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墙高(墙高)
后汉书史叔宾传少有盛名林宗见而告人曰墙高基下虽得必失后果为论议阿枉败名云
分类:墙高
《漢語大詞典》:墙高基下(牆高基下)
喻名位虽高而才德低下。北史·序传·李僧伽:“时 郑子默 有名於世, 僧伽 曰:‘行不适道,文胜其质, 郭林宗 所谓墙高基下,虽得必丧,此之徒也。’”
《漢語大詞典》:千雉
形容城墙高大。墙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唐 杨敬山 《华山赋》:“见若咫尺田千亩矣,见若环堵城千雉矣。” 宋 范成大 《赏心亭再题》诗:“拂云千雉绕,截水万崖奔。”
《漢語大詞典》:丰墙硗下(豐牆墝下)
垣墙高大,而基址峻峭。喻根基不固。 汉 刘向 说苑·建本:“丰墙墝下,未必崩也;流行潦至,坏必先矣。”
《漢語大詞典》:丰墙峭阯(豐牆峭阯)
墙高大而地基陡直。喻根基不牢。阯,同“ 址 ”。 汉 扬雄 《太玄·大》:“次八,丰墙峭阯,三岁不筑,崩。” 范望 注:“墙大基峻,若不终岁加之版筑,故有崩坠之忧。”参见“ 丰墙墝下 ”。
《漢語大詞典》:丰墙硗下(豐牆墝下)
垣墙高大,而基址峻峭。喻根基不固。 汉 刘向 说苑·建本:“丰墙墝下,未必崩也;流行潦至,坏必先矣。”
《漢語大詞典》:崇墉百雉
形容城墙高大。 清 褚人穫 《坚瓠广集·芦沟斗城》:“於是当桥之北,规里许为斗城,局制虽小,而崇墉百雉,儼若雄关。” 田汉 《芦沟桥》第一幕:“桥的另一端可以望见崇墉百雉的 宛平 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