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77,分306页显示 上一页 106 107 108 109 110 112 113 114 115 下一页
范百禄(字 子功 文简 )
陈景元(字 太虚 号 真靖 别称 碧虚子 真人、真靖大师 )
蒋之奇(字 颖叔 文穆 )
俞汝尚(字 仁廓、退翁 号 溪堂居士 )
卢士宏(字 子高 )
吕惠卿(世称 护法善神 字 吉甫 )
李清臣(字 邦直 )
陈舜俞(字 令举 号 白牛居士 )
徐守信( 虚静冲和先生 )
黄希旦(名 晞 字 姬仲 号 支离子 )
赵士宏
刘易( 退安处士 )
句士良
吴士安
其它辞典(续上)
卢士宗(字 公彦 )范百禄(字 子功 文简 )
陈景元(字 太虚 号 真靖 别称 碧虚子 真人、真靖大师 )
蒋之奇(字 颖叔 文穆 )
俞汝尚(字 仁廓、退翁 号 溪堂居士 )
卢士宏(字 子高 )
吕惠卿(世称 护法善神 字 吉甫 )
李清臣(字 邦直 )
陈舜俞(字 令举 号 白牛居士 )
徐守信( 虚静冲和先生 )
黄希旦(名 晞 字 姬仲 号 支离子 )
赵士宏
刘易( 退安处士 )
句士良
吴士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潍州昌乐人,字公彦。举五经科登第。历审刑院详议官、提点江西刑狱。仁宗时知审刑院、通进银台司。出知青州。英宗立,召对,论知人安民之要,劝帝守祖宗法。神宗熙宁初,以礼部侍郎致仕。以儒者长于刑名之学,在刑部审刑前后十数年,主于仁恕。卒年七十一。全宋文·卷五五四
卢士宗(一○○○——一○七○),字公彦,潍州昌乐(今山东昌乐)人。举五经,历审刑院详议、编册删定官,提点江西刑狱。仁宗授天章阁侍讲,进待制,判流内铨,擢龙图阁直学士、知审刑院、通进银台司。英宗治平二年,以议仁宗神主祔庙事不合,出知青州,改忻州。熙宁初,以礼部侍郎致仕。熙宁三年六月卒,年七十一。士宗以儒者而长于刑名之学,故在刑部审刑,前后十数年。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二,《宋史》卷三三○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0—1094 【介绍】: 宋成都华阳人,字子功。范镇侄。登进士第。神宗熙宁七年知谏院,反对手实法等新法。后坐事责监宿州酒税。元丰末,入为起居郎。哲宗立,迁中书舍人,历刑部、吏部侍郎,为翰林学士。出知开封府,勤于民事,狱无系囚。元祐七年,拜中书侍郎,次年罢知河中府,徙河南府。卒谥文简。有《诗传补注》及文集等。全宋诗
范百禄(一○三○~一○九四),字子功,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丹渊集》卷首附《文同墓志铭》),又举才识兼茂科。神宗熙宁中,提点江东、利、梓路刑狱,加直集贤院。坐事贬监宿州酒税。元丰末,入为起居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为刑部、吏部侍郎。六年,权知开封府。八年,罢知河中、河阳、河南。绍圣元年卒,年六十五。有文集五十卷,已佚。事见《范太史集》卷四四《范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三七有传。今录诗三首。全宋文·卷一六五五
范百禄(一○三○——一○九四),字子功,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人,范镇兄锴之子。嘉祐二年登进士第,历诸县簿、令。治平二年,对制策入三等,授秘书丞。熙宁中,提点江东、利、梓路刑狱,加直集贤院。七年,召知谏院,坐治李士宁狱不实贬监宿州酒。元丰中,任淮南东路提刑、知唐州,入为司门、吏部郎中、起居郎。哲宗立,迁中书舍人,历刑部、吏部侍郎,奉诏相度黄河利害。元祐五年,进翰林学士。次年,以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寻复为翰林学士。七年六月,拜中书侍郎。八年,罢为资政殿学士,出知河中、河阳、河南。绍圣元年卒,年六十五。著《诗传补注》二十卷、《荣国集》五十卷、《内制集》五卷、《外制集》五卷、《奏议》十卷。见范祖禹《范公墓志铭》(《范太史集》卷四四),《宋史》卷三三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昌军南城人。道士。字太虚,号真靖,自称碧虚子。谓游天台遇鸿濛先生张无梦授秘术,神宗闻其名,召对天章阁,命设罗天大醮,累迁至右街副道篆,赐号真人。乞归庐山,行李百担皆经史。读书至老不倦,诗书画皆清婉可喜。卒年七十。著有《四升经集注》等。全宋诗
陈景元(一○三○—一○九九),字太虚,道士,自称碧虚子,建昌南城(今属江西)人。神宗召对天章阁,赐号真靖。授右街副道箓。熙宁六年(一○七三)为太一宫主(《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四),赐号真人。哲宗元符二年乞归庐山,卒,年七十。事见《宣和书谱》卷六。全宋文·卷一五二九
陈景元(一○二五——一○九四),道士,字太虚,自称碧虚子,赐号真靖大师。建昌南城(今江西南城)人。自幼学道,弱冠弃家,游历经三十年。神宗闻其名,召对天章阁,累迁至右街副道箓,赐号真人。后乞归庐山,晚年栖茅山。绍圣元年卒,年七十。好读书,至老不倦,所藏内外书数千卷,皆素所校正,诗书画皆清婉可喜。著有《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南华真经章句音义》、《西升经集注》、《大洞真经玉诀音义》、《度人经集注》等多种,俱收入《正统道藏》。事迹见《宣和画谱》卷六,薛致玄《述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开题科文疏》(《道藏》难字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1—1104 【介绍】: 宋常州宜兴人,字颖叔。蒋堂从子。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复举贤良方正,擢监察御史。神宗立,转殿中侍御史。因诬劾欧阳修,贬监道州酒税。熙宁中行新法,为福建转运判官,迁淮东转运副使,募流民修水利。累擢江淮荆浙发运副使,长于理财,治漕运,以干练称,升发运使。哲宗时历知潭州、广州、开封府,进龙图阁直学士。元符末,坐事责守汝州。徽宗立,除知枢密院事。崇宁初出知杭州,因议弃河、湟事夺职。卒谥文穆。有《三经集》等。全宋诗
蒋之奇(一○三一~一一○四),字颖叔,常州宜兴(今属江苏)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英宗初,擢监察御史。神宗立,转殿中侍御史。因劾欧阳修倾侧反覆,贬监道州酒税。熙宁中,历江西、河北、陕西、江、淮、荆、浙发运副使。哲宗元祐初,进天章阁待制、知潭州,改广、瀛、熙州。绍圣中,召为中书舍人、知开封府,进翰林学士兼侍读。元符末,责守汝、庆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同知枢密院事,以观文殿学士出知杭州,以疾告归。三年卒,年七十四。有文集杂著百馀卷,已佚。今《两宋名贤小集》中存有《三径集》一卷,清光绪盛宣怀《春卿遗稿》中有辑本一卷。《咸淳毗陵志》卷一七、《宋史》卷三四三有传。 蒋之奇诗,以《春卿遗稿》辑本为第一卷,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其中已见《春卿遗稿》者删省)及新辑得散见各书之诗篇,合编为第二卷。全宋文·卷一七○五
蒋之奇(一○三一——一一○四),字颖叔,常州宜兴(今江苏宜兴)人,蒋堂侄。嘉祐二年进士,治平中擢监察御史。神宗立,转殿中侍御史,因劾欧阳修不实,贬监道州酒税。改监宣州税。熙宁中,为福建转运判官,历淮东、陕西等五路转运副使,擢江淮荆浙发运副使、发运使。加直龙图阁。元祐中,累迁至宝文阁待制,历知潭、广、瀛、河中、熙等州府。绍圣中,召为中书舍人,改知开封府,进龙图阁直学士,拜翰林学士兼侍读。坐事责守汝州、庆州。徽宗立,复为翰林学士,拜同知枢密院,进知院事。崇宁元年,除观文殿学士、知杭州。三年卒,年七十四,谥文穆。著有文集百馀卷及《孟子解》、《老子解》等书。《宋史》卷三四三有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郑州新郑人,字子高。以父任入仕。屡更州县,所至著清名。知汉州,校实民产,使力役不滥。改知洋州,以圭田多虚籍,令随实以输,自部使者而下,皆十损七八。文彦博、包拯荐其廉能,擢夔州路转运使、知广州。后以光禄卿致仕。卒年七十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2—1112 【介绍】: 宋泉州晋江人,字吉甫。仁宗嘉祐二年进士。与王安石论经义多合,遂定交。神宗熙宁初,累迁集贤校理,判司农寺,参与制订新法。进知制诰,判国子监,与王雱同修《三经新义》。又知谏院,为翰林学士。熙宁七年,任参知政事,坚行新法。后与王安石交恶,出知陈州、延州、太原府。哲宗绍圣中,历知延安府,筑米脂诸寨以备西夏侵扰。徽宗时,因事安置宣州,移庐州。有《庄子解》及文集。全宋诗
吕惠卿(一○三二~一一一一),字吉甫,晋江(今属福建)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调真州推官。神宗熙宁初,历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集贤校理。熙宁七年(一○七四),为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王安石复相,出知陈州。十年,知延州。元丰五年(一○八二),知太原府。哲宗元祐初知扬州,寻贬光禄卿,分司南京,再贬建宁军节度副使,建州安置。绍圣初,起知大名、延安府。以破夏有功,拜保宁、武胜两军节度使。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提举杭州洞霄宫(《乾道临安志》卷三)。崇宁初,以武昌军节度使知大名。五年(一一○六)知杭州。大观元年(一一○七),责授祁州团练副使,宣州安置,再移庐州。四年,以观文殿学士为醴泉观使致仕。政和元年卒,年八十。有《东平集》一百卷,已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吕参政惠卿传》,《东都事略》卷八三、《宋史》卷四七一有传。今录诗四首。全宋文·卷一七一九
吕惠卿(一○三二——一一一一),字吉甫,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嘉祐二年进士,为真州推官。秩满入都,与王安石论经义,意多合,遂定交。熙宁初,安石当政,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以为检详文字,事无大小必与谋,凡所建请,章奏皆出其手。擢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集贤校理,判司农寺。后为天章阁侍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判国子监,与王雱同修《三经新义》。又知谏院,为翰林学士。熙宁七年,安石罢相,荐为参知政事,遂叛安石。八年,安石复相,出知陈州、延州。元丰五年知单州,六年知太原。哲宗即位,贬为光禄卿,分司南京。再责建宁军节度副使、建州安置。绍圣中,复资政殿大学士,知延州,加银青光禄大夫,拜保宁、武胜两军节度使。徽宗立,移知杭州,徙大名。崇宁五年,复知杭州。坐其子闻妖人言不告,责祁州团练副使,宣州安置,再移庐州。政和元年卒,年八十。赠开府仪同三司。著有文集一百卷、奏议一百七十卷、《道德真经传》四卷(存)、《孝经传》一卷、《论语议》十卷、《庄子解》十卷等。见《吕参政惠卿传》(《名臣碑传琬琰集》下卷一四)。《宋史》卷四七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2—1102 【介绍】: 宋人,世居魏县,徙安阳,字邦直。仁宗皇祐五年进士。神宗召为两朝国史编修官,撰河渠、律历、选举诸志。历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翰林学士。哲宗时,累拜中书侍郎,恢复青苗、免役法,变元祐之政。后坐事罢知河南,又落职知真定府。徽宗立,入为门下侍郎,逾年罢知大名府。全宋诗
李清臣(一○三二~一一○二),字邦直,安阳(今属河南)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调邢州司户参军,迁晋州和川令。神宗时,召为两朝国史编修官,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翰林学士。元丰四年(一○八一),拜吏部尚书。六年,迁尚书右丞。哲宗即位,转尚书左丞。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为门下侍郎,寻出知大名府。崇宁元年卒,年七十一。有诗文一百卷,已佚。事见《杂肋集》卷六二《资政殿大学士李公行状》,《宋史》卷三二八有传。今录诗七首。全宋文·卷一七○九
李清臣(一○三二——一一○二),字邦直,安阳(今河南安阳)人。皇祐五年举进士,调邢州司户参军、和川令。治平二年试秘阁为第一,对策入等,以秘书郎签书平江军判官。以欧阳修荐,得集贤校理、同知太常礼院。神宗器其才,召为两朝国史编修官,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翰林学士。元丰中,自吏部尚书拜尚书右丞,哲宗立,转左丞。因反对废除新法,罢知河阳,徙河南、永兴等地。哲宗亲政,拜中书侍郎。范纯仁去位,清臣独颛中书。后坐事罢知河南,寻落职知真定府。徽宗立,入为门下侍郎,寻出知大名府。崇宁元年卒,年七十一。赠金紫光禄大夫。著有诗文一百卷、奏议三十卷、《平南事览》二十卷、《吴书实录》三卷、《真宗圣政记》一百五十卷、《政要》十卷、《仁宗观文览古图记》十卷、《元丰土贡录》二卷。《宋史》卷三二八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2 【介绍】: 宋湖州乌程人,字令举,号白牛居士。仁宗庆历六年进士。嘉祐四年复举制科第一。官著作佐郎。神宗熙宁三年,以屯田员外郎知山阴县。反对“青苗法”,疏谓其法乃“别为一赋以敝海内,非王道之举”,责监南康军盐酒税。有《都官集》等。全宋诗
陈舜俞(?~一○七五),字令举,因曾居秀州白牛村,自号白牛居士,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授签书寿州判官公事(《都官集》附陈杞跋、《至元嘉禾志》卷一三)。嘉祐四年(一○五九),由明州观察推官举材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著作佐郎、签书忠正军节度判官公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神宗熙宁三年(一○七○)于知山阴县任上以不奉行青苗法,降监南康军酒税(同上书卷二一二)。熙宁八年,卒。有《都官集》三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及他书辑为十四卷(其中诗三卷),近人李之鼎刻入《宋人集》甲编。《宋史》卷三三一有传。 陈舜俞诗,据李刻《宋人集·都官集》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并酌校他书。另从《会稽掇英总集》、《舆地纪胜》、《永乐大典》等辑得集外诗若干,编为第四卷。全宋文·卷一五三四
陈舜俞(一○二六——一○七六),字令举,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尝居秀州白牛村,自号白牛居士。少学于胡瑗,年二十一,登庆历六年进士第,授天台从事。十五年间,再官于台、明二州。嘉祐四年,自明州观察推官举制科第一。历光禄丞、签书寿州判官,宰南阳。熙宁初,以屯田员外郎知山阴县。三年,以拒行青苗法,上疏自劾,坐责监南康军盐酒税。越五年而卒。著有《庐山集》五卷、《都官集》三十卷。《宋史》卷三三一《张问传》有附传,又参本集《上欧阳内翰书》、《明州鄞县镇国禅院记》、《枫桥诗》、《骑牛歌》等篇及陈杞《都官集跋》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泰州海陵人。道士。少孤,役于天庆观。仁宗嘉祐间,天台道士余元吉来游,示恶疾,守信事之无倦。相传于溺器得丹砂饵之,从此常放言笑歌,或数日不食,日诵《度人经》,为人说祸福。发运使蒋之奇以经中有“神公受命”句,呼为“神公”,人遂以神翁目之。徽宗时召至京师,以宾礼待,赐号“虚静冲和先生”。卒年七十六。赐大中大夫。弟子苗希颐裒次其事,编成《徐神公语录》。全宋诗
徐守信(一○三三~一一○八),海陵(今江苏泰州)人。年十九入天庆观为道士,发运使蒋之奇以神翁呼之。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赐号虚静冲和先生。大观二年卒,年七十六,赐大中大夫。事见宋苗希颐《徐神公语录》。今录诗五首。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简介
嘉祐八年(1063)任永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忻州人。博学好谈兵。韩琦知定州,上其所著《春秋论》,授太学助教、并州州学说书,不就。赵抃复荐其行谊,赐号退安处士。英宗治平末卒。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句士良,成都新繁(今四川郫县东北)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清同治《新繁县志》卷九)。嘉祐间,以秘书丞知中江县(同上书卷一○)。神宗元丰间,知简州(《舆地纪胜》卷一四五《成都府路·简州》),官至朝散大夫(费著《氏族谱》)。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五二五
吴士安,治平初为入内供奉官。见《宋会要辑稿》舆服一之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