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577,分306页显示  上一页  91  92  93  94  95  97  98  99  100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裴士淹( 绛郡公 )
高力士女
裴谓(士明 )
孟彦深(士源 )
徐佐卿(别称 青城山道士 )
秦系(公绪 东海钓客、南安居士 行第 十四 )
严士元
陈皆(士素 )
郎士元(君胄 行第 四 )
程序(古伦、士伦 )
施士丐
李深(士逵 )
阎士和(别称 严伯均 伯均 )
李伯康(士丰 )
陆士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河东闻喜人。玄宗时,累官司勋郎中。天宝十四载,任给事中,巡抚河南、河北、淮南诸道。安史乱起,随玄宗奔蜀,充翰林学士、知制诰。擢礼部侍郎,历典肃宗至德二载、乾元元年贡举。代宗永泰二年,以检校礼部尚书充仪礼使。大历初,正拜尚书,封绛郡公。五年,坐鱼朝恩党,贬饶州刺史。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郡望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玄宗开元末、天宝初,历仕司封员外郎、司勋郎中。十四载(755)任给事中,巡抚河南、河北、淮南诸道。安史乱起,随玄宗幸蜀,充翰林学士、知制诰,擢礼部侍郎,典肃宗至德二载(757)、乾元元年(758)贡举。代宗永泰二年(766)任检校礼部尚书,八月充仪礼使。大历初,正拜礼部尚书,封绛郡公,五年(770)坐鱼朝恩党,贬饶州刺史。事迹散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一上》、《酉阳杂俎》卷一九、《唐语林》卷八。《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
全唐诗补逸
裴士淹,开元间尝为司封员外郎,转司勋郎中(据《郎官石柱题名》)。补诗一首。
全唐文·卷四百九
士淹。开元时官侍御史。再迁司勋郎中。代宗朝礼部尚书礼仪使。坐善鱼朝恩贬官。
高力士女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高州良德人。玄宗天宝末安史之乱,李适(德宗)母沈氏失所在。及即位,遣使者分行天下,物色咨访。高力士女颇能言禁中事,女官李真一尝从沈氏游,见高年状差相似,疑而问之,含糊不坚。时宫中无识沈氏者,于是迎还上阳宫。帝喜,力士子知非是,具言其情,诏贷之。
裴谓 朝代: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20—794 字士明,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礼部尚书裴宽子。少举明经。肃宗至德二载(757)官襄邓营田判官。史思明再陷洛阳后,授伪官。因全活宗室数百人,乱平后除太子中允。代宗时,历任虔、饶、庐、亳四州刺史。德宗建中初,贬阆州司马。贞元三年(787)拜吏部侍郎,后曾任兵部侍郎、河南尹。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字士源。玄宗天宝二年登进士第。天宝末任武昌令,与元结有诗酬答。代宗永泰初,曾与孟云卿等客游吴地。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士源,玄宗天宝二年(743)进士及第。天宝末任武昌令,与元结相识,以诗相酬答。元结作《退谷铭》、《杯湖铭》,赞彦深为“无情干进”、“不为人厌”之客。代宗永泰初与孟云卿、焦遂客游吴地,与陶岘相识。生平事迹散见袁郊《甘泽谣》、《唐诗纪事》卷二四、范成大《吴郡志》卷二二。《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自称青城山道士。往来于益州城西道观中,精粹高古,道众倾仰。据传,一日自外归,称出游为飞矢所中,乃挂箭于壁,并记岁月,言后年箭主至此,即讨还之。后玄宗幸蜀游观,识其箭,乃天宝十三年重九日,于沙苑亲射一鹤,带箭而飞者,因收其箭而宝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越州会稽人,字公绪。玄宗天宝末避乱剡溪,自称东海钓客。后结庐于泉州南安九日山,号南安居士。注《老子》,弥年不出。与刘长卿、韦应物友善,以诗相赠答。后东渡秣陵。年八十余卒。有诗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20?—800? 字公绪,号东海钓客,排行十四,越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玄宗天宝中赴京应试未第,天宝末避乱归越,隐居剡山。德宗建中元年(780)隐泉州九日山,三、四年间归隐越州。贞元七年(791)徐泗节度张建封征为从事,检校校书郎。十六年返居润州茅山,未几卒。生平事迹见《新唐书》本传、宋高似孙《剡录》卷三本传、《唐诗纪事》卷二八、宋李昭𤣱《跋秦系诗》、宋刘克庄《跋秦系诗》。近人赵昌平有《秦系年表》(附《秦系考》)。系工诗,以五言著称。韦应物赠诗云:“五言今日为君休”。(《答秦十四校书》)与刘长卿唱酬甚密,二人唱和诗曾编成《秦征君校书与刘随州唱和集》,权德舆为之序曰:“彼汉东守(刘长卿)尝自以为五言长城,而公绪用偏伍奇师,攻坚击众,虽老益壮,未尝顿锋。”《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收诗1首。
唐诗汇评
秦系(约725-约805),字公绪,越州会猜(今浙江绍兴)人。天宝末举进士不第。至德中隐居剡溪。大历五年,薛嵩辟为右卫率府仓曹参军,辞不就。大历末,因与妻谢氏离异获谤,迁居泉州南安,结庐九日山,穴石为砚,注《老子》,弥年不出。刺史薛播往见之,岁时致牛酒。建中末,返会稽。贞元七年,徐州节度使张建封荐,就加校书郎。晚年隐居茅山,年八十余年。与刘长卿、韦应物、戴叔伦、皎然等友善,唱和甚多。有《秦系诗》一卷。《全唐诗》编诗一卷。

作品评论

权德舆《秦征君校书与刘随州唱和集序》
(刘长卿)尝自以为“五言长城”,而公绪用偏伍奇师,攻坚击众,虽老益壮,未尝顿锋。词或约而旨深,类乍近而致远,若珩佩之清越相激,类组绣之元黄相发,奇采逸响,争为前驱。
李昭圮《跋秦系诗》
系辞意清远,讽而不怨,有古诗人之风。一时与游者钱起、韦应物、刘长卿、鲍防、耿湋,皆知名士,独权德舆深爱之,非所谓大音希声、大味必淡者欤?
后村诗话
韦苏州与系诗:“莫道谢公方在郡,五言今日为君休。”韦公五言独步一世,而怜才下士如此。
《唐诗品》
隐君夙慕林丘,早怀旷度,但气过其文,遂乏华秀,外无清庙明堂之奏,内无逍遥御风之景,寥寥自得,亦可谓跨俗之致而已。至如“流水闲过院,春风与闭门”,又“门前山色能深浅,壁上河光自动摇”,山人景象模榻殆尽。
《唐诗别裁》
刘长卿自谓“五言长城”,系欲以偏师攻之。然诗格近幽涩,未之许也。
《大历诗略》
公绪人品高,诗品中中,而权载之谓文房“五言长城”,秦以偏师攻之,其亦别有意在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8—792 【介绍】: 唐华州华阴人。严损之子。玄宗天宝中,自门子为宏文生。肃宗至德间,调江陵府参军。累迁大理司直。代宗大历初,自殿中侍御史,迁虞部员外郎。历河南令、刑部郎中,迁国子司业。德宗建中间,坐事贬潮州司户。贞元初,历连州、郴州刺史。入朝,复拜国子司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30—802 【介绍】: 唐许州颍川人,字士素。玄宗天宝中历左监门兵曹、太子通事舍人。肃宗乾元中、居汉南,为襄阳节帅来瑱、梁崇义从事,累迁殿中侍御史、节度判官。拜均州刺史,历施、叙二州刺史。德宗贞元十四年,迁台州刺史。卒官。有《道德经注》、《黄庭内景经义》、《阳子》、《论语后传》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中山(今河北定州市)人,字君胄。玄宗天宝十五载进士。代宗宝应初,诏试中书,补渭南尉。历左拾遗,出为郢州刺史。工诗,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与钱起齐名,并称“钱郎”。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80? 字君胄,排行四。中山(今河北定州)人。玄宗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避安史之乱,羁滞江南。代宗宝应元年(762)九月授渭南尉,大历元年(766)前后擢为拾遗,四年前后迁员外郎,复转郎中,德宗建中初(780)出为郢州刺史,并持节治军,卒于官。事迹见《极玄集》卷上、《新唐书·艺文志四》、《唐才子传》卷三。今人刘初棠有《郎士元考》。士元工诗,与钱起齐名,时称“前有沈、宋,后有钱、郎”。达官贵人出使作牧而无二人诗祖饯者,时论鄙之。其诗多为送别应酬之作,擅长五律,工于发端,风格闲雅,时人以为近于谢灵运。《盩厔县郑𥐟宅送钱大》、《送李将军赴定州》、《宿杜判官江楼》等为集中佳作,“去鸟不知倦,远帆生暮愁”(《题刘相公三湘图》)、“河源飞鸟外,雪岭大荒西”(《送杨中丞和蕃》)等亦堪称佳句。其七律亦多可诵,如《赠韦司直》、《春宴王补阙城东别业》诸诗均雅洁纯熟。江邻几《嘉祐杂志》、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钞》卷一八均将士元列为“大历十才子”之一,而据《极玄集》卷上、《新唐书·文艺传下》,士元不在其列。《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其诗1卷。《全唐诗》存诗70余首,编为1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5首,断句若干。
唐诗汇评
郎士元,生年年不详,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州)人。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宝应元年,选畿县官,诏试中书,补渭南尉。代宗时,登朝为左拾遗。大历末,自员外郎出为郢州刺史。士元工诗,与饯起齐名,时人谓“前有沈、宋,后有钱、郎”。朝官出使作牧,如无二人诗祖饯,时论鄙之。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以士元为下卷之首,谓其诗较钱起“稍更闲雅,近于康乐”。有《郎士元诗》一卷。《全唐诗》编诗一卷。

作品评论

中兴间气集
员外,河岳英奇,人伦秀异,自家形国,遂拥大名。右丞以往,与钱更长。自丞相以下,更出作牧,二公无诗祖饯,时论鄙之。两君体调,大抵欲同。就中,郎公稍更闲雅,近于康乐。如“荒城背流水,远雁入寒云”、“去鸟不知倦,远帆生暮愁”、又“萧条夜静边风吹,独倚营门向秋月”,可以齐衡古人,掩映时辈。又“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古谓谢朓工于发端,比之于今,有惭沮矣。
唐语林
郎士元诗句清绝,轻薄好为剧语。
对床夜语
李、杜之后,五言当学刘长卿、郎士元,下此则十才子。
《唐诗品》
员外诗天然秀颖,复谐音节,大率以兴致为先,而济以流美,虽篇章错杂,酬应层出,而语多闲雅,不落俗韵,其取重时流,不徒然尔。惜无大作以齐曩代高手,将非尺寸短长之恨耶!
唐音癸签
引刘辰翁语:士元诸诗,殊洗炼有味。虽自浓景,别有淡意。
《唐诗评选》
高仲武云:“郎公近于康乐。”既不知谢,亦不知郎。郎诗自从潘、陆来,变为七言,风旨固在。七岂之从谢出者,唯杜陵耳。一出笔有三留三折,他人不能尔,亦不尔也。
《载酒园诗话又编》
郎君胄诗,不能高岸,而有谈言微中之妙。刘须溪谓其“浓景中别有澹意”,余则谓其澹语中饶有腴味。如“乱流江渡浅,远色海山微”、“河来当塞曲,山远与沙平”、“荒城背流水,远雁入寒云”、“罢磬风枝动,悬灯雪屋明”,虽萧寂而不入寒苦。至若“月到上方诸品净,心持半偈万缘空”,读之真躁心欲消,妄心欲熄矣。
说诗晬语
高仲武以郎士元“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谓工于发端。然“暮蝉”、“落叶”,有两景乎?“不可听”、“岂堪闻”,有两意乎?此诗论未当处。
《大历诗略》
君胄诸诗,意境闲逸,大历高品,卢、韩、司空辈为稍逊之。
《秋窗随笔》
高仲武论郎士元诗云:“……古人谓谢肌工于发端,比之下今,有惭沮矣。”然“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君胄岂能到?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古伦,据安阳灵泉寺石刻拓本(见1986年第三期《文物》),应作士伦。广平(今河北鸡泽东南)人。代宗大历六年(771)与徐源、徐淮、徐泳同游相州,题咏唱和。事迹见武虚谷《安阳县金石录》。《全唐诗外编》存诗1首。
全唐诗补逸
程序字士伦,广平人。诗一首。(《全唐诗》无程序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吴人。通晓《毛诗》,兼善《左传》,以二经教授。代宗大历中由四门助教为博士,秩满当去,诸生乞留,凡十九年,卒于官。有《春秋传》。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代宗大历初任衢州刺史,与羊滔、李幼卿等游赏唱和,迁兵部郎中。馀无考。事迹散见常衮《授李深兵部郎中制》、《宝刻丛编》卷一三《唐游石桥序并诗》。《全唐诗》存诗4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洺州广平人,字伯均。阎伯屿从父弟,李嘉祐内弟。初受业于萧颖士。颖士卒,作《兰陵先生诔》、《萧夫子集论》,盛称其文章。代宗大历中,为江州判官,曾至湖州,与皎然等唱和联句。与女诗人李季兰亦甚密切。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伯均,广平(今河北鸡泽东南)人。代宗朝户部侍郎阎伯屿从父弟,李嘉祐内弟。大历中为江州判官,曾至湖州,与皎然等唱和。与女诗人李季兰关系密切。包何、李嘉祐等均有赠诗。初,士和受业于萧颖士,颖士卒,士和著《兰陵先生诔》、《萧夫子集论》,盛推其文章。事迹散见《元和姓纂》卷五、《新唐书·柳并传》及皎然等人诗。《全唐诗》存与皎然等联句4首,误作严伯均。
李伯康 朝代:中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3—805 【介绍】: 唐陇西成纪人,字士丰。初授阆州司仓,转下邦、福先、奉先三县尉,皆有能名。德宗建中间丁艰,后补长安尉,考绩称最。贞元九年,出佐鄜坊幕,守边颇与有功。十九年,拜郴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河南洛阳人。陆据子。代宗大历中,官嘉兴尉。预湖州刺史颜真卿修《韵海镜源》。又与真卿、皎然等联句唱和,结集为《吴兴集》。官终殿中侍御史。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代宗大历中任苏州嘉兴尉。八年(773)至十二年在湖州,预撰《韵海镜源》,并参预颜真卿、皎然等数十人之联唱,结集为《吴兴集》10卷。后官至殿中侍御史。事迹散见颜真卿《湖州乌程县杼山妙喜寺碑铭并序》及颜真卿等《登岘山观李左相石尊联句》等,《元和姓纂》卷一〇。《全唐诗》存联句7首,《全唐诗外编》补联句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