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577,分306页显示  上一页  172  173  174  175  176  178  179  180  181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张麒(国祥 静鉴居士 )
刘永之(仲修 山阴道士 )
钱惟善(思复 曲江居士 世称 三高士墓 )
余诠(士平 )
曹志(伯康 拱和居士 )
释士璋(原璞 )
孔希学(士行 衍圣公 )
蔡士实(文光 )
钟勖(士懋 )
牛谅(士良 )
唐之淳( 愚士、之淳 )
许继(士修 观乐生 )
高柄( 廷礼 彦恢 漫士 )
邢沂(师鲁 双岩处士 )
张绅(仲绅、士行 别称 云门山樵、云门遗老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7—1381 【介绍】: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国祥,号静鉴居士。洪武初推选为粮长,主粟漕京师,官无负逋,民不劳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临江清江人,字仲修,号山阴道士。少随父宦游,治《春秋》学,工诗文,善书法。日与杨伯谦、彭声之辈讲论风雅,当世翕然宗之。明洪武初征至金陵,以重听辞归。有《山阴集》。
元诗选
永之,字仲修,清江人。父应奇,知归州。永之少随父宦游,治春秋学,能文词,家富于赀。至正间,四方兵起,日与郡士杨伯谦、彭声之、梁孟敬辈讲论风雅,当世翕然宗之。洪武初,徵至金陵。宋学士濂称其词翰双绝,赠诗有「多少荐绅求识面,江南文价为君低」之句。永之竟以重听辞归。嗣子奉获罪县官,籍其家,奉既死,永之亦徙东莱,至桃源病卒。仲修好书甚笃,篆楷行草皆有法,因自号「山阴道士」。所著诗文曰《山阴集》。门人新喻章哲子愚、何光彦谦编辑,得若干篇,孟敬为之序,谓其遣词发咏,追金琢璧,钜篇短章,矩度悉合。亦元人诗之清丽古雅者也。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仲修,清江人。明初被徵辞归有山阴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钱塘人,字思复,号曲江居士。顺帝至正元年,省试《罗刹江赋》,时锁院三千人,独惟善据枚乘《七发》,辨钱塘江为曲江,由是得名。官副提举。张士诚据吴,弃官。既殁,与杨维桢、陆居仁同葬干山,人称三高士墓。有《江月松风集
元诗选
惟善,字思复,钱塘人。领至正辛巳乡荐,官至副提举。张氏据吴,退隐吴江之筒川,又移居华亭,明洪武初卒。思复长于毛氏诗学,强记而多才。乡试时,以《罗刹江赋》命题,锁院三千人,不知罗刹江之为曲江也。思复引枚乘《七发》为据,其首句云:「惟罗刹之巨江兮,实发源于太末。」大为主司所称,由是知名。号「曲江居士」,又自号「心白道人」。所著《江月松风集》,陈众仲为之序,谓当壮盛之年,未尝有纷华之悦。观其为诗,妥适清茜,娓娓乎有唐人之流风焉。思复与杨廉夫倡和有句云:「笠泽水寒鱼尾赤,洞庭霜落树头红。」又云:「汉史丁公那及齿,陶诗甲子不书元。」盖有感而言之也。(钱思复《江月松风集》十二卷,焦澹园《经籍志》不载,钱牧斋《列朝诗集》录思复诗九首,得之赖良《大雅集》所载者而已。练川陆子垂家藏思复手书诗集,后归于秀州曹倦圃,友人金亦陶钞得之,合之甫里许氏所藏,与陆氏原本无异。倦圃云:余家藏元人真迹有思复诗,乃知《江月松风集》尚多遗佚。思复以书名卷册流传人间者,随见当补入也。
槜李诗系·卷三十八
字思复,松江人。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思复,钱唐人。领至正辛巳乡荐官至副提举自号曲江居士又称心白道人有江月松风集十二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江西丰城人,字士平。元顺帝至正间为江浙儒学副提举。明洪武初以明经老成被荐,召入京师,赐坐顾问,翌日命为文华殿大学士,以年逾七十固辞。侨居昆山。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浙江金华人,字伯康,号拱和居士。元至正末,遭乱隐居。洪武中,以遗逸荐,不起,终于家。有《拱和诗集》。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解义篇
士璋。字原璞。海宁王氏子。伏犀贯顶。目光外射。自幼即决去荤膻弗御。即御辄呕逆不能胜。日取天竺典习读之。识者曰。此释子种也。十九始除须发。寻禀持犯之说于某师。时我庵法师。自四明延庆。迁主武林上天竺。令誉隆洽。师将担簦趋之。感异梦。师以为得法徵。心自喜。及见我庵。如旧相识。凡天台大小部书。以次环授之。师志虑专一。饥则亲釜鬵。以事烹饪。一饱而止。寒暑昼夜。若不知也。我庵之三吴。俾师迁丈室之西。以便饮食。逮迁。见白烟一抹起其寝所。则自㸑犹故也。我庵。阴鉴其勤。以远大期之。我庵之门人。曰天心莹素。高亢不服人。亦歆师之行约。共灯火。磨切诘难。极于毫丝。馀子皆望风而畏。称为双璧。元至正十三年。江南行宣政院。命主州之栖真寺。栖真与南天竺演福邻。古称教海。而大用才公。绝宗继公。二大长者。皆在焉。师犹以学之未足。时往叩其所未至。凡部味教观之奥。偏圆本迹之微。畴昔有疑而未彻者。二老无不条分缕析以喻之。师弹指叹曰。佛法教藏。渺如烟海。固非独善偏长所能究也。移主旌德教寺。法化大行。洪武初。以集庆虚席请师。唱扬接引。如旌德时。有过无弗及焉。未几示寂。师所著书。多未脱稿。诗文有别录数卷。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三
释士璋,字原璞,海宁王氏子也。生有异骨,直贯额顶,目炯炯黑如点漆。幼勿茹膻,父母或阴试之,辄呕不止。喜读佛书,邻有寺僧,请其父曰:“此释氏种也,盍乞师我。”父怒曰:“吾儿如芬陀花,非若伦也。”遂舍入传法寺受五戒。时翰林侍制柳贯尝憩寺舍,赏其聪慧,乃授以经史,亲为敷绎奥义,璋闻,迎刃即解。年十九,薙发为大僧,我庵无法师主上天竺,璋将担簦趋侍,忽梦游宝所,有大菩萨教其胡跪作礼,口宣忏文,觉而思之,乃《普贤净行品》偈文。及见我庵,果刮目相视。凡天台教观一家章义,以次授之。而志虑专一,力学无怠,至忘寝食。我庵阴鉴其勤,常以远大期之。时有天心莹,素具高志,亢不下人,世称“义虎”,独羡其能,约共灯火,日与磨切诘难,极于毫芒,众曰“双璧”。久之,我庵化去,东溟日公补其席,陶冶学者,选璋为开科,领忏摩事。元至正十三年,受命住持栖真,而地与南竺、演福二刹相邻。时有大用才、绝宗继二老居之,璋自视欿然,以为未足,日往扣焉,凡教观之奥,偏圆本迹之微,无不条析。尝太息曰:“佛法教藏,渺如烟海,固非独善所能究尽,使自画而不进,其能免于孤陋乎?”二十年,移主旌德。元季天下大乱,兵戈扰攘,人咸计自藏,璋独专心寺事,不以世难,自易厥志。其彰善瘅恶,风彩为之改观,日纳净众,讲演经疏,时无虚晷。至明洪武,集庆虚席,郡守李公请就提唱教乘。未几,中书被旨,俾浙之东西五府名刹住持咸集京师,共擘天界,立善世院,以统僧众,同监董其役,诸方耆德皆莫知所为,璋独出方略,具有条叙,时十万之众咸仿法之。是年六月既望,预知时至,召弟子嘱以后事,至十七日安然坐蜕,寿四十六,腊二十八。阇维,其弟子圆觉一印、升元克勤等函其骨,建塔于龙井辩才法师塔南。璋器局潇洒,论议慷慨,据直道而不徇流俗,每惩诸刹之树徒植党者,皆为怨府,璋乃自誓不薙蓄弟子,学者渴欲依附,必励言拒之,不妄录一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81 【介绍】: 明曲阜人,字士行。孔子五十六代孙,孔克坚子。元至正十五年,以父被征入朝,袭封衍圣公。明太祖洪武元年入朝,仍受命袭封衍圣公。好读书,善隶法。大乱之后,修举庙貌服物,尽还旧观。
蔡士实 朝代:明初

人物简介

维基
蔡士实,字文光,福建福清县(今属福州市)人。明初官员。洪武四年(1371年)辛亥,明朝首开会试,蔡士实考中吴伯宗榜三甲进士。官河南遂平县县丞。
钟勖 朝代:明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83 【介绍】: 明浙江慈溪人,字士懋。举明经。为番禺知县,有惠政。官至兵部左侍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初山东东平人,寓居吴兴,字士良。洪武元年举秀才。为翰林典簿,奉使安南。六年,累迁至礼部尚书,参预制定明代礼仪制度。后以不称职罢。有《尚友斋集》。
槜李诗系·卷六
谅字士良,山东东平州人。元末寓居嘉兴,与鲍恂、张翼诸名士友善,学者多从之游,自颜其堂曰尚友。徐一夔为记。明兴,应诏除翰林院典簿,同学士张以宁使安南,御制歌诗赐之。历升礼部尚书。尝与唐肃有丁未九月联句诗,著述甚多,盖明初才士也。
明诗纪事·甲签·卷四
谅字士良,东平人。洪武初,举秀才,为翰林典簿。出使安南还,擢工部员外郎,进本部侍郎,拜礼部尚书,寻降主事,复擢为本部尚书。有《尚友斋集》。 田按:士良与张志道奉使安南。志道卒,士良枕上成句云:「出使艰虞万里同,归期日日待秋风。宁知永诀蛮江上,才得相逢客梦中。岸帻尚看头似雪,掀髯犹觉气如虹。起来抆泪凭阑久,落月啼将绕殡宫。」诗颇沈痛,足增友谊之厚。士良名附见郑端简《吾学编陶凯传》中,传称凯姿性过人,才高举博,识见卓远,为文千言汩汩不见有艰难意。初游吴、楚支多激慨,中更乱离,去居深山中,授经养亲,文多隐约。明兴,应聘而起,凡稽古礼文事,多公论定,又兼领翰林院事。诏令封册歌颂碑碣,时时命公,文章遂盛传于世。明诗统误以此数语属之士良。宋弼《山左明诗抄》遂沿其讹。余阅《吾学编》,详考文意,特为辨正,附见于此。士良在明初亦山左一作家,惜集不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50—1401 【介绍】: 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明诗纪事·乙签·卷二
愚士名之淳,以字行,绍兴山阴人,应奉肃之子。建文初,用荐为翰林侍读。有《萍居稿》。 (《逊志斋集》:愚土长身巨鼻,博闻多识,练达世故。为文蔚赡有俊气,长于诗而善笔劄,每一篇出,人多传道之。曹国李公好士,待以宾友礼,征行四方皆与俱,历燕、蓟,秦、周,过前代废都旧邑、名贤杰士之遗迹,援笔有赋,词旨超绝,必惊压一时。 田按:方希直称愚士《萍居稿》数十卷,今《四库》著录仅二卷,附《会稽怀古诗》一卷,不过十之一二耳。愚士名父之子,诗才闳肆,不愧乃父。愚士领书局、修《类要》,在建文二年庚辰十月十二日,见周是修《刍荛集》。竹《诗话》云:「建文三年同事纂修,是年闰月即病死。」盖误会希直愚士墓志「天子即位之三载」一语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50—1386 【介绍】: 明浙江宁海人,字士修。刻意经学,尤善古诗,有魏晋风韵。安贫守道,自号观乐生。洪武中,以荐授台州训导。
明诗纪事·甲签·卷二十八
继字士修,宁海人。洪武中台州训导。有《观乐生集》。 《逊志斋集》:士修诗温厚和平,归乎至理;清雅俊洁,出乎天趣。程,邵之所存,陶、谢之所达,沛乎其两得之。 田按:士修侯城畏友,为之序其集,铭其墓。所作《观乐》九诗,宋景濂叹赏之,以为不愧古人。惜年三十七而卒,未见其止。集中五言,趋步陶、谢,胸次既高,非徒摹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50—1423 【介绍】: 明福建长乐人,更名廷礼,字彦恢,号漫士。永乐初,以布衣召入翰林,为待诏,升典籍。博学能文,尤长于诗,为闽中十才子之一。又工书画,时称三绝。书得汉隶笔法,画源于米芾父子。有《唐诗品汇》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彦恢,更名廷礼,长乐人。永乐初,自布衣召入翰林为待诏,升典籍。有木天清气、啸台二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婺州金华人。从范祖干游,以词翰知名。
明诗纪事·甲签·卷三十
沂字师鲁,金华人。 田按:沂一号双岩处士。洪武初应诏,辞归。杨东里称其诗「思清气完,如岁寒松柏,挺然苍翠可玩」。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东济南人,字仲绅,一字士行,自称云门山樵,亦称云门遗老。洪武时累官浙江布政。慷慨激烈,词辩纵横,终日喋喋不休。善画墨竹,能作大小篆,诗文不经意而自成一家。有《法书通释》。
明诗纪事·甲签·卷十八
绅字仲绅,一字士行,登州人。洪武十五年以荐授鄂县教谕,寻召为右佥都御史,终浙江布政使。 (《听雨楼诸贤记》:张绅字仲绅,济南人。慷慨激烈,不琐琐于世事。作为诗文,虽不经意,而自成一家。能议论,终日亹不休,盖北方豪杰之士。为本朝浙江布政。 《书史会要》:张绅字士行,山东人。负才略,谈辩纵横,能作篆书。卞永誉《式古堂书史》:张绅善篆书,亦善写墨竹。 田按:《列朝诗集》,《诗综》均以仲绅为济南人,盖据王达善《听雨楼诸贤记》也。考《实录》十五年,耆儒鲍恂等四人被徵至京。先是礼部主事刘庸举鲍恂、馀诠、张绅、张长年皆明经老儒,达于治体,可备顾问,遣使驿召之。恂、诠,长年先至,命为文华殿大学士,以老疾辞,放归。绅后至,授陕西鄂县教谕。绅登州人,以学行称。《明史》、《四库总目》均以绅为登州人,今据此改正。明初山东以诗文名家者,仲绅、牛士良外,指不多屈。宋弼辑山左明诗,洪武间寥寥数人。当时岂无作者?无好事者表章之耳。仲绅兼善书画,高季迪题《张云门画竹诗》云:「临池书罢《换鹅文》,馀墨犹堪写此君。一段湘娥庙前意,淋漓秋雨共秋云。」朱竹云:「仲绅精于赏鉴,自称云门山樵、云门遗老。」此外尚有山门老樵、云山人,皆仲绅别号,亦书画家所当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