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577,分306页显示  上一页  122  123  124  125  126  128  129  130  131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王衷(秉忱 悟静处士、悟静居士 )
赵士㣓(端质 )
张志行(公择、公泽 冲素处士 )
方訚(彦和 龙亭居士 )
毛奎(子文、文通 澹然居士 )
赵士跂( 忠果 )
钱周材(元英 )
鲍若虚(仲实 随缘处士 )
朱翌(新仲 灊山居士、省事老人、灊山道人 )
杨无咎(别称 扬无咎、草玄 补之、无咎 逃禅老人、清夷长者、紫阳居士 )
蔡绦(约之 百衲居士、无为子 )
赵士珸
陈康伯(长卿 文恭、文正 福国公、鲁国公 )
高士曈
叶义问(审言 恭简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5 【介绍】: 宋秀州崇德人,字秉忱。游太学,以上书直言遭贬,隐于孤山。朝廷召之不起,赐号悟静处士。
全宋文·卷三八一八
王衷(?——一一三五),字秉忱,秀州崇德(今浙江桐乡西南)人。游太学,以上书直言遭贬,隐于杭州孤山,修佛徒净业。朝廷召之不起,赐号悟静居士。绍兴五年八月卒。见《至元嘉禾志》卷一四,《乐邦遗稿》卷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八八
赵士㣓(一○九五——一一六○),字端质,太宗四世孙。授右班殿直,两遇恩迁左侍禁。宣和元年试上舍出身,换授左承奉郎。历通判岚州、淄州,知永州、无为军。除江南东路转运判官,移两浙路,知临安府。绍兴二十四年直敷文阁、知绍兴府。累转左朝议大夫。进直龙图阁,秦桧死,夺职而废。绍兴三十年卒,年六十六。见孙觌《宋故左中奉大夫直龙图阁赵公墓志铭》(《鸿庆居士集》卷三八)。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张志行,字公择,东阳(今属浙江)人。应试时直陈时政得失,忤执政被黜。归乡立书院、置义田以励风俗。高宗绍兴三年(一一三三)赐号冲素处士。有《易传撮要》四卷等,已佚。清道光《东阳县志》卷二○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二九八八
张志行,字公泽,婺州东阳(今浙江东阳)人。幼入右庠,为文立就,见者莫不敬慕。尝应举,就殿试,直陈时政得失,执政者疾之,遂归隐东阳,士子多从学。乃建祠堂,立书院,置义田以敦风俗。宣和中,知州刘安上等奏其甘贫守道,虽老不倦。绍兴三年,浙东、福建路宣谕朱异又奏其力学有行,乡里推服,遂赐号冲素处士。卒,年七十七。著有《易传撮要》四卷、《涉史略》二卷。见《宋会要辑稿》崇儒六之三一,《宋史翼》卷三六,《金华先民传》卷九,《宋元学案补遗》卷三六。
方訚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6 【介绍】: 宋严州淳安人,字彦和。年十八与从兄方闳、弟方闻同业太学,每试必迭为之魁。时人语曰:“两浙三方,天下无双。”徽宗特赐进士出身。高宗建炎三年以秘阁修撰知台州。绍兴二年为尚书都官郎中兼权检正诸房公事、兼权给事中,又以秘书少监为起居舍人,旋求补外,充右文殿修撰知衢州。官至金紫光禄大夫致仕,赐号龙亭居士。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毛奎,字子文,一作文通,号澹然居士,富川(今广西钟山)人。理宗淳祐间知吉阳军。任满去,至南山铺,不知所终,后人于铺前山中立祠记之。事见明正德《琼台志》卷六。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七九九一
毛奎,字子文,一字文通,贺州富川(今广西钟山)人。淳祐间知吉阳军,能文章,通术数,知地理。后任满去,至南山铺,不知所终,后人立祠祀之。见正德《琼台志》卷三三。
赵士跂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宗室。赵士隆弟。钦宗靖康末为右监门卫大将军、吉州团练使。金人驱宗室北行,士跂中途得脱。居邢州,结土豪欲举事。事泄,为金人所杀。谥忠果。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6—1167 【介绍】: 宋江宁溧阳人,字元英。高宗建炎二年进士。历大理司直、晋安郡王府教授。累迁刑部侍郎、中书舍人。出知常州,奉祠归。孝宗即位,以旧学召对便殿,为中书舍人,迁给事中,以龙图阁直学士奉祠致仕。
全宋文·卷四一九六
钱周材(一○九六——一一六七),字元英,江宁府溧阳(今江苏溧阳)人。建炎二年进士。绍兴中累迁大理司直,秘书省校书郎兼普安郡王府教授,著作郎,起居舍人,权刑部侍郎。十七年,除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兼侍讲,出知常州。奉祠归。孝宗隆兴初为中书舍人,除给事中、兼直学士院。丁母忧,以龙图阁直学士奉祠告老。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二。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四、一五三、一五四、一五六、一六三、一六五、一七三,《翰苑群书》卷一一,《景定建康志》卷四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宣州泾县人,字仲实。国子生。逢兵事起,以军功补官。钦宗靖康初使金,与争论疆圉,不屈被囚。后释归,以武翼郎致仕。
全宋诗
鲍若虚,字仲实,号随缘处士,泾县(今属安徽)人。钦宗靖康间以武翼郎致仕。事见清嘉庆《泾县志》卷一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7—1167 【介绍】: 宋舒州怀宁人,字新仲,号灊山居士、省事老人。徽宗政和八年进士。调溧水簿。高宗时,历秘书少监、中书舍人,预修《徽宗实录》。以不附秦桧,谪居韶州,倡明理学。桧死,起为秘阁修撰,历知严州及宁国、平江等州府,官至敷文阁待制。有《灊山集》、《猗觉寮杂记》。
全宋诗
朱翌(一○九七~一一六七),字新仲,自号灊山道人、省事老人,舒州怀宁(今安徽潜山)人,晚年定居鄞县。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赐同上舍出身。历溧水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秘书省正字,实录院检讨官试秘书少监,试起居舍人(《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一二二、一三七、一三八),高宗绍兴十一年(一一四一),擢中书舍人兼实录院修撰(同上书卷一四一),寻以言事忤秦桧,责韶州居住(同上书卷一四二)。二十五年,起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同上书卷一七○、一八○、一八五)。孝宗乾道三年卒。有《灊山文集》四十卷(《宋史·艺文志》作集四十五卷,诗三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三卷。另有《猗觉寮杂记》二卷行于世。事见《宝庆四明志》卷八、《延祐四明志》卷四。 朱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灊山集》为底本,校以《知不足斋丛书》本(简称知不足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四卷。
全宋文·卷四一四九
朱翌(一○九七——一一六七),字新仲,自号灊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怀宁(今安徽潜山)人,载上子。政和八年赐同上舍出身。绍兴六年,为敕令所删定官。八年,除正字;九年,迁校书郎。十年,守祠部员外郎,历秘书少监、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兼实录院修撰。十一年,以忤权臣,责授左承事郎、将作少监,分司西京,韶州居住。二十五年,起复左承议郎,充秘阁修撰,后历知宣州、平江府。三十年,复敷文阁待制。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著有文集四十五卷、《五制集》一卷、诗集三卷(存)、《猗觉寮杂记》一卷(存)。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六之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一二二、一三二、一三五、一三七、一三八、一四一、一七○、一八四、一八五,《宝庆四明志》卷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7—1169 【介绍】: 杨一作扬。宋临江清江人,字补之。一说名补之,字无咎。自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紫阳居士。寓居洪州南昌。高宗朝累征不起。绘画擅墨梅,变水墨点瓣为白描圈线,显梅之清疏淡雅。水墨人物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风格婉丽。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7—1171 【介绍】: 宋临江军清江人,字补之,一作名补之,字无咎,号逃禅老人,又号清夷长者。善书画,所画水墨人物学李伯时,尤善作墨梅。亦工词,有《逃禅词》。高宗时,以不直秦桧所为,累征不起。
全宋诗
扬无咎(一○九七~一一七一),字补之,号逃禅老人,又号清夷长者,清江(今江西樟树西南)人。晚寓南昌。高宗朝累徵不起。善画梅,有透梅肝胆入梅心之誉。孝宗乾道七年卒,年七十五(《全宋词》册二)。有《逃禅词》一卷传世。事见《皇宋书录》卷下、《图绘宝鉴》卷四、《书史会要》卷六。
词学图录
杨无咎(1097-1171) 字补之,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自称为草玄(扬雄)后裔,故其书姓从"扌"不从"木"。清江(今属江西)人。耻于依附秦桧,屡被徵召而不就。向子諲晚年居新淦(今江西新干)芗林,二人常诗酒唱和。精书画,所作墨梅深受珍视,传世作品有乾道元年(1165)作《四梅图》卷及《雪梅图》卷,《雪梅图》卷首有扬补之自用印三方,卷末有海野老农曾觌题诗并识。有《逃禅词》,收入《宋六十名家词》。
全宋文·卷四一四九
杨补之(一○九七——一一七一),字无咎,号逃禅老人,又号清夷长者,洪州南昌(今江西南昌)人。以诗荐于朝,试礼部不偶,不复事举子业。高宗朝以不直秦桧,累徵不起。工书画,字得欧虞笔法,善作墨梅,进于皇帝,上笑曰「村梅也」,因自名「村梅」。有词集《逃禅词》。见《图绘宝鉴》卷四,隆庆《临江府志》卷一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化军仙游人,字约之,自号百衲居士,别号无为子。蔡京季子,蔡翛弟。徽宗宣和六年,任龙图阁直学士兼侍读。父蔡京复相,年老不能视事,政事悉决于像。凡京所判,皆绦为之,且代京入奏,由是窃弄权柄、恣为奸利,多引其宾客置要官。未几被劾,夺侍读,毁赐出身敕。钦宗靖康元年,流贬白州。高宗绍兴末尚在谪所。有《西清诗话》、《铁围山丛谈》。
全宋诗
蔡绦,字约之,号百衲居士(《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三),仙游(今属福建)人。京次子。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京再起领三省,年老不能事事,奏判皆绦为之。七年,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六),未几勒停(同上书职官六九之一七)。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流邵州(同上书职官六九之二四),徙白州。高宗绍兴末尚存世(《四库全书总目·铁围山丛谈》)。有《西清诗话》(又名《金玉诗话》)三卷,今存残本一卷。《铁围山丛谈》六卷,今存。事见《宋史》卷四七二《蔡京传》。
全宋文·卷四○八九
蔡绦,字约之,自号百衲居士,别号无为子,兴化军仙游(今福建仙游)人,京季子。二十许岁即入馆为侍从。政和中,官至徽猷阁待制。八年,坐不受道箓等事勒停。后复职。宣和五年,又以崇尚元祐之学,著《西清诗话》,多引苏轼、黄庭坚,为言者论列,再勒停。六年,父京第四度为相,绦复为龙图阁学士兼侍读。京目昏眊,诸事悉决于绦,由是恣为奸利,窃弄威柄,宰臣白时中等惟奉行文书而已。既不能堪,兄攸亦攻之,七年四月,落职。靖康元年京败后,谪邵州安置,寻移白州(治今广东博北)。著有《国史后补》五卷、《北征纪实》二卷、《铁围山丛谈》六卷(存)、《西清诗话》三卷(存)。见《宋史》卷四七二《蔡京传》,《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九之一三、一七、二四、二六,《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三一,《直斋书录解题》卷五。
赵士珸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靖康二年建炎元年(1127)任洺州防御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7—1165 【介绍】: 宋信州弋阳人,字长卿。徽宗宣和三年进士。高宗绍兴中累除参知政事,拜右相,迁左相。三十一年,金兵至庐州,朝臣遣家预避,独康伯迎眷属入浙,并奏请高宗亲征。虞允文寻大败金兵于采石。孝宗即位,兼枢密使,以病请去位。次年金兵复南犯,再任左相兼枢密使。卒谥文恭,后改谥文正。
全宋诗
陈康伯(一○九七~一一六五),字长卿,弋阳(今属江西)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授长洲主簿。高宗建炎末召为敕令所删定官,通判衢州。绍兴五年(一一三五),除太常博士。八年,为枢密院计议官。十三年,迁军器监。出知泉、汉州。二十七年,权吏部尚书,寻拜参知政事。二十九年,拜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孝宗即位,兼枢密使。乾道元年卒,年六十九,赠太师,谥文恭,后改谥文正。有《陈文正公文集》三十卷。事见本集卷七刘珙《陈鲁国文恭公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四有传。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四一四二
陈康伯(一○九七——一一六五),字长卿,信州弋阳(今江西弋阳)人。宣和三年登上舍第。累迁太学正。建炎中通判衢州。绍兴中,为户部、司勋郎中,知泉州,三奉祠,垂十年。秦桧死,除吏部侍郎,兼礼、户、刑部,迁吏部尚书。二十八年九月,除参知政事。二十九年九月,为右仆射。三十一年三月,进左仆射。金人败盟南侵,康伯主战。孝宗即位,命兼枢密使。隆兴改元,乞退,出判信州,进封福国公,又判绍兴府。二年十一月,再拜左仆射兼枢密使,进封鲁国公。乾道元年卒,年六十九,谥文恭,庆元中改谥文正。著有《葛溪集》三十卷。见《宋史》卷三八四本传、《宋史·艺文志》。
高士曈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五○五
高士曈(一作瞳),英宗宣仁高皇后近亲。宣和三年权淮南东西路提点刑狱公事,建炎元年提点两浙刑狱,二年以明州观察使提点江南东路刑狱。绍兴三年为保宁军承宣使,差权管客省四方馆閤门公事。官至亲卫大夫。见《宋会要辑稿》兵一二之二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一八、六四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8—1170 【介绍】: 宋严州寿昌人,字审言。高宗建炎二年进士。历饶州教授、知江宁县、通判江州。以忤秦桧意,罢去。桧死,擢殿中侍御史。时知枢密院事汤鹏举效桧所为,广置党羽,义问累章劾罢之。迁吏部侍郎,拜同知枢密院事。金主完颜亮南侵,奉命督师抵御,因不习军旅,措置多失当,罢提举宫观。复为言者所论,谪饶州。卒谥恭简。
全宋文·卷四一五一
叶义问(一○九八——一一七○),字审言,严州寿昌(今浙江建德)人。建炎二年进士。为临安府司理参军、饶州教授、知江宁县,通判江州。行太常博士、直秘阁,为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擢殿中侍御史,累上章劾汤鹏举。迁吏部侍郎,兼史馆修撰,寻兼侍读,拜同知枢密院事,不习军事,请罢。隆兴初被劾,谪饶州。乾道六年卒,年七十三,谥恭简。见《宋史》卷三八四《叶义问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八、一七九,《景定严州续志》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