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038
典故
64
词典
1453
佛典
210
其它
311
共1453,分97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禽声
诗声
吟声
声传
希声
鸣声
声律
波声
两声
传声
弦声
直声
檐声
仁声
棋声
《骈字类编》:
禽声(禽声)
宋 许月卿
车中
路平正好坐车中,时有禽声山翠浓。
《漢語大詞典》:
诗声(詩聲)
(1).指古代诗歌的词和曲调。 南朝 梁
刘勰
《
文心雕龙·乐府
》
:“然俗听飞驰,职竞新异:雅咏温恭,必欠伸鱼睨;奇辞切至,则拊髀雀跃。诗声俱 郑 ,自此阶矣。”
(2).作诗的名声。 宋
陆游
《遣兴》
诗:“酒量愁翻减,诗声老转低。”
(3).吟诗的声音。 清
龚自珍
《辛巳除夕与彭同年蕴章同宿道观中彭出平生诗读之竟夜遂书其卷尾》
诗:“雪色憺恩怨,诗声破苦空。”
分類:
吟诗
作诗
声音
名声
诗歌
和曲
《漢語大詞典》:
吟声(吟聲)
吟诗之声。 唐
白居易
《宣州崔大夫忽以近诗见示因成长句寄题郡斋》
诗:“ 谢玄暉 殁吟声寝,郡阁寥寥笔砚閒。” 唐
温庭筠
《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
:“书迹临 汤 鼎,吟声接 舜 絃。” 宋
戴复古
《豫章东湖避暑》
诗:“行坐自徜徉,吟声绕屋梁。”
分類:
吟声
吟诗
《漢語大詞典》:
声传(聲傳)
指传闻之事。
《宋书·庾炳之传》
:“伏愿深加三思,试以诸声传,普访诸可顾问者。”
分類:
声传
传闻
《國語辭典》:
希声(希聲)
拼音:
xī shēng
1.极细微的声音。《老子》第四一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文选。颜延之。赠王太常诗》:「蓄宝每希声,虽秘犹彰彻。」
2.玄妙虚幻的言谈。《抱朴子。内篇。祛惑》:「浅薄之徒,率多誇诞自称,说以厉色希声,饰其虚妄,足以眩惑晚学,而敢为大言。」
分類:
无声
奇异
玄妙
清静无为
虚幻
音响
言谈
声音
王弼
《漢語大詞典》:
鸣声(鳴聲)
呼声;叫声。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
:“鸣声相应,仇偶相从。人由意合,物以类同。”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
:“或賔客盈坐,鸣声聒耳。” 北魏
贾思协
《
齐民要术·养鸡
》
:“鸡栖宜据地为笼,笼内著栈,虽鸣声不朗,而安稳易肥。” 宋
范成大
《次韵唐致远雨后喜凉》
:“竹窗日暮转萧瑟,春有促织鸣声悲。”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藏在田塍土穴中大黄喉蛇的鸣声,黑暗中鱼在水面拨剌的微声,全因到耳边时分量不同,我也记得那么清清楚楚。”
分類:
鸣声
呼声
叫声
《國語辭典》:
声律(聲律)
拼音:
shēng lǜ
文字的声调与格律,多指诗赋而言。
分類:
声律
五声
语言文字
六律
音乐
声韵
韵格
格律
《骈字类编》:
波声(波声)
汉 东方朔
七谏 其五 自悲
观天火之炎炀兮,听大壑之波声。
唐 戴叔伦
京口怀古
浩浩波声险,苍苍天色愁。
唐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骈字类编》:
两声(两声)
唐 白居易
闲吟二首 其一
闲倾一盏酒,醉听两声歌。
唐 顾况
郑女弹筝歌
一声雍门泪承睫,两声赤鲤露鬐鬣。
《漢語大詞典》:
传声(傳聲)
(1).传播声音。 北魏 温子升
《捣衣》
诗:“香杵纹砧多远近,传声递响何凄凉。” 南朝 梁
萧绎
《咏歌》
:“传声入鐘磬,餘转杂箜篌。” 唐
杜甫
《示獠奴阿段》
诗:“病渴三更迴百首,传声一注湿青云。”
(2).谓传播声威。 宋
苏辙
《大行皇太后换词》
之二:“定策从中禁,传声震海隅。”
(3).传达语言。 唐
杜甫
《奉送王信州崟北归》
诗:“下詔选郎署,传声典 信州 。” 宋
曾巩
《陈睦鸿胪卿制》
:“传声赞导之官,所以宾接四方之使客,位在九列,礼秩甚隆。” 清
缪艮
《沈秀英传》
:“后屡託友人 赵小补 传声邀予,久未践约。”
分類:
传声
传播
传达
声音
声威
《骈字类编》:
弦声(弦声)
礼记乐记:朱弦而疏越。疏见瑟孔下。梁李白拟古诗:弦声何激烈,风捲绕飞。
分类:
弦声
《國語辭典》:
直声(直聲)
拼音:
zhí shēng
1.正直无私毫无隐讳的话。《汉书。卷七六。张敞传》:「今朝廷不闻直声,而令明诏自亲其文,非策之得者也。」
2.公正不阿的声名。唐。
元稹
〈
授白居易尚书主客郎中知制诰制
〉:「蔼然直声,留在人口。」《文明小史》第四一回:「当初他上摺子的时候,还自以为倘若拿某人扳倒,一旦直声震天下,从此被朝廷重用起来。」
分類:
正直
正直之言
嗓子
名声
后记
《漢語大詞典》:
檐声(簷聲)
雨时屋檐的流水声。 宋
刘克庄
《贺新郎·张倅生日》
词:“宿云收尽檐声止。玳筵开,高臺风月,后堂罗綺。”
雨天屋檐的滴水声。 宋
张栻
《喜雨呈安国》
诗:“悬知雨意未渠已,一夜簷声到枕间。”
分類:
雨时
雨天
屋檐
流水
滴水
水声
《國語辭典》:
仁声(仁聲)
拼音:
rén shēng
行仁德的声誉。《文选。扬雄。羽猎赋》:「仁声惠于北狄,武谊动于南邻。」《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未及下车,仁声先洽。」
分類:
施行
教化
仁德
化作
赢得
声誉
使风
风俗
淳厚
音乐
乐声
太平天国
《漢語大詞典》:
棋声(棋聲)
(1).弈棋中落子发出的声音。 宋
方岳
《深雪偶谈》
:“观中人皆闔户昼睡,独闻棋声。”
(2).棋艺卓越的名声。
《
二刻拍案惊奇
》
卷二:“却是棋声传播,慕他才色的咽乾了涎唾,只是不能胜他,也没人敢启齿求配。”
分類:
弈棋
棋艺
卓越
中落
落子
名声
发出
声音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