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4,分1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高夔
单夔(字 虞卿 )
姜夔(字 尧章 号 白石道人、石帚、石帝 世称 姜白石 )
杨虞仲(字 少逸 号 不欺子、老圃 )
傅伯寿(字 景仁 )
张师夔(字 清父 )
范仲黼(字 文叔 世称 月舟先生 )
谢源明(字 用光 )
虞刚简(字 仲易、子韶 世称 沧江先生 )
李大异(字 伯珍 )
宇文绍节(字 挺臣 忠惠 )
完颜永升(名 斜不出、鹤寿 徐王、虞王、隋王、夔王 )
李廷忠(字 居厚 号 橘山 )
窦夔
其它辞典(续上)
吴彦夔高夔
单夔(字 虞卿 )
姜夔(字 尧章 号 白石道人、石帚、石帝 世称 姜白石 )
杨虞仲(字 少逸 号 不欺子、老圃 )
傅伯寿(字 景仁 )
张师夔(字 清父 )
范仲黼(字 文叔 世称 月舟先生 )
谢源明(字 用光 )
虞刚简(字 仲易、子韶 世称 沧江先生 )
李大异(字 伯珍 )
宇文绍节(字 挺臣 忠惠 )
完颜永升(名 斜不出、鹤寿 徐王、虞王、隋王、夔王 )
李廷忠(字 居厚 号 橘山 )
窦夔
人物简介
简介
淳熙六年(1179)任韶州知州。
人物简介
简介
乾道八年(1172)任安丰军知军,8月言事。乾道九年(1173)任高邮军知军。乾道九年(1173)4月与王定国两易其任。淳熙五年(1178)任度支郎中。淳熙六年(1179)任司农少卿。淳熙七年(1180)任江陵府知府兼安抚使。淳熙十一年(1184)任扬州知州兼安抚使。淳熙十二年(1185)任襄阳府知府。淳熙十五年(1188)8月,改帅淮西。淳熙十六年(1189)任庐州知州兼安抚使。绍熙元年(1190)春,徙知赣州。绍熙元年(1190)任赣州知州。绍熙二年(1191)任明州知州,十二月到任。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单夔,字虞卿,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孝宗乾道元年(一一六五),为大理评事(《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一之一二)。五年,除大理寺丞(同上书刑法三之八五)。六年,兼权度支郎官(同上书职官四二之五七)。八年,知湖州,寻除淮西总领(清同治《湖州府志》卷五)。淳熙三年(一一七六),除户部侍郎(《景定建康志》卷二六)。五年,出知平江府(同上书职官六二之二一)。光宗绍熙间知遂宁府、建宁府(《攻愧集》卷三六、四○)。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知绍兴府。四年,知隆兴府(《南宋制抚年表》上)。全宋文·卷五四二三
单夔,字虞卿,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道七年为大理正兼权度支郎官。八年知湖州,除户部员外郎、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淳熙四年为户部侍郎兼详定一司敕令。五年以徽猷阁待制知苏州。翌年,提举太平兴国宫。绍熙初知夔州。后历显谟阁待制、知绍兴府,移知隆兴府,庆元六年罢。见《宋会要辑稿》食货一二之二○、食货二一之一一、食货三一之二○、选举三○之二六、礼一五之六五,《南宋制抚年表》卷上及本书所收《夔州州学留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155—约1221 【介绍】: 宋饶州鄱阳人,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因屡试不第,一生未仕。往来于鄂、赣、皖、苏、闽间,出入仕宦家,与诗人词客交游。死于杭州。工诗词,擅书法,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清虚骚雅,对后世影响较大。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集》、《诗说》、《绛帖平》、《续书谱》等。全宋诗
姜夔(一一五五?~一二二一?),字尧章,鄱阳(今江西鄱阳)人。父噩,高宗绍兴进士,历新喻丞,知汉阳县,卒于官(《宋史翼》卷二八)。夔孩幼随父宦,继居姊家,往来沔、鄂近二十年(本集《以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为韵奉别沔鄂亲友》)。孝宗淳熙间客湖南,识闽清萧德藻。德藻以其兄子妻之,携之同寓湖州。居与白石洞天为邻,因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其卒年约为宁宗嘉定十四年。夔诗词均自成一派。诗格秀美,为杨万里、范成大等所重;词尤娴于音律,好度新腔,继承周邦彦的词风,在当时和后世词人中有较大影响。晚年自编诗集三卷,已佚。今存《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白石诗说》等。事见夏承焘《姜白石系年》,《宋史翼》卷二八有传。 姜夔诗,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白石道人诗集》为底本。校以《四部丛到》影印清乾隆水云渔屋刊本(简称四部丛刊本),并酌校清嘉庆石门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简称群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词学图录
姜夔(1155-约1221)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诗说》、《白石道人歌曲》。黄鹤楼志·人物篇
姜夔(约1155—约1221) 南宋词人、诗人、音乐家。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世称姜白石。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幼时随做官的父亲流寓于湖北汉阳一带,后长期寓居湖州、杭州,一生未仕。姜夔在词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婉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淳熙十三年(1186)冬,和友人游览新建成的南楼(又称安远楼),写下《翠楼吟•武昌安远楼成》这首音调谐婉、文笔优雅、寓意深长的词作。又有《清波引•冷云迷浦》,回忆了相伴“鹦鹉之草树,黄鹤之伟观”而客居汉阳时的情景。钦定四库全书·白石道人诗·提要
《白石道人诗集》二卷,宋姜夔撰。夔有《绛帖平》,已著录。罗大经《鹤林玉露》称夔学诗于萧𣂏。而卷首有夔自序二篇。其一篇称:“三薰三沐,师黄太史氏,居数年,一语噤不敢吐。始大悟学即病,不若无所学者之为得。”其一篇称:“作诗求与古人合,不如求与古人异。求与古人异,不如不求与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与古人异而不能不异。”其学盖以精思独造为宗。故序中又述千岩、诚斋、石湖咸以为与已合,而已不欲与合。其自命亦不凡矣。今观其诗,运思精密,而风格高秀,诚有拔于宋人之外者。傲视诸家,有以也。《宋史·艺文志》载夔《白石丛稿》十卷。陈振孙《书录解题》载《白石道人集》三卷。今止二卷,殆非完本。考《武陵旧事》载夔诗四首,《咸淳临安志》载夔诗三首,《研北杂志》亦载夔诗一首,皆此本所无。知在所佚一卷之内矣。 夔又有《诗说》一卷,仅二十七则,不能自成卷帙,旧附刻词集之首。然既有诗集,则附之词集为不伦,今移附此集之末,俾从其类。观其所论,亦可以见夔于斯事所得深也。白石道人诗·原序
诗本无体,三百篇皆天籁自鸣。下逮黄初迄于今人异韫,故所出亦异。或者弗省,遂艳其各有体也。近过梁溪见尤延之先生,问余诗自谁氏。余对以异时泛阅众作,已而病其駮如也。三薰三沐,师黄太史氏,居数年,一语噤不敢吐。始大悟学即病,顾不若无所学之为得。虽黄诗亦偃然高阁矣。先生因为余言:近世人士喜宗江西,温润有如范致能者乎?痛快有如杨廷秀者乎?高古如萧东夫,俊逸如陆务观,是皆自出机轴,亶有可观者。又奚以江西为?余曰:诚斋之说政尔,昔闻其历数作者,亦无出诸公右,特不肯自屈一指耳。虽然,诸公之作,殆方圆曲直之不相似,则其所许可亦可知矣。余识千岩于潇湘之上,东来识诚斋、石湖,尝试论兹事,而诸公咸谓其与我合也。岂见其合者而遗其不合者耶?抑不合乃所以为合耶?抑亦欲俎豆余于作者之间而姑谓其合耶?不然,何其合者众也。余又自唶曰:余之诗,余之诗耳。穷居而野处,用是陶写寂寞则可,必欲其步武作者,以钓能诗声,不惟不可,亦不敢。【一】 作者求与古人合,不若求与古人异。求与古人异,不若求与古人合。不求与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与古人异,而不能不异。彼惟有见乎诗也。故向也,求与古人合,今也求与古人异,及其无见乎诗已,故不求与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与古人异,而不能不异。其来如风,其止如雨。如印印泥,如水在器。其苏子所谓不能不为者乎。余之诗,盖未能进乎此也。未进乎此则不当自附于作者之列,悉取旧作,秉畀炎火,俟其庶几于不能不为而后录之。或曰不可,物以蜕而化,不以蜕而累,以其有蜕,是以有化。君于诗将化矣,其可以旧作自为累乎。姑存之以俟他日。【二】全宋文·卷六六一一
姜夔(一一五五?——一二二一?),字尧章,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寓居武康,与白石洞天为邻,因自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帝。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得免解,试礼部不第。自是不复求仕,遨游大江南北,与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诸人为友。夔通音律,擅书法,工诗词。其诗格高秀,词亦精深华妙,为南宋词人中之重要作家。著有《白石诗》一卷、词五卷,又有《绛帖平》、《续书谱》等。见陈思《白石道人年谱》(《辽海丛书》第三册),《全宋词》第三册第二一七○页。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傅伯寿,字景仁,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人,居晋江(今福建泉州)。自得子。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乾道八年(一一七二)再举博学宏词科。淳熙二年(一一七五)为著作佐郎,迁著作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历知道州、漳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除礼部郎中(《宋会要辑稿》礼一五之六一)。三年,出为江南东路转运副使。五年,改两浙西路提点刑狱(《景定建康志》卷二六)。以韩侂胄荐,召除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宁宗庆元中出知建宁府。嘉泰二年(一二○二),为翰林学士。三年,为吏部尚书,兼秘书省检阅文字,兼实录院修撰(《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官至签书枢密院事(《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二九)。《宋史翼》卷四○有传。今录诗七首。全宋文·卷六二六三
傅伯寿,字景仁,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登隆兴元年进士第,复中乾道八年博学宏词科。历官太常丞、著作郎、尚书司封郎,出知道州、漳州。光宗即位,入为朝散大夫、礼部郎中、实录院检讨官,出为浙西提刑。复入,除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宁宗庆元初,拜翰林学士,迁礼部尚书,以徽猷阁学士出知建宁府。嘉泰中,复为翰林学士。知制诰。三年,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辞不拜,除在京宫观,卒。嘉定初,臣僚奏论其谄附韩侂胄,追三官。见《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宋宰辅编年录》卷二○,《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宋史翼》卷四○。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成都华阳人,字文叔。范祖禹后。孝宗淳熙五年进士。为国子博士。后以著作郎知彭州。师承张栻,晚年讲学二江之上,栻教遂大行蜀中。学者称月舟先生。全宋诗
范仲黼,字文叔,双流(今属四川)人。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除秘书郎。四年,迁著作佐郎。五年,除著作郎,出知彭州。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六○○
谢源明,字用光,邵武(今福建邵武)人。绍兴三十年登进士第。淳熙中历知衢州、信州。绍熙中为户部郎官,左司谏,知温州。庆元元年以直焕章阁除浙东提刑,改知临安府,二年为中书舍人,三年为吏部侍郎。五年,除工部尚书兼给事中。为台谏论罢。久之,起知夔州,移兴元府。嘉泰二年就除四川制置使。嘉定八年以显谟阁直学士提举隆兴府玉隆万寿宫。见《宋会要辑稿》礼四九之五八、礼四九之七○、礼四九之八九、职官七四之一九、职官七四之三一、职官七五之七、选举二二之九、食货六二之四八,《两朝纲目备要》卷五、八,《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二,《宋史》卷四○一,《会稽续志》卷二,《咸淳临安志》卷四八,雍正《福建通志》卷二五、三四,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一四、一一五,《南宋制抚年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64—1227 【介绍】: 宋隆州仁寿人,字仲易,一字子韶。虞允文孙。以郊恩任官。再举礼部,知华阳县。改永康军,招诸生讲学,遂大治。宁宗嘉定中诏知简州,会金人犯边,保城有功,迁夔州提刑兼提举常平,俄改利州路,皆有声。尝与魏了翁、李心传等讲学于蜀,人称沧江先生。有《易书论语说》。全宋诗
虞刚简(一一六三~一二二六),字仲易,一字子韶,学者称沧江先生,仁寿(今属四川)人。允文孙。尝与魏了翁辈讲学蜀东门外,得程朱微旨。以郊恩任官,再举礼部,监郫县犀浦镇酒税。历知华阳县,通判绵州。宁宗嘉定八年(一二一五)由知万州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五之七)。十一年,起知简州。十五年,擢夔州路提点刑狱(同上书职官七五之三二),改利州路。理宗宝庆二年卒,年六十四。事见《鹤山集》卷七六《利州路提点刑狱主管冲佑观虞公墓志铭》,《宋元学案》卷七二有传。今录诗四首。全宋文·卷六七七三
虞刚简(一一六四——一二二六),字仲易,一字子韶,隆州仁寿(今四川仁寿)人,允文孙。乾道九年,以郊恩任承奉郎。再举礼部,淳熙末始监成都府郫县犀浦镇酒税。历成都府路干办公事,知华阳县、通判绵州、知永康军,寻奉祠。起知渠州,改数郡,皆未上,辟知简州,擢夔州路提刑兼提举常平,改利州路。嘉定十六年,任制置使,建台于汉中。宝庆元年奉祠归,二年卒,年六十四。著有《诗说》,《易》《书》《论语说》,《永康军图志》二十卷。蜀人尊之,称沧江先生。见《鹤山大全集》卷七六《利路提刑虞公墓志铭》。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李大异,字伯珍,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大性弟。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历刑工部架阁文字、太学正、将作监主簿、司农寺丞。宁宗即位,出为夔州路转运判官(《两朝纲目备要》卷九)。嘉泰三年(一二○三),召除秘书监,四年,为中书舍人(《南宋馆阁续录》卷七)。迁右谏议大夫(《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之七二)。因与韩侂胄不合,罢(《宋史》卷四七四《韩侂胄传》)。嘉定元年(一二○八)知平江府,三年,知建康府(《吴郡志》卷一一)。归居豫章(《水心集》卷一○《风云堂记》)。事见《宋史》卷三九五《李大性传》。今录诗四首。全宋文·卷六二七一
李大异,字伯珍,其先端州四会(今广东四会)人,徙洪州新建(今江西南昌)。大性弟。登乾道八年进士,绍熙初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历国子正、太学正,迁将作监主簿。庆元五年为广西安抚使、知静江府。嘉泰中为秘书监,兼权中书舍人。开禧元年,以右谏议大夫兼侍讲。补外,历知平江府、建宁府,嘉定六年罢。见《宋史》卷三九五《李大性传》,《吴郡志》卷一一,《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之七二、礼四九之八五,雍正《广西通志》卷五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13 【介绍】: 宋成都广都人,字挺臣。孝宗淳熙十四年进士。累除宝谟阁待制、知庐州。至郡,时韩侂胄方议用兵,绍节修城造寨为固御计。召为兵部侍郎,寻出知镇江府。吴曦据蜀,绍节言安丙素怀忠义,若授以密旨,必能讨曦成功。大臣用其言,使丙诛曦。历仕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卒谥忠惠。全宋诗
宇文绍节(?~一二一三),字挺臣,广都(今四川双流东南)人。第进士。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为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一二)。嘉泰二年(一二○二),迁左司谏兼侍讲(同上书职官六之七二)。开禧二年(一二○六),知镇江府(《宋中兴学士院题名》)。三年,知江陵府(《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一之四一)。嘉定五年(一二一二),签书枢密院事(同上书礼二七之一三)。六年卒(同上书职官七八之六二)。《宋史》卷三九八有传。全宋文·卷六三五八
宇文绍节(?——一二一三),字挺臣,成都府广都(今四川成都东南)人。本为宇文虚中族孙,虚中及子师瑗使北死,孝宗悯之,以绍节为师瑗子,补官仕州县。第进士,累迁宝谟阁待制、知庐州。召还,为兵部侍郎、兼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知镇江府。权兵部尚书,试吏部尚书,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嘉定六年卒,赠少师,谥忠惠。见《宋史》卷三九八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13 【介绍】: 金世宗子,本名斜不出,一名鹤寿。大定中,封徐王,进封虞王,判吏部尚书,授山东西路按必出虎必剌猛安。章宗即位,徙封隋王,除定武军节度使。卫绍王即位,徙封夔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临安于潜人,字居厚,号橘山。孝宗淳熙八年进士。为于潜教授,仕至夔州通判。有《橘山甲乙稿》,已佚。今存《橘山四六》、《橘山乐府》。全宋诗
李廷忠,字居厚,号橘山(《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四),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咸淳临安志》卷六一)。官于潜教授。著有《橘山四六集》二十卷(清嘉庆《于潜县志》卷一四),已佚。全宋文·卷六四四六
李廷忠,字居厚,号橘山,临安府于潜(今浙江临安西)人。登淳熙八年进士第,为于潜教授,历无为军教官、知旌德县,累迁夔州路转运使,后知夔州。嘉定八年二月,监察御史刘棠言其为夔漕日虚破官钱,专委书司招纳贿赂,坐此放罢。著有《橘山四六》、《洞霄诗集》。见《咸淳临安志》卷六一,《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五之七,《宋诗纪事》卷五五。
人物简介
简介
嘉泰三年(1203)任均州知州。开禧二年(1206)8月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