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玉壶(玉壺)  拼音:yù hú
1.玉质的酒器。唐。马戴 赠别北客诗:「饮尽玉壶酒,赠留金错刀。」
2.玉饰的宫漏,古代宫中计时的器具。唐。李商隐 深宫诗:「金殿销香闭绮栊,玉壶传点咽铜龙。」
3.玉制壶状的饰物。《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居无何,拜太常,诏赐御府衣一袭,自所服冠帻绶,玉壶革带,金错钩佩。」
4.玉制的灯。如:「冰片玉壶」。
5.比喻高洁。唐。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诗二首之一:「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國語辭典》:冰壶(冰壺)  拼音:bīng hú
1.盛冰的玉壶。南朝梁。刘孝标〈送橘启〉:「甘踰萍实,冷亚冰壶。」
2.比喻品德清白廉洁。唐。姚崇〈冰壶诫序〉:「冰壶者,清洁之至也。君子对之,示不忘乎清也。……故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
3.借指月亮。唐。杜甫〈寄裴施州〉诗:「金钟大镛在东序,冰壶玉衡悬清秋。」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看江上晚来堪画,玩冰壶潋滟天上下,似一片碧玉无瑕。」
《骈字类编》:壶中(壶中)
唐 戴叔伦 赠韩道士 东城南陌频相见,应是壶中别有家。
唐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 有路在壶中,无人知地脉。
唐 白居易 酬吴七见寄 谁知市南地,转作壶中天。
唐 罗隐 送宣武徐巡官 白知关畔元非马,玄觉壶中别有天。
《韵府拾遗 东韵》:后汉书费长房传费长房者汝南人也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唯长房于楼上睹之异焉王维诗坐知千里外跳向一壶中
分类:壶中
《漢語大詞典》:一壶(一壺)
(1).一个盛物的葫芦。亦泛指一盛食之器。战国策·中山策:“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飡得士二人。”后汉书·费长房传:“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於肆头,及市罢,輒跳入壶中。”南史·隐逸传·僧岩:“后忽为沙门,栖迟山谷,常以一壶自随。”
(2).道家传说壶中别有天地,因常以“一壶”喻宇宙或仙境。 唐 王维 《赠焦道士》诗:“坐知千里外,跳向一壶中。” 唐 刘禹锡 《寻汪道士不遇》诗:“笙歌五云里,天地一壶中。” 元 许有壬 《琳宫词次安南王韵》:“一壶天地浑无迹,只有清风动竹声。”参见“ 壶天 ”、“ 壶公 ”。
(3).特指一壶酒。 唐 储光羲 《田家杂兴》诗之二:“日与南山老,兀然倾一壶。” 金 元好问 《后饮酒》诗之一:“当其得意时,万物寄一壶。”
《漢語大詞典》:壶觞(壺觴)
酒器。 晋 陶潜 《归去来辞》:“引壶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唐 白居易 《将至东都先寄令狐留守》诗:“诗境忽来还自得,醉乡潜去与谁期?东都添箇狂宾客,先报壶觴风月知。” 金 马定国 《送图南》诗:“壶觴送客柳亭东,回首三 齐 落照中。” 清 顾炎武 《陶彭泽归里》诗:“瓮盎连朝浊,壶觴永日酣。”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四:“先生辨舟中几人,服某某色;杯斝壶觴之属,歷歷可数。”
分類:酒器
《國語辭典》:蓬壶(蓬壺)  拼音:péng hú
传说海中仙山蓬莱,形如壶器,故称为「蓬壶」。元。汤式〈天香引。望三山〉曲:「望三山远似蓬壶,挨到如今,提起当初,槟榔蜜涎吐胭脂。」
《國語辭典》:提壶(提壺)  拼音:tí hú
1.提著酒壶。《文选。刘伶。酒德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
2.提壶芦的别名。参见「提壶芦」条。宋。王禹偁 初入山闻提壶鸟诗:「迁客由来长合醉,不烦幽鸟道提壶。」
分類:鸟名鹈鹕
《國語辭典》:方壶(方壺)  拼音:fāng hú
1.腹圆口四方的壶。
2.神话传说中的山名。《列子。汤问》:「渤海之东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三曰方壶。」《文选。班固。西都赋》:「滥嬴洲与方壶,蓬莱起乎中央。」
《國語辭典》:投壶(投壺)  拼音:tóu hú
古代宴会时的娱乐之一。宾主依次投矢于壶中,以投中次数决定胜负,胜者斟酒给败者喝。《礼记。投壶》:「投壶之礼,主人奉矢,司射奉中,使人执壶。」《史记。卷一二六。滑稽列传。淳于髡》:「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
《國語辭典》:壶浆(壺漿)  拼音:hú jiāng
用壶盛放饮料或酒。《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三国演义》第三八回:「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分類:茶水酒浆
《漢語大詞典》:壶浆箪食(壺漿簞食)
语出孟子·梁惠王下:“簞食壶浆,以迎王师。”原谓竹篮中盛着饭食,壶中盛着酒浆茶水,以欢迎王者的军队。后多用指百姓欢迎、慰劳自己所拥护的军队。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革车近次,师营 商牧 ,华夷士女,冠盖相望,扶老携幼,一旦云集,壶浆塞野,簞食盈涂。” 宋 苏轼 《新渠诗》叙:“予方为旅人,不得亲执壶浆簞食,以与侯劝逆四方之来者。” 孙中山 《军人精神教育》:“军队所过地方,真能秋毫无犯,则民必争先恐后壶浆簞食以迎之。”参见“ 簞食壶浆 ”。
《國語辭典》:唾壶(唾壺)  拼音:tuò hú
小口阔腹的盛痰器皿。《谈徵。物部。唾壶》:「《西京杂记》曰:广川王发魏王冢得玉唾壶,盖此物在战国时已有之矣。」也称为「唾盂」。
分類:小口器皿
《漢語大詞典》:携壶(攜壺)
传说 东汉 费长房 见一老翁挂着一把壶在卖药,卖好药后就跳进壶里。第二天, 费 去拜访他,和他一起入壶,但见房屋华丽,酒菜丰盛。 费 于是向他学道。事见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后以“携壶”指行医。 清 侯方域 《赠武林陈文学》诗:“远志分明为採药,携壶不尽是逃名。”
《漢語大詞典》:百壶(百壺)
泛言酒多。《诗·大雅·韩奕》:“ 显父 饯之,清酒百壶。” 唐 杨凭 《湘江泛舟》诗:“除却同倾百壶外,不愁谁奈两魂销。”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八九:“千树梨花百壶酒,共君论饮莫论诗。”
分類:酒多
《國語辭典》:铜壶(銅壺)  拼音:tóng hú
1.铜制的壶。
2.古代计时用的铜制刻漏器。唐。温庭筠〈鸡鸣埭曲〉诗:「铜壶漏断梦初觉,宝马尘高人未知。」
《國語辭典》:刻漏  拼音:kè lòu
古代的计时器。刻为刻度数的漏箭,漏为盛水的铜壶,用铜壶装水,底穿一孔,中置漏箭,壶中水从壶底漏出,逐渐减少,箭上刻度渐次显露,据此测知时刻。
《國語辭典》:金壶(金壺)  拼音:jīn hú
1.铜壶。一种古代漏壶计时器。《文选。鲍照。玩月城西门解中诗》:「肴乾酒未缺,金壶启夕沦。」宋。欧阳修踏莎行。碧藓回廊〉词:「密约如期,前欢未便,看看掷尽金壶箭。」
2.酒器。《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景公游于纪,得金壶。」唐。韩翃 田仓曹东亭夏夜饮得春字诗:「玉佩迎初夜,金壶醉老春。」
《國語辭典》:刻漏  拼音:kè lòu
古代的计时器。刻为刻度数的漏箭,漏为盛水的铜壶,用铜壶装水,底穿一孔,中置漏箭,壶中水从壶底漏出,逐渐减少,箭上刻度渐次显露,据此测知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