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戴复古前妻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戴复古前妻,姓名不详。复古尝游江右,复娶金氏女伯华。居三年归,而前妻已亡。事见明万历《黄岩县志》卷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1—1047 【介绍】: 宋濮州鄄城人,祖籍赵郡,字复古。真宗景德二年进士第一。历将作监丞、翰林学士。熟知陕西驻军及粮储,为真宗赏识。天禧间,历给事中、参知政事、集贤殿大学士。与丁谓不和,出知郓州。仁宗初反对立刘氏为皇后,贬衡州团练副使。后复相。复与吕夷简交恶,贬官。卒谥文定。
全宋诗
李迪(九七一~一○四七),字复古,濮州鄄城(今属山东)人(《东都事略》卷五一)。真宗景德二年(一○○五)进士(《咸淳临安志》卷六一),授将作监丞,通判徐州、兖州。四年,迁著作郎、直史馆(《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六)。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知亳州(同上书卷八二)。八年,知永兴军。九年,为陕西都转运使,入为翰林学士(同上书卷八五、八六)。天禧元年(一○一七),拜给事中、参知政事(同上书卷九○)。四年,为吏部侍郎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仁宗即位,因忤丁谓贬衡州团练副使。不久,起知舒州。历知江宁、兖、青、河南、河阳等州府。仁宗亲政,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景祐二年(一○三五),罢知亳州(同上书卷一一六)。多次出入内外,以太子太傅致仕。庆历七年卒(《乐全集》卷三六《李公神道碑铭》),年七十七。谥文定。《宋史》卷三一○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二七五
李迪(九七一——一○四七),字复古,濮州鄄城(今山东鄄城北)人。景祐二年进士第一。历徐、兖通判,郓、亳知州,进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知永兴军,徙陕西都转运使,入为翰林学士。天禧元年拜给事中、参知政事;四年,继寇准为相。旋因与丁谓不和,出知郓州。刘太后听政,贬衡州团练副使。明道二年,仁宗亲政后,自工部尚书知河阳召为资政殿大学士、判尚书都省,寻复相。景祐二年,以与吕夷简不和,出知密、徐、兖等州。以太子太傅致仕。庆历七年卒,年七十七。见张方平《乐全集》卷三六《李公神道碑铭》,《宋史》卷三一○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洛阳人,字复古。宋道弟。登进士第。官度支员外郎、司封郎。工画山水,师李成,运思高妙,笔墨清润。又喜画松。苏轼、沈括皆称之。有《潇湘八景图》。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潮州海阳(今汕头市龙湖区下蓬镇渔洲乡)人,字子野,号远游。志趣清逸,当荫官而让于其兄。居父母丧,庐墓三年。后遣去妻子,筑庵麻田山中,绝粒不食,间出游四方,遍交公卿,一无所求。一时名士如苏轼兄弟皆倾心与交。
全粤诗·卷二四
吴复古,字子野。潮阳人。宋神宗元丰中,再举不第,从宦于京师。一日遇蓝乔,知其得道,遂相从于湖海,六年后还家,从此绝粒不睡,超然摆脱尘嚣。后辞家人往龙川霍山从蓝乔游,遂莫知所之。子野与苏轼有旧,东坡有《绝粒不睡诗》赠之。事见明姚良弼修嘉靖三十五年刊《惠州府志》卷一五,明黄一龙修隆庆六年《潮阳县志》卷一二、清宋广业编康熙五十六年刊《罗浮山志会编》卷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67—? 【介绍】: 宋台州黄岩人,字式之,号石屏。笃志古学。尝从林景思游,又登陆游之门,以诗鸣。好游历,晚年归隐乡居,一生不仕。有《石屏集》。
全宋诗
戴复古(一一六七~?)(生年据本集卷四《新年自唱自和》“淳祐四年春……七十八岁叟”推算),字式之,黄岩(今属浙江)人,居南塘石屏山,因号石屏。敏子。少孤,笃志于诗,从林宪、徐似道游,又登陆游之门。后以诗游江湖间几五十年,仅于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为邵武教授(明嘉靖《邵武府志》卷四)。年近八十,始由其子琦自镇江迎还,又数年后卒(《台州外书》卷四)。其诗由友人赵汝谠选为《石屏小集》,袁甫选为《续集》,萧泰来选为《第三稿》,李贾、姚镛选为《第四稿》(清光绪《台州府志》卷四五《经籍考》一二)。又有《石屏新语》一卷(《台州外书》卷六)。今存《石屏诗集》十卷、《石屏词》一卷。明嘉靖《太平县志》卷六、万历《黄岩县志》卷六有传。 戴复古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明弘治十一年宋鉴、马金刻本《石屏诗集》十卷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石屏诗集》六卷(简称四库本),及《南宋群贤小集》所收之《中兴群公吟稿戊集·石屏戴式之》诗三卷(简称群贤本)、汲古阁影宋钞《南宋六十家小集·石屏续集》四卷(简称六十家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八卷。
黄鹤楼志·人物篇
戴复古(1168—约1248) 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石屏樵隐。台州黄岩(今浙江)人。曾任福建邵武教授,长期浪迹江湖,晚年归隐故乡南塘石屏山下。曾从陆游学诗,是著名的江湖派诗人。多次游览黄鹤楼故址,留下不少咏诵黄鹤楼的诗章。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金兵南侵,李季允任沿江制置副使并知鄂州(今武昌),负责边防军务。由于朝廷苟且偷安,李季允只能空怀爱国热情,诗人对此感慨万端,愤懑难平,借李季允登吞云楼写下一首充满豪情壮彩的词章《水调歌头•题李季允侍郎鄂州吞云楼》。此外还有《鄂渚烟波亭》《醉落魄•黄鹤山登高》等诗词作品。
全宋文·卷六九三八
戴复古(一一六七——?),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浙江黄岩)人,敏子。笃志古学,从林景思、徐渊子游,又登陆游之门,讲明诗法,由是有诗名。著有《石屏诗集》十卷行于世。见本集卷四《新年自唱自和》,万历《黄岩县志》卷六,《宋史翼》卷二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71—1738后 【介绍】: 清安徽贵池人,字复古。吴应箕孙。父吴孟坚亦隐居以终。铭道守祖与父之志,布衣终老,游迹半天下。诗多豪宕激楚之语。有《复古诗集》、《滇海集》。
晚晴簃诗汇·卷五十一
吴铭道,字复古,贵池人。有《复古诗集》。潘稼堂曰:“复古示余《滇海》诗,山川形胜,摹写如绘,才识志趣,卓荦不群。毅然以古为师,绝去近代卑靡纤巧之习,可谓能自树立者也。
《國語辭典》:复古(復古)  拼音:fù gǔ
恢复古代的制度或习俗。《荀子。王制》:「械用则凡非旧器者举毁,夫是之谓复古。」
《國語辭典》:反古  拼音:fǎn gǔ
1.复古,反回古代制度。明。张居正〈答楚学道金省吾论学政书〉:「生今反古,深用为戒。」明。李贽〈又答京友书〉:「近世稍知反古者,至或同侪相与呼字,以为不俗。」
2.追祭先祖。《礼记。祭义》:「教民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唐。孔颖达。正义:「古谓先祖,追而祭之,是反古也。」
3.违反古制。《旧唐书。卷二一。礼仪志》:「今若以高祖创业,当跻其祀,是弃三代之令典,尊汉氏之末制,黜景皇帝之大业,同丰公、太公之不祀,反古违道,失敦大焉?」
《国语辞典》:弘正文学(弘正文学)  拼音:hóng zhèng wén xué
明朝弘治、正德年间所提倡复古、拟古的文学。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力矫永乐后的台阁体。代表人物有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等人。
《国语辞典》: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  拼音:xīn gǔ diǎn zhǔ yì
十八世纪后半至十九世纪前半,盛行于欧洲的艺术复古热潮。起因于西元一七四八年后,在罗马相继发掘出庞贝等遗址。认为艺术不应为个人情感的表现,而应重于秩序井然的整洁形式及均衡和谐、冷静明确的表现与追求。此种论点正与拿破崙对古罗马的崇拜与认同不谋而合。德、法为此一复古风的重镇。
《國語辭典》:是古非今  拼音:shì gǔ fēi jīn
认同古代,反对现代。《汉书。卷九。元帝纪》:「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宋。陆游 醉吟三首之三:「牵经引礼人谁听,是古非今世共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