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木质部(木质部)  拼音:mù zhí bù
植物的一种维管束组织,由导管、假导管(管胞)、木纤维及木质部薄壁组织等构成的复合组织。主要功能是运输水分及无机盐类,并能支持高大的树干和枝叶及贮藏。
《国语辞典》:磷脂质(磷脂质)  拼音:lín zhī zhí
含磷和氮的复合脂类。广泛存在于生物细胞中,具营养价值,可制糕点;亦是良好的乳化剂,可制肥皂、橡胶等。也称为「磷脂」。
《国语辞典》:酪蛋白  拼音:luò dàn bái
一种含磷、钙的复合蛋白。将动物性乳汁溶于酸类中,凝固后析出而得,成粉末状。营养价值高,不溶于水,用途广泛,可作为食品、医药、塑胶的原料等。也称为「酪素」。
《國語辭典》:复合量词(複合量詞)  拼音:fù hé liàng cí
复合两种或两种以上测量单位的量词。如秒立方米、人次、吨公里等。
《漢語大詞典》:高分子化工
制备高分子化合物以及多种高分子化合物的复合(或共混)材料和成品制造的工业。通常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黏合剂、涂料、生物高分子等工业。
《漢語大詞典》:基频
自由振荡系统的最低振荡频率
复合波中的最低频率
复合振动或波形(如声波)的谐波成分,它具有最低频率,且通常具有最大振幅——亦称“基谐波”
《漢語大詞典》:基波
复合波的最低频率分量
在复杂的周期性振荡中,包含基波和谐波。和该振荡最长周期相等的正弦波分量称为基波。相应于这个周期的频率称为基本频率。频率等于基本频率的整倍数的正弦波分量称为谐波
《國語辭典》:核蛋白  拼音:hé dàn bái
由核酸和蛋白质所组成;存在于生物体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漢語大詞典》:牛顿色散实验
牛顿所做的将太阳光分解成各单色光及将各单色光复合成白光的光学实验。在牛顿之前,许多人曾演示过太阳光通过棱镜的色散现象,但解释都不正确。牛顿改进了他人的实验方法,做了一系列判决性实验,表明白光是由各单色光以一定比例的复合,不同色光有不同的折射性能,为颜色理论奠定了基础。
《漢語大詞典》:破桐之叶(破桐之葉)
新唐书·李泌传:“时 李怀光 叛,岁又蝗旱,议者欲赦 怀光 。帝博问羣臣, 泌 破一桐叶附使以进,曰:‘陛下与 怀光 ,君臣之分不可復合,如此叶矣。’由是不赦。”后以“破桐之叶”喻已分不可复合的事物。金史·完颜纲传:“代之而不受,召之而不赴,君臣之义已同路人,譬之破桐之叶不可以復合,骑虎之势不可以中下矣。”
分類:不可复合
《漢語大詞典》:拚音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素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复合的音。 丁玲 《给孩子们·途中》:“ 小平 他说他已经能够当记录了。他们是学罗马字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