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77,分306页显示 上一页 110 111 112 113 114 116 117 118 119 下一页
李士京
王钦臣(字 仲至 )
邹异(字 士奇 )
陈恬(字 叔易 号 存诚子、涧上丈人、阳城三士 )
杨国宝(字 应之 )
王巩(字 定国 号 清虚、清虚居士、清虚先生 )
郑居中(字 达夫 文正 )
徐大正(字 得之、德之 世称 北山学士 闲轩 )
毛滂(字 泽民 号 东堂、东堂居士 )
蔡諲(字 伯恭 号 无为居士 )
邹浩(字 志完 号 道乡居士、道乡、道乡先生 忠 )
高士英
廖正一(字 明略 号 竹林居士 )
张尧士
其它辞典(续上)
方元寀(字 道辅 别称 志道之士 )李士京
王钦臣(字 仲至 )
邹异(字 士奇 )
陈恬(字 叔易 号 存诚子、涧上丈人、阳城三士 )
杨国宝(字 应之 )
王巩(字 定国 号 清虚、清虚居士、清虚先生 )
郑居中(字 达夫 文正 )
徐大正(字 得之、德之 世称 北山学士 闲轩 )
毛滂(字 泽民 号 东堂、东堂居士 )
蔡諲(字 伯恭 号 无为居士 )
邹浩(字 志完 号 道乡居士、道乡、道乡先生 忠 )
高士英
廖正一(字 明略 号 竹林居士 )
张尧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道辅。方峻子。哲宗元祐三年特科出身。少与程颐游,书问往来至数十帖,颐称之为志道之士,朱熹刻于白鹿书院。官终威武军节度推官。
人物简介
简介
元祐二年(1087)任将作监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应天府宋城人,字仲至。王洙子。清亮有志操,欧阳修器重其文。以荫入官,文彦博荐试学士院,赐进士及第。历陕西转运副使,哲宗时曾奉使高丽。领开封,改集贤殿修撰、知和州,徙饶州,斥提举太平观。徽宗立,复待制、知成德军。卒年六十七。平生为文至多,所交尽名士。性嗜古,藏书数万卷,手自校正,世称善本。有《广讽味集》。全宋诗
王钦臣,字仲至,宋城(今河南商丘南)人,洙子。文彦博荐试学士院。神宗熙宁三年(一○七○),赐进士及第。元丰六年(一○八三),为陕西转运副使(《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二)。哲宗元祐初为工部员外郎。奉使高丽,还,进太仆少卿,迁秘书监。代钱协为开封尹,改集贤修撰,知和州,徙饶州,斥提举太平观。徽宗立,知成德军。卒,年六十七。有《广讽味集》五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已佚。事见《宋史》卷二九四《王洙传》。今录诗十三首。全宋文·卷一五八〇
王钦臣,字仲至,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王洙之子。以父荫为大理寺丞,熙宁三年文彦博荐试学士院,赐进士及第。任开封府判官,徙群牧判官。元丰中,历熙河路转运使、陕西转运副使。元祐初,为工部郎中、直秘阁,进太仆少卿,迁秘书监。六年,擢工部侍郎,权吏部侍郎。绍圣元年降知庐州,徙饶州,入元祐党籍,四年斥提举江州太平观。徽宗立,复待制,起知颍昌府。卒年六十七。钦臣生平为文至多,家藏书数万卷。其事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三、二六七、三二〇、三三二、三八七、四〇四、四一五、四六六、四六八、四八四,《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选举九之三、选举三三之二一,《北宋经抚年表》卷二、四,《宋元学案》卷九六,《宋史》卷二九四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长乐人,字士奇。有孝行,亲没,庐墓六年。哲宗元祐三年举经明行修。有司因改其里曰“宾贤”,坊曰“文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8—1131 【介绍】: 宋阆州阆中人,字叔易,号存诚子,又号涧上丈人。陈造子。工诗文,诗句风格豪健。居阳翟涧上村,与鲜于绰、崔□齐名,号阳城三士。又与晁说之同隐嵩山。徽宗大观中召赴阙,除校书郎。未几致仕。高宗建炎初再召,避地桂岭。有《涧上丈人集》。全宋诗
陈恬(一○五八~一一三一),字叔易,号存诚子(《皇宋书录》卷下),又号涧上丈人,阆中(今属四川)人。尧叟裔孙。居阳翟(今河南禹州)涧上村,躬耕养母,与鲜于绰、崔鶠齐名,号阳城三士。又与晁以道同隐嵩山。徽宗大观中召除校书郎,奉祠去,避地还蜀。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诏为主管嵩山崇福宫,以老疾求去,未几卒于桂州(以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五)。年七十四。有《涧上丈人诗》二十卷,已佚。事见《郡斋读书志》卷一九《涧上丈人诗》解题。今录诗七首。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大名莘县人,字定国,自号清虚。王素子。神宗时历官太常博士,坐与苏轼游,谪监宾州盐酒税。司马光执政,为宗正寺丞,旋通判扬州。哲宗末,坐事编管全州。徽宗时,列名元祐党籍。生平练达世务,好臧否人物,议论时政,屡遭贬逐。诗文为苏轼兄弟所推重。有《闻见近录》、《甲申杂记》、《随手杂录》。全宋诗
王巩,字定国,自号清虚居士,莘县(今属山东)人。素子。神宗时为秘书省正字,坐与苏轼游,贬监宾州盐税。哲宗元祐中除太常博士。绍圣初又以元祐党籍贬官。有集(《东坡全集》卷三四《王定国诗集叙》、《黄豫章集》卷一六《王定国文集序》),已佚。今存《甲申杂记》、《闻见近录》、《随手杂录》。《东都事略》卷四○、《宋史》卷三二○有传。今录诗十一首。全宋文·卷一八四○
王巩,字定国,大名府莘县(今河北莘县)人,王素子,自号清虚先生。熙宁间为大理评事。与苏轼相友善,轼得罪,于元丰三年巩亦贬监宾州酒务。元祐初为宗正寺丞,通判扬州,历知海州、密州。六年,管勾鸿庆宫,以御史言,诏冲替。元符元年特追毁出身以来告敕文字,送全州编管。巩有隽才,著《甲申杂记》一卷、《闻见近录》一卷、《随手杂录》、诗文集。事见《东都事略》卷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三、三○一、三七一、四二四、四二九、四三三、四六七、五○四,《宋史》卷二○六、三二○,《宋元学案》卷九九,《宋诗纪事》卷二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9—1123 【介绍】: 宋开封人,字达夫。登进士第。徽宗崇宁中,以贵妃从兄,连擢至给事中、翰林学士。大观元年,同知枢密院。三年,进知院事。旋以外戚罢政。蔡京免相,曾力言京当政无失。京复相,希再得枢密不遂,乃与京结怨。政和中,再知枢密院,与京立异,反对变乱法度,为士论所称。朝议遣使金,约夹攻契丹复燕云,居中力陈不可。后暴疾卒,谥文正。有《政和五礼新仪》。全宋诗
郑居中(一○五八~一一二二),字达夫,开封(今属河南)人。第进士,因与徽宗郑妃有亲,连擢礼部员外郎、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给事中、翰林学士。大观元年(一一○七)同知枢密院。郑妃进位正宫,以嫌罢为观文殿学士。政和中,再知枢密院。宣和四年卒,年六十五。赠太师,华原郡王,谥文正。《宋史》卷三五一有传。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二七九一
郑居中(一○五九——一一二三),字达夫,开封(今河南开封)人。登进士第。崇宁中,官至中书舍人、直学士院,迁给事中、翰林学士。大观元年,同知枢密院,改资政殿学士、中太一宫使兼侍读。政和中,再知枢密院,累官特进,拜少保、太宰。丁母忧,旋诏起复。踰年,加少傅。加少师,连封崇、宿、燕三国公。宣和五年六月卒,年六十五。赠太师、华原郡王,谥文正。著有《政和五礼新仪》二百二十卷。《宋史》卷三五一有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衢州江山人,字泽民,号东堂。哲宗元祐中,苏轼守杭州,滂为法曹,秩满去,轼得其所作词,深器重之,追还。后荐于朝,擢知秀州。有《东堂集》、《东堂词》。全宋诗
毛滂(一○六○~?)字泽民,号东堂居士,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以父荫入仕,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官郢州长寿尉。哲宗元祐中,为杭州司法参军,移饶州。绍圣四年(一○九七),知武康县。徽宗崇宁初,召为删定官(《苏轼诗集》卷三一施元之注)。政和四年(一一一四),以祠部员外郎知秀州。宣和六年(一一二四)尚存世。事见《东堂集》有关诗文。有《东堂集》六卷,诗四卷,书简二卷,乐府二卷及《东堂词》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成《东堂集》十卷,其中诗四卷。 毛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他书,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全宋文·卷二八五四
毛滂(一○六○——一一二五),字泽民,号东堂,衢州江山(今浙江江山)人,维瞻子。元丰中,维瞻知筠州,苏辙贬监筠州盐酒税,滂得以受知于苏辙兄弟。七年,为郢州县尉。元祐初,苏轼兄弟还朝,滂由二浙历淮泗至京,上书苏轼,求其荐举,轼有答书。元祐五年赴饶州法曹任,七年解任,闲居故乡。绍圣末,任湖州武康县令,改尽心堂为东堂。建中靖国元年罢武康任入京,崇宁初除删定官,为言者所论,罢去。二年进《恢复河湟赋》,多次上书蔡京,得真定倅,辞未赴任。大观中居杭。政和四年知秀州,旋坐谴,自管库而入宫祠,宣和末卒。著有《东堂集》、《东堂词》。见《题东堂集》(《江湖长翁集》卷三一),《宋史翼》卷二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筠州人,字伯恭,号无为居士。哲宗元祐间隐居不仕,筑书院以教有志于学者。邑有讼,不诉于官而决于諲。卒年八十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60—1111 【介绍】: 宋常州晋陵人,字志完,号道乡居士。神宗元丰五年进士。为襄州教授,著《论语解义》、《孟子解义》。迁右正言,以谏立刘后,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官,累迁兵部侍郎,知江宁府、越州、杭州。复以谏立刘后事贬永州等地。崇宁五年返故里。有《道乡集》。全宋诗
邹浩(一○六○~一一一一),字志完,自号道乡,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哲宗元祐中为太常博士,出为襄州教授。元符元年(一○九八),召对,除右正言,因忤章惇,并论罢立刘后,除名勒停,羁管新州。徽宗即位,添监袁州酒税,寻复右正言,迁左司谏,改起居舍人,进中书舍人。历吏部、兵部侍郎。崇宁元年(一一○二),又因忤蔡京,以宝文阁待制出知江宁府,改杭、越二州,重理罢立后事,责衡州别驾,永州安置。后半年,除名勒停,窜昭州。四年,移汉阳军。五年,归常州。大观间复直龙图阁。政和元年卒,年五十二。有《道乡集》四十卷。《宋史》卷三四五、《东都事略》卷一○○、《咸淳毗陵志》卷一七有传。 邹浩诗,以明成化六年邹量刻《道乡先生邹忠公文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正德七年邹翎刻本(简称正德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简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二八二五
邹浩(一○六○——一一一一),字志完,号道乡先生,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元丰五年进士及第,调扬州、颍昌府教授。苏颂用为太常博士,来之邵论罢之。元祐八年,差充襄州州学教授。元符元年,哲宗亲擢为右正言,累上疏论事,直言敢谏。贤妃刘氏立,浩上疏论其不当。章惇为相,诋其狂妄,以元符二年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亟召还,复为右正言,迁左司谏。改起居舍人,进中书舍人。崇宁初,迁兵、吏二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江宁府,徙杭、越州。蔡京素忌浩,乃使其党陷害之,遂再责衡州别驾,寻窜昭州,五年始得归。稍复直龙图阁,瘴疾作,以政和元年三月卒,年五十二。建炎三年追复龙图阁待制,又赠宝文阁直学士,赐谥忠。著有《道乡集》四十卷。《宋史》卷三四五有传。
人物简介
简介
元祐二年(1087)任太仆寺丞。元祐三年(1088)任开封府界提点刑狱公事。元祐三年(1088)任工部郎中。元祐四年(1089)9月为职方员外郎。元祐四年(1089)任职方郎中。元祐六年(1091)任考功郎中。元祐七年(1092)任尚书右司郎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安州安陆人,字明略,号竹林居士。廖正古弟。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哲宗元祐六年,召试馆职,除正字。直声颇著,出知常州。绍圣间,贬信州玉山监税,入元祐党籍。有《竹林集》,一云有《白云》、《云溪》二集。全宋诗
廖正一,字明略,号竹林居士,安州(今湖北安陆)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明嘉靖《延平府志》卷一七)。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为秘书省正字。六年,除秘阁校理(《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八之一二)。绍圣二年(一○九五),知常州(《咸淳毗陵志》卷八)。入党籍,贬监玉山税,卒。有《白云集》、《竹林集》,已佚。《东都事略》卷一一六有传。今录诗七首。全宋文·卷二五三○
廖正一,字明略,号竹林居士,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元丰二年进士,历秘书省正字,出知常州。尝居言路,因入元祐党籍。有《白云》、《云溪》二集,已佚。见《东都事略》卷一一六,《宋诗纪事》卷二七,《元祐党人传》卷八。
人物简介
简介
元祐五年(1090)任筠州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