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77,分306页显示 上一页 114 115 116 117 118 120 121 122 123 下一页
黄朝英(字 士俊 )
李熙靖(字 子安、安常 )
林敏功(字 子仁 世称 二林 高隐处士、朝散大夫 )
江炜(字 彦明 号 轑阳居士 )
王升(字 逸老 号 羔羊居士 )
王安中(字 履道 号 初寮 )
翟汝文(字 公巽 忠惠 )
乔士材
叶梦得(字 少蕴 号 石林、石林居士 )
赵士礽(字 诚甫 )
陈公辅(字 国佐 号 定庵居士 )
刘一止(字 行简 号 苕溪、太简居士 )
强渊明(字 隐季 文宪、文献、文定 )
李光(字 泰发、泰定 号 转物居士、转物老人、博物居士 庄简 )
其它辞典(续上)
阳孝本(字 行先 号 玉岩居士 )黄朝英(字 士俊 )
李熙靖(字 子安、安常 )
林敏功(字 子仁 世称 二林 高隐处士、朝散大夫 )
江炜(字 彦明 号 轑阳居士 )
王升(字 逸老 号 羔羊居士 )
王安中(字 履道 号 初寮 )
翟汝文(字 公巽 忠惠 )
乔士材
叶梦得(字 少蕴 号 石林、石林居士 )
赵士礽(字 诚甫 )
陈公辅(字 国佐 号 定庵居士 )
刘一止(字 行简 号 苕溪、太简居士 )
强渊明(字 隐季 文宪、文献、文定 )
李光(字 泰发、泰定 号 转物居士、转物老人、博物居士 庄简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虔州赣县人,字行先,号玉岩居士。博学有德行,隐居城西通天岩。尝为苏颂、蒲宗孟所荐。苏轼自海南归,过而爱之。一时名流,多从之游。徽宗崇宁中举八行,为国子录,再转博士,以直秘阁归。卒年八十四。全宋诗
阳孝本,字行先,号玉岩居士,虔州赣(今江西赣州)人。隐于城西通天岩二十年,一时名士多从之游。徽宗崇宁中,举八行,解褐为国子录,转博士。以直秘阁致仕,卒年八十四。《宋史》卷四五八有传。今录诗三首。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5—1127 【介绍】: 宋常州晋陵人,字子安,一字安常。第进士,又中词学兼茂科。历官太学博士、太常少卿、中书舍人,出知拱州。钦宗靖康初提举醴泉观。金人立张邦昌,拒受其伪命,忧愤废食而卒。全宋文·卷三○四○
李熙靖,(一○七五——一一二七),字子安,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公弼子。擢进士第,又中词学兼茂,为太学正,升博士,除提举河东学事,留为兵部员外郎。忤王黼,左迁太常少卿。黼罢,拜中书舍人,出知洪州。靖康初为显谟阁待制,提举醴泉观。金人立张邦昌,命熙靖权直学士院,拒命,忧愤而卒,年五十三,追赠端明殿学士。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宋史》卷三五七《李熙靖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蕲州蕲春人,字子仁。年十六预乡荐,下第归,杜门不出凡二十年。哲宗元符末诏征不赴。与弟林敏修居比邻,终老以文字相友善,世称二林。徽宗政和中赐号高隐处士。全宋诗
林敏功,字子仁,蕲春(今属湖北)人。年十六,预乡荐,下第归,杜门不出二十年。哲宗元符末诏徵不赴,与弟敏修以文字终老,世号“二林”。徽宗政和中,赐号高隐处士。有诗文百卷,号《蒙山集》;又有《高隐集》七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作《林敏功集》十卷(《宋史·艺文志》),均佚。事见《尚友录》卷一三、《江西诗社宗派图录》。今录诗八首。全宋文·卷二八八○
林敏功,字子仁,蕲州蕲春(今湖北蕲春蕲州镇西北)人。治《春秋》,年十六预乡荐,下第归,杜门不出者二十年。元符末,诏徵不起,赐号高隐处士、朝散大夫。与弟敏修比邻居终老,世号「二林」。有诗文百卷,号《蒙山集》,兵火后多佚,南宋存《高隐集》七卷(一作十卷)。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二林皆列入。见《楚纪》卷四七,《江西诗社宗派图录》,《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宋史》卷二○八《艺文志》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吉州永新人,字彦明。喜作诗,事母极孝。徽宗崇宁、大观间,州守以八行荐,不报。自号轑阳居士。全宋诗
江炜,字彦明,自号轑阳居士,永新(今属江西)人。徽宗崇宁、大观间,吉州知州曾以孝行推荐,不报。事见《独醒杂志》卷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6—? 【介绍】: 宋开封人,字逸老。善草书,颇奇伟,有张旭转折变态之风。徽宗朝被召补右爵。南渡后寓居嘉禾羔羊里,号羔羊居士。时高宗留神翰墨,召对蒙眷,官至正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6—1134 【介绍】: 宋中山阳曲人,字履道,号初寮。哲宗元符三年进士。徽宗政和中,自秘书少监除中书舍人,擢御史中丞。以疏劾蔡京,迁翰林学士承旨。宣和元年,拜尚书右丞。三年,迁左丞。五年,授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降将郭药师同知府事,骄横跋扈,安中不能制,曲意奉之。召还,为大名府尹。钦宗靖康初,为言者所劾,累贬象州安置。善属文,尤工四六。有《初寮集》。全宋诗
王安中(一○七六~一一三四,此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及《宋史》本传推算,如按《文忠集》卷一五《跋初寮王左丞赠曾祖诗及竹林泉赋》所记推算,生年提前一年),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哲宗元符三年(一一○○)进士。调瀛州司理参军、大名县主簿,历秘书省著作郎。徽宗政和间,除中书舍人,擢御史中丞。疏蔡京罪,为翰林学士,迁承旨。宣和元年(一一一九),拜尚书右丞,三年,为左丞。五年,主联金攻辽,授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一之二○)。七年,宋金启衅,以上清宝箓宫使兼侍读召还(同上书职官五四之一一)。除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钦宗靖康初,连贬随州、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内徙道州,寻放自便。绍兴四年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五),年五十九。有《初寮集》七十六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八卷。《宋史》卷三五二有传。 王安中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初寮集》为底本,校以清乾隆翰林院抄本(简称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全宋文·卷三一五○
王安中(一○七六——一一三四),字履道,号初寮,中山曲阳(今河北曲阳)人。元符三年进士及第,调瀛州司理参军、大名县主簿。历秘书省著作郎。政和间为中书舍人,擢御史中丞。因疏劾蔡京,迁翰林学士,又迁承旨。宣和初拜尚书右丞。三年,为左丞。五年,授庆远军节度使、燕山府路宣抚使,与辽降将郭药师同知府事。药师跋扈,安中不能制。召还,除检校太保、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为言者所论,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累贬象州安置。绍兴初,复左中大夫。四年,卒,年五十九。《宋史》卷三五二有传。事迹又见周必大《初寮集序》(《初寮集》卷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6—1141 【介绍】: 宋润州丹阳人,字公巽。哲宗元符三年进士。徽宗时,除秘书郎,拜中书舍人,迁给事中。因劾内侍梁师成强市百姓墓田,增辟园池,黜守宣州。钦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知越州兼浙东安抚使。高宗建炎改元,上疏乞请减上供数额。绍兴二年,除参知政事。秦桧劾其专擅,罢去。好古博雅,工画及篆籀,有《忠惠集》。门人私谥忠惠。全宋诗
翟汝文(一○七六~一一四一),字公巽,丹阳(今属江苏)人。哲宗元符三年(一一○○)进士,为侍亲不仕。亲丧服阕,除议礼局编修官。徽宗召对,除秘书郎。大观元年(一一○七),除著作佐郎。二年,迁起居郎。政和三年(一一一三),除中书舍人、迁给事中。因劾内侍梁师成,出知宣州。钦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知越州兼浙东安抚使。这`高宗绍兴初,除翰林学士承旨,寻除参知政事。秦桧劾其专擅,罢去。十一年,卒,年六十六。谥忠惠。著有《忠惠集》三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卷。事见《忠惠集》附录《孙繁重刊翟氏公巽埋铭》,《京口耆旧传》卷四、《宋史》卷三七二有传。今录诗三首。全宋文·卷三二○五
翟汝文(一○七六——一一四一),字公巽,润州丹阳(今属江苏镇江)人。元符三年进士及第,以亲老不调者十年。擢议礼局编修官,召对,徽宗嘉之,除秘书郎。久之,召除著作郎,迁起居郎,除中书舍人。出知襄州,移知济州,复知唐州,以谢章自辨罢。未几起知陈州,召拜中书舍人,命同修《哲宗国史》,迁给事中。出守宣州,召为吏部侍郎,出知庐州,徙密州。钦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改显谟阁学士,知越州兼浙东安抚使。绍兴元年,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除参知政事、同提举修政局。忤秦桧,罢去。绍兴十一年八月二十九日卒于平江府常熟县寓所,享年六十有六。所著有《忠惠集》三十卷、《东汉通史》五十卷、《圃学》五卷、《人物志》五卷、《广闻》三卷。事见《翟氏公巽埋铭》(《忠惠集》附录),《宋史》卷三七二有传。
人物简介
简介
崇宁四年(1105)任福建路提点刑狱公事。大观元年(1107)任京东东路提点刑狱公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7—1148 【介绍】: 宋苏州吴县人,字少蕴,号石林。哲宗绍圣四年进士。为丹徒尉。徽宗朝累迁翰林学士,极论士大夫朋党之弊。帅颍昌府,发常平粟赈民,抵制宦官杨戬等搜括,捕抑贪吏,遭废黜。高宗即位,除户部尚书,迁尚书左丞。绍兴中,除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行宫留守,致力于抗金防务及筹措军饷。官终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平生嗜学博洽,尤工于词。有《建康集》、《石林词》、《避暑录话》、《石林燕语》、《石林诗话》等。全宋诗
叶梦得(一○七七~一一四八),字少蕴,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后定居吴兴弁山,家有石林园,因号石林居士。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除起居郎,二年,迁翰林学士,三年,出知汝州,寻落职,提举洞霄宫。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起知蔡州,移帅颖昌府。忤杨戬、李彦,提举鸿庆宫。钦宗靖康元年(一○二六),知杭州(《乾道临安志》卷三)。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落职,提举太平观。二年,为翰林学士兼侍读。三年,罢归湖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一六、一七、一八、二○)。绍兴元年(一○三一),起为江东安抚大使兼知建康府,兼寿春等六州宣抚使,抗击金兵。十二年冬,移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十四年,请老,提举洞霄宫。十六年,致仕(同上书卷一四七、一四八、一五二、一五四)。十八年,卒于湖州。叶氏家富藏书,著述繁多,《石林总集》一百卷等,已佚;有《石林居士建康集》(《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十卷,今存八卷,系帅建康时诗文)、《石林燕语》、《避暑录话》、《岩下放言》等传世。《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叶梦得诗,以毛晋汲古阁原藏明抄本《石林居士建康集》为底本,校以邓邦述校跋清影印抄宋刻本(简称影宋本)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词学图录
叶梦得(1077-1148) 字少蕴,号石林居士。苏州吴县人,居乌程。有《石林词》。全宋文·卷三一六二
叶梦得(一○七七——一一四八),字少蕴,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后卜居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卞山之石林谷,因自号石林居士。绍圣四年登进士第,调丹徒尉。大观中,累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以忤童贯,降龙图阁直学士、知汝州,寻落职奉祠。政和中,起知蔡州,历知颍昌府、应天府、杭州,或起或废。高宗建炎二年,复为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寻除户部尚书。三年二月,拜尚书左丞。以与宰相朱胜非意见不合,执政十四日而罢,以资政殿学士归隐卞山。绍兴元年,起为江南东路安抚大使兼知建康府、兼寿春等六州宣抚使,次年罢。八年,再任江东安抚制置大使、知建康府兼行宫留守。两镇建康,布置江防,多得其力。升资政殿大学士、观文殿学士,移知福州。十六年,拜崇信军节度使致仕。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梦得博学强记,著书三十馀种。今尚存《春秋谳》、《春秋考》、《春秋传》、《石林燕语》、《避暑录话》、《老子解》、《石林诗话》、《石林词》等十七八种。《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赵士礽,字诚甫,太宗五世孙,铅山(今江西铅山东南)人。徽宗大观元年(一一○七),锁试第一,授从仕郎。历通判临安府,江南转运判官,知荆门军,提举淮东常平茶盐。筑室铅山,曰暇乐园。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为宗官。卒年七十五。事见《铅书》卷三。今录诗四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7—1142 【介绍】: 宋台州临海人,字国佐。徽宗政和三年上舍及第。调平江府教授。钦宗靖康初,擢右司谏,言蔡京、朱勔罪,斥监合州税。高宗时,官至礼部侍郎。居官论事剀切,疾恶如仇。晚居乡里,著书自娱。有文集、奏议。全宋诗
陈公辅(一○七七~一一四二),字国佐,自号定庵居士(《嘉定赤城志》卷三三),临海(今属浙江)人。徽宗政和三年(一一一三)上舍及第,调平江府教授。累迁应天府少尹,除秘书郎。钦宗靖康初,除右司谏。语触时宰,斥监台州税(同上书,《宋史》本传误为合州)。高宗即位,除左司员外郎。绍兴六年(一一三六),为左司谏。七年,迁礼部侍郎,寻知处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一、一一五)。十二年,提举江州太平观,卒(同上书卷一四七),年六十六。有文集二十卷、奏议十二卷,已佚。《宋史》卷三七九有传。今录诗二十四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8—1160 【介绍】: 宋湖州归安人,字行简,号苕溪。徽宗宣和三年进士。为越州教授,荐除敕令所删定官。高宗绍兴中,累迁监察御史、起居郎、浙东提刑,擢中书舍人兼侍讲,进给事中。数上书论澄清吏治、杜绝幸门,封驳不避权贵。忤秦桧等宰臣意,又极言执政植党之私,罢去。桧死,召还,因病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博学多才,为文敏捷,诗意高远。有《非有斋类稿》,后改名《苕溪集》。全宋诗
刘一止(一○八○~一一六一),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监秀州都酒务,迁越州教授。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绍兴间,历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起居郎,以言事罢,主管台州崇道观。起知袁州,改浙东路提点刑狱。召为中书舍人兼侍讲,迁给事中,又以言事罢,提举江州太平观。一止以忤秦桧,两次奉祠,秦桧死,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绍兴三十年十二月卒,年八十二(此据《行状》,《宋史》本传作八十三)。有《苕溪集》五十五卷传世。事见《苕溪集》卷五四《阁学刘公行状》,《宋史》卷三七八有传。 刘一止诗,以清拥万堂《苕溪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朱祖谋跋本(简称朱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三二六四
刘一止(一○七八——一一六一),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登进士第,监秀州都酒务,为越州教授。建炎四年,为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绍兴改元,召试馆职,除秘书省校书郎,迁监察御史、起居郎,以直言忤执政罢。三年,召为祠部郎,知袁州。改浙东路提点刑狱。召入为秘书少监。九年,复起为起居郎,擢中书舍人兼侍讲。迁给事中,封驳不避权贵。忤秦桧,罢祠。二十三年,以秘阁修撰致仕。桧死,进为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三十年十二月卒,年八十三。一止博学工诗文,有《苕溪集》五十五卷。事迹见韩元吉《阁学刘公行状》(《苕溪集》卷五五),《宋史》卷三七八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杭州钱塘人,字隐季。强至子。仁宗元丰八年进士。累官太府丞、军器少监、国子司业。与兄浚明及叶梦得缔蔡京为死党,立元祐党籍,分三等定罪,构成党祸。超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官至礼部尚书、翰林承旨。卒谥文宪,一作文献,又谥文定。预撰《政和五礼新仪》。全宋文·卷二六三七
强渊明,字隐季,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至子,浚明弟。举元丰八年进士,调海州司法参军,历济、杭二州教授,知蔡州确山县,通判保定军。入为太府丞、军器少监、国子司业。与蔡京为死交,立元祐籍,遂济成党祸,以故亟迁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大司成、翰林学士。大观三年蔡京罢相,出知永兴军,徙郑、越二州,召为礼部尚书,复拜学士,进承旨。以疾改提举醴泉观兼侍读、监修国史。卒,谥文宪。《宋史》卷三五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8—1159 【介绍】: 宋越州上虞人,字泰发,号转物居士。徽宗崇宁五年进士。高宗时知宣州,缮城池,聚兵粮,建义社,守境有方。后为吏部尚书。绍兴中,宋金和议成,秦桧借其名押榜以息异议,拜参知政事。及见桧撤淮南守备,夺诸将兵权,即极言金人不可信,和议不可恃,斥桧怀奸误国,为桧所恶。贬建宁军节度副使,藤州安置。后移琼州、昌化军。桧死,得复官秩。卒谥庄简。有《庄简集》。全宋诗
李光(一○七八~一一五九),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舆地纪胜》卷二四、一二五),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入为符宝郎,以言事贬监汀州酒税。钦宗即位,擢右司谏,迁侍御史。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擢秘书少监。三年,知宣州。改知临安府。绍兴元年(一一三一),除知婺州,甫至郡,擢吏部侍郎。二年,授淮西招抚使,改江东安抚大使、知建康府兼寿春府,落职提举台州崇道观(《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一、五二、五八)。寻知湖州,历知平江府、台州、温州。七年,为江南西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洪州(同上书卷一一七)。八年,拜参知政事。九年,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同上书卷一二四、一三三)。十一年,贬藤州安置;十四年,移琼州;二十年,移昌化军;二十五年秦桧死,内迁郴州;二十八年,复左朝奉大夫,任便居住(同上书卷一五二、一六一、一七○、一八○)。二十九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同上书卷一八二)。孝宗即位,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五八存《椒亭小集》一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有《庄简集》十八卷。《宋史》卷三六三有传。 李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庄简集》为底本,参校清乾隆翰林院抄本(简称院本,藏北京图书馆)、《椒亭小集》简称小集》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八卷。全宋文·卷三三○六
李光(一○七八——一一五九),字泰发,一字泰定,号博物居士,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人。登崇宁五年进士第。宣和中,累迁司封、司勋员外郎。钦宗立,擢右司谏,迁侍御史,反对割地乞和。建炎三年,知宣州,守备有方。移知临安府。绍兴初,知婺州,擢吏部尚书。寻充端明殿学士、江东安抚大使、知建康府。为吕颐浩所挤,落职提举宫观。五年,复知湖州、平江府。除礼部尚书,去知台州、温州。七年,为江西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洪州。八年,自吏部尚书拜参知政事。以为和不可恃、备不可撤,并于高宗前面斥秦桧「盗弄国权,怀奸误国」,为桧所恶,执政一年而罢。十一年,复谪于藤州安置。居三年,移琼州。居六年,又移昌化军。二十五年桧卒,始得内移郴州。二十八年,复官听自便。二十九年卒,年八十二。孝宗立,追复资政殿学士,谥庄简。光尝学于刘安世,著有《读易老人详说》十卷、文集三十卷、《兵略》十卷、《神仙传》十卷。见《宋史》卷三六三本传,《会稽志》卷一五,《会稽续志》卷五。宋登科记考
字泰发,一字泰定,谥号庄简。越州上虞县(今浙江绍兴)人。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累吏部尚书,拜参知政事,除资政殿学士、知绍兴府。官左朝奉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