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壮士悲歌
 
壮士冲冠发
 
壮气惊寒水
 
寒风易水
  
击筑长歌
 
易水别
 
易水寒
  
易水萧萧
 
易水离魂
 
燕歌易酒
 
白祫易水
 
荆轲悲歌
 
衣冠此日霜
 
送客白衣冠
 
长号易水
 
相关人物
聂政
 
荆轲
 
燕丹


《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荆轲〉~2534~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伉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简释

燕丹客:喻勇士。唐骆宾王《送郑少府人辽共赋快客运从戎》:“不学燕丹客,空歌易水寒。”


例句

须知易水歌,至死无悔吝。 李咸用 猛虎行

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 李白 少年行二首

耻作易水别,临岐泪滂沱。 李白 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武安有振瓦,易水无寒歌。 李白 发白马

羞道易水寒,从令日贯虹。 李白 结客少年场行

歌酣易水动,鼓震丛台倾。 李白 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

荆卿一去后,壮士多摧残。长号易水上,为我扬波澜。 李白 赠友人三首

击筑向北燕,燕歌易水滨。 李白 鲁邵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

旧说泾关险,犹闻易水寒。 皎然 送韦秀才

如何易水上,未歌先泪垂。 贾岛 壮士吟

温辉凌爱日,壮气惊寒水。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白雪梁山曲,寒风易水歌。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客似秦川上,歌疑易水滨。 骆宾王 西行别东台详正学士

徒歌易水客,空老渭川人。 骆宾王 咏怀古意上裴侍郎

不学燕丹客,空歌易水寒。 骆宾王 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

心知报恩处,对酒歌易水。 鲍溶 壮士行

燕歌易水怨,剑舞蛟龙腥。 鲍溶 秋思三首

翻嫌易水上,细碎动离魂。 齐己 剑客

典故 
佽飞剑
 
佽飞勇
 
佽飞斗蛟
 
佽飞斩蛟
 
壮士斩蛟
 
新蛟剑
 
刺蛟
 
斩蛟剑

相关人物
佽非


《淮南子》卷十二〈道应训〉~43~
荆有佽非,得宝剑于干队。还反度江,至于中流,阳侯之波,两蛟挟绕其船。佽非谓枻船者曰:「尝有如此而得活者乎?」对曰:「未尝见也。」于是佽非瞑目教然,攘臂拔剑,曰:「武士可以仁义之礼说也,不可劫而夺也。此江中之腐肉朽骨,弃剑而已,余有奚爱焉!」赴江刺蛟,遂断其头,船中人尽活,风波毕除,荆爵为执圭。孔子闻之曰:「夫善载!腐肉朽骨弃剑者,佽非之谓乎!」故老子曰:「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焉。」

简释

佽飞勇:喻英勇。宋孔武仲《赋张芸叟蕃刀》:“烦公一效佽飞勇,为公推鼓倾金瓯。”


例句

烦公一效佽飞勇,为公椎鼓倾金瓯。 孔武仲 赋张芸叟蕃刀

今朝擎剑去,何日刺蛟回。 李贺 送秦光禄北征

徒闻斩蛟剑,无复爨犀船。 杜甫 覆舟二首

典故 
五丁力尽
 
五丁愁
 
五丁凿
 
五丁开
 
五丁开道
 
五丁开险
  
壮士死
  
金牛假道
 
开山力士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五十三〈扬雄·蜀王本纪〉~44~
天为蜀王生五丁力士,能徙蜀山。王无五丁,辄立大石,长三丈,重千钧,号曰石牛。千人不能动,万人不能移。蜀王据有巴蜀之地,本治广都樊乡,徙居成都。秦惠王遣张仪、司马错定蜀,因筑成都而县之。成都在赤里街,张若徙置少城内。始造府县寺舍,令与长安同制。秦惠王时,蜀王不降秦,秦亦无道出于蜀。蜀王从万馀人,东猎褒谷,卒见秦惠王。秦王以金一笥遗蜀王,蜀王报以礼物,礼物尽化为土。秦王大怒,臣下皆再拜,贺曰:「土者,地也,秦当得蜀矣。」。《秦惠王本纪》曰:秦惠王欲伐蜀,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大便金。牛下有养卒,以为此天牛也,能便金。蜀王以为然,即发卒千人,使五丁力士拖牛成道,致三枚于成都。秦道得通,石牛之力也。后遣丞相张仪等随石牛道伐蜀焉。武都人有善知,蜀王者将其妻女适蜀。居蜀之后,不习水土,欲归。蜀王心爱其女,留之,乃作〈伊鸣之声〉六曲以舞之。武都丈夫化为女子,颜色美好,盖山之精也。蜀王娶以为妻。不习水土,疾病欲归,蜀王留之。无几物故,蜀王发卒之武都担土,于成都郭中葬之。盖地三亩,高七丈,号曰武担以石作镜一枚表其墓,径一丈,高五尺。于是,秦王知蜀王好色,乃献美女五人于蜀王。蜀王爱之,遣五丁迎女。还至梓潼,见一大蛇入山穴中。一丁引其尾,不出。五丁共引蛇,山乃崩,压五丁。五丁踏地大呼,秦王五女及迎送者皆上山,化为石,蜀王登台,望之不来,因名五妇侯台。蜀王亲埋作冢,皆致万石,以志其墓。
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
开明位号曰丛帝。丛帝生卢帝。卢帝攻秦,至雍。生保子帝。保子帝攻青衣,雄张獠、僰。九世有开明帝,始立宗庙。以酒曰醴,乐曰荆。人尚赤。帝称王。时蜀有五丁力士,能移山,举万钧。每王薨,辄立大石,长三丈,重千钧,为墓志。今石笋是也。号曰笋里。未有谥列,但以五色为主。故其庙称青赤【黑】黄白黑帝也。开明王自梦廓移,乃徙治成都。
《太平广记》卷四百五十六〈蛇一·蜀五丁〉
周显王三十二年,蜀使使朝秦。秦惠王数以美女进蜀王,感之故朝。惠王知蜀王好色,许嫁五女于蜀。蜀遣五丁迎之,还到梓潼,见一蛇入穴中,一人揽其尾,拽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拔蛇,山崩,同时压杀五丁及秦五女,而山分为五岭,直上有平石。蜀王痛悼,(「悼」原作「复」,据明抄本改。)乃登之,因命曰「五女冢山」,于平石上为「望妇侯」。作「思妻台」。今其山或名「五丁冢」。
《水经注》卷二十七〈沔水上〉
来敏《本蜀论》云:「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道。秦使张仪、司马错寻路灭蜀,因曰石牛道。」

简释

五丁:喻指功勋卓著的功臣名将。唐张枯《读狄梁公传》:“五丁抉造化,一柱正乾坤。”

金牛:指蜀道。唐李商隐《井络》:“将来为报奸雄辈,莫向金牛访旧踪。”


例句

七圣心迷运方厄,五丁力尽路犹窄。 元稹 望云骓马歌

凛凛三伏寒,巉巉五丁迹。 岑参 入剑门作寄杜杨二郎中时二公并为杜元帅判官

五丁扶造化,一柱正乾坤。 张祐 读狄梁公传

千里烟霞锦水头,五丁开得也风流。 李山甫 蜀中寓怀

不用五丁士,如何九折通。 李峤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李白 蜀道难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 李隆基 幸蜀西至剑门

前驱二星去,开险五丁忙。 杜牧 奉和门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领相印出镇全蜀诗十八韵

即事壮重险,论功超五丁。 杜甫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

伯禹访未知,五丁愁不凿。 王维 燕子龛禅师

我思五丁力,拔入九重城。 白居易 答桐花

文章四子盛,道路五丁开。 雍陶 蜀中战后感事

五丁功再睹,八难事难忘。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

五丁卓荦多奇力,四士英灵富文艺。 骆宾王 畴昔篇

剑门千仞起,石路五丁开。 骆宾王 钱郑安阳入蜀

典故
一生江海客
 
乾坤整顿了
 
力挽天河
 
壮士挽天河
 
天河洗甲兵
 
挽银河仙浪
 
整顿乾坤
 
河汉洗戎兵
 
洗清兵甲
 
洗甲挽天河
 
银河水剪甲兵都洗


《全唐诗》卷二百一十七〈洗兵马〉【案:原注。收京后作。】
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日报清昼同【捷书夜报清昼同】【捷书夕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胡儿命在破竹中】。祗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案:郭子仪领朔方军。屡破贼。拔卫州。进围邺城。】。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案:回纥以骁骑三千助讨安庆绪。】喂肉葡萄宫。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案:山在平凉县西。】。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成王【案:广平王俶。】功大心转小,郭相【案:中书令郭子仪。】谋深古来少【郭相谋猷古来少】。司徒【案:李光弼加检校司徒。】清鉴悬明镜,尚书【案:王思礼迁兵部尚书。】气与秋天杳。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东走无复忆鲈鱼,南飞觉有安巢鸟【南飞觉有安枝鸟】。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紫驾正耐烟花绕】。鹤禁通霄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晓【鸡鸣问寝龙蛇晓】。攀龙附凤势莫当【攀龙附凤世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案:加封蜀郡、灵武元从功臣。肃宗独厚郭湜、李辅国辈。】。汝等岂知蒙帝力【汝等岂知象帝力】,时来不得誇身强。关中既留萧丞相【案:谓杜鸿渐。肃宗至平凉。鸿渐悉录军资储廥上之。上喜曰。灵武。吾之关中。卿乃萧何也。】,幕下复用张子房【案:时张镐代房琯为相。故下专言之。】。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徵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青袍白马更何有,后汉今周喜再昌。寸地尺天皆入贡,奇祥异瑞争来送。不知何国致白环,复道诸山得银瓮。隐士【案:谓李泌。时求归衡山。】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清颂【词人角撰清河颂】【词人解撰清河颂】【词人角撰河清颂】【案:时杨炎辈争献灵武受命、凤翔出师颂之类。】。田家望望惜雨乾,布谷处处催春种。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
《漢語大詞典》:悲歌击筑(悲歌擊筑)
战国 时, 荆轲 受 燕 太子丹 托付,入 秦 刺 秦王 ,太子及朋友们送别于 易水 , 高渐离 击筑, 荆轲 歌“风萧萧兮 易水 寒,壮士一去兮不復还”,登车不顾而去。见《史记·刺客列传》。后以“悲歌击筑”为典,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宋 陆游 《老将》诗:“百战西归变姓名,悲歌击筑醉 湖城 。”亦作“ 悲歌易水 ”。 清 丘逢甲 《十一用〈久旱得雨初霁饮人境庐时闻和局将定〉诗韵》之二:“悲歌 易水 无豪侠,买骨 金臺 有钝駑。”
《國語辭典》:易水歌  拼音:yì shuǐ gē
战国时荆轲赴秦行刺秦始皇,燕太子丹在易水上送别,临别时荆轲慷慨所唱的歌。《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國語辭典》:白虹贯日(白虹貫日)  拼音:bái hóng guàn rì
1.白虹,日晕。白虹贯日指一种罕见的天象。古人以为在天下有异动时出现,为君王遇害的兆象。《战国策。魏策四》:「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2.人眼白特别大。《南齐书。卷二三。褚渊传》:「以渊眼多白精,谓之白虹贯日,言为宋氏亡徵也。」
《漢語大詞典》:长虹贯日(長虹貫日)
谓白色长虹穿日而过。旧时以为这是一种预示人间将遇灾祸的天象。 唐 李白 《拟恨赋》:“长虹贯日,寒风颯起。” 王琦 注引 如淳 曰:“《列士传》曰: 荆軻 发后,太子自相气,见虹贯日不彻,曰:‘吾事不成矣。’后闻 軻 死,事不立,曰:‘吾知其然也。’”参见“ 白虹贯日 ”
《國語辭典》:白虹贯日(白虹貫日)  拼音:bái hóng guàn rì
1.白虹,日晕。白虹贯日指一种罕见的天象。古人以为在天下有异动时出现,为君王遇害的兆象。《战国策。魏策四》:「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2.人眼白特别大。《南齐书。卷二三。褚渊传》:「以渊眼多白精,谓之白虹贯日,言为宋氏亡徵也。」
《漢語大詞典》:发冲冠(髮衝冠)
同“ 髮上衝冠 ”。 南朝 齐 陆厥 《临江王节士歌》:“秋风来已寒,白露惊罗紈,节士慷慨髮衝冠。” 唐 贾岛 《听乐山人弹易水》诗:“ 嬴氏 归山陵已掘,声声犹带髮衝冠。” 明 唐顺之 《岳将军墓》诗之一:“吾生非壮士,於此髮衝冠。” 龚华声 等《普通党员》:“他发冲冠,气冲霄,怒火燃烧;心如割,肠如绞,热泪双抛。”
《國語辭典》:佽飞(佽飛)  拼音:cì fēi
旧指古代剑士。汉代用以称武官,取其轻便若飞的意思。也作「荆飞」、「次非」。
《漢語大詞典》:佽非
人名。相传为 春秋 时 楚国 勇士。
分類:人名勇士
《國語辭典》:五丁  拼音:wǔ dīng
传说中的五位力士。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注》:「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道。」唐。杜甫〈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诗:「即事壮重险,论功超五丁。」
《國語辭典》:地崩山摧  拼音:dì bēng shān cuī
土地崩裂,山岭塌陷。形容遭受巨大变故或重大灾难。如:「地震来袭,一时地崩山摧,居民死伤无数。」唐。李白〈蜀道难〉:「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國語辭典》:金牛  拼音:jīn niú
1.祥瑞之器。梁。孙柔之《瑞应图。金牛》:「金牛,瑞器也。王者土地开辟,则金牛至。」
2.金质的牛。《太平御览。卷七一。地部。渚》:「《幽明录》曰:『淮南牛渚,津水极深,无可算计,人见一金牛,形甚瑰壮,以金为锁绊。』」
3.比喻利用财力而拥有政治权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