·许孜。后以“鹿触”为诗文典故。 宋 苏轼 《叶待制求先坟永慕亭》诗:“新松无鹿触,旧柏有乌驯。”
《漢語大詞典》:山阡
陵前墓道。 清 顾炎武 《赠献陵司香贯太监宗》诗:“胡霜封殿瓦,野火逼山阡。”
分類:墓道
《漢語大詞典》:望柱
墓道旁或桥梁栏杆中的石柱。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家礼二:“按碑碣之制……一品二品,得用石人、石虎、羊、马、望柱。”《人民日报》1961.10.8:“这些栏版、望柱雕刻得十分精美,望柱上雕刻着凸起的盘龙、狮子头。”
《漢語大詞典》:岳阡
亦作“岳阡”。 山上墓道。 清 王夫之 《春初雨歇省家兄长夏庵惘然有作》诗:“百里望岳阡,将为茂草墟;良惟身事闇,岂云天运殊。”
分類:山上墓道
《漢語大詞典》:悬封(懸封)
谓不筑墓道,将棺材直接吊入墓穴埋葬。语本《礼记·檀弓上》:“县棺而封。”《后汉书·周磐传》:“若命终之日,桐棺足以周身,外椁足以周棺,敛形悬封,濯衣幅巾。” 李贤 注:“悬封,谓直下棺,不为埏道也。”
《漢語大詞典》:隧户
墓道的门。 明 高启 《穆陵行》:“鱼灯夜灭隧户开,弓剑已出空幽臺。”
分類:墓道
《漢語大詞典》:封隧
坟墓的别称。隧,墓道。 唐 皮日休 《文中子碑》:“ 皮日休 嗜先生道,业先生文,因读《文中子后序》,尚闕於赞述,想先生封隧所在,因为铭。”
分類:坟墓墓道
《漢語大詞典》:隧口
墓道的入口处。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碑碣:“臣子或书君父勋伐于碑上,后又立之于隧口,故谓之‘神道碑’,言神灵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