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77,分306页显示 上一页 93 94 95 96 97 99 100 101 102 下一页
清远居士
牛上士
王士平
石殷士
程休(字 士美 )
莲花生(别称 莲华生大士 )
裴腾(字 士举 )
贞元文士
邵士彦
陆士伦
陈寡言(字 大初 号 华林 )
韦建(行第 十七、九 字 正封、士经 )
顺应理贞两大士
高士安
其它辞典(续上)
林仙人(号 金门羽客 )清远居士
牛上士
王士平
石殷士
程休(字 士美 )
莲花生(别称 莲华生大士 )
裴腾(字 士举 )
贞元文士
邵士彦
陆士伦
陈寡言(字 大初 号 华林 )
韦建(行第 十七、九 字 正封、士经 )
顺应理贞两大士
高士安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姓名不详。《全唐诗外编》存诗1首,出自《舆地纪胜》卷一八八。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其祖本契丹怒皆部人,玄宗开元中入居蓟。王武俊子。以父勋补原王府咨议。德宗贞元中选尚义阳公主。宪宗元和中累迁至安州刺史。时公主纵恣不法,士平与之争忿,帝怒而幽公主于禁中,幽士平于私第。后出为安州刺史,坐与中贵交结,贬贺州司户。以功为左金吾卫大将军。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或作莲华生大士。传说释迦牟尼涅槃后八年,应其悬记,于夏历七月初十于西天竺达喇郭啸海五色莲花中化生成佛,故名。唐朝时(约八世纪后半期)应吐蕃赞普弃松德赞之聘,入今康藏地区,弘宣佛法,为藏传佛教中宁玛派(俗称红教)之奠基者。在藏期间,曾组织翻译佛经,宁玛派密部经典多由其主译。因只由本派内部传授,大多尚未收入《藏文大藏经》。弃松德赞死,嗣君幼,曾辅政十余年。及嗣君年长,传说有天马下降,乘之腾空示寂。一说不知所终。著述甚多,有《圣青衣金刚手修法广释》等。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人,字正封。博学工诗,与萧颖士、刘长卿游。玄宗时为河南令。官至秘书监。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士经,一字正封,排行九,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天宝中,为河南令(刘长卿《客舍赠别韦九建赴任河南韦十七造赴任郑县就便觐省》),后为太子詹事。贞元五年(789),以秘书监致仕。韦建“中明外纯”(李华《三贤论》)。生平事迹散见《元和姓纂》卷二、《唐会要》卷六七、《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四上》、《唐诗纪事》卷二四。建与萧颖士、刘长卿、高适等人交游,与萧颖士最为友善。《全唐诗》存诗2首。唐诗汇评
韦建,生卒年不详,字正封,一字士经,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天宝末官河南令,与萧颖士交厚。贞元初,官至太子詹事。五年,授秘书监致仕。《全唐诗》存诗二首。
人物简介
东国僧尼录·名僧
顺应 理贞 两大士。入中国求法还国。时新罗哀庄王。王后患发背。遣中使告之。师授以王色线。其便还报于王。王依言试之。患差。王感之。创立海印寺。 昔梁朝宝志公。临终以踏山记嘱门徒曰。吾没后有高丽二僧。求法而来。以此记付之。后果有顺应理贞两大士。入中国求法。志公门徒见之。以踏山记付之。并说临终时语。顺应闻而问法师葬处。而往寻之。云人有古今。法无前后。七日七夜入定请法。墓门自开。志公出为之说法。以衣钵传。又赙蟒皮鞋。仍嘱曰。汝国牛头山西。有法佛大兴处。汝等还国。可创立别裨补大伽蓝海印寺。言讫还入。二师还国。至牛头山。自东北踰岭而西。遇猎人问曰。汝等因猎遍阅此山。有可以创寺地否。猎人答曰。此去小下有一水泊处。多有铁瓦。宜往观之。二师到水泊处见之。甚叶其意。藉草而坐入定。顶门放光。紫气冲天。时新罗第三十九王哀庄大王。王后患发背。良医无效。王患之。遣使臣分往诸方。冀得硕德异僧。倘蒙扶救也。中使于路上望见紫气。疑其有异人。到山下披榛入洞。至数十里许。溪深峡束行不能前。徘徊久之。忽见一狐缘岩而去。中使心异之。随之而后。及见二师入定。光从顶门出。敬信礼拜。因请邀还王宫。二师不许。中使乃以王后发背之患告之。师授以五色线曰。宫前有何物。答曰。有梨树。师曰。持此线一头系于梨树。一头接于疮口。即无患。其使还报于王。王依言试之。梨枯患差。王感之敬之。使国人创立兹寺焉。时哀庄王三年壬午(并海印寺古藉)。 顺应赞曰。东护大师。南行童子。身一片云。志千里水。浮囊永思。舍筏归止。彼岸此岸。喻指非指。天业受禅。犹如觉贤。牛头垂祫。象𠕀掸玄。岩扄选胜。海岸提图。地崇洲渚。天授林泉。化城口谈。学薮心传。影侔秋月。感隔春烟。绽火中莲。 利贞赞曰。孤云独鹤。俪影岩壑。草创莲刹。混沌逢𣫫愿霈无碍。人天有托。二杰如生。九原可作。法正别座(并崔致远)。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