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旅殡(旅殯)
谓灵柩暂时安放于外地等待归葬。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八:“旅殯无人照管、或毁坏暴露,愿公愍其不幸……常戒主者保护之,以须其子之至。” 清 吴定 《王节母传》:“始 璞 之高祖殁於 南譙 ,旅殯僧寺。” 清 周树槐 《试用从九品吴君墓志铭》:“君以奉檄,各世三千里外,旅殯十有一年。”
《漢語大詞典》:反葬
死在外地,归葬于故乡。礼记·檀弓上:“ 太公 封於 营丘 ,比及五世,皆反葬於 周 。”北史·李德林传:“年十六,遭父艰,自驾灵舆,反葬故里。”
《國語辭典》:断配(斷配)  拼音:duàn pèi
犯人被判罪发配外地服刑。《水浒传》第九回:「洒家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打听的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
《漢語大詞典》:横起
(1).犹四起,到处发生。 宋 苏辙 《论开孙村河札子》:“ 河 议失当,赋役横起。”
(2).谓睁大。 茅盾 《子夜》一:“ 荪甫 一手接了鼻烟壶,也不回答 竹斋 ,只是横起了怒目前前后后看。”
分類:四起到处
《漢語大詞典》:客军(客軍)
从外地调来的军队。 唐 韩愈 《黄家贼事宜状》:“长有守备,不同客军,守则有威,攻则有利。” 宋 司马光 《言西边上殿札子》:“其意以为东方客军,皆不足畏。”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三章:“官军打通了由 智亭山 通往 龙驹寨 的大道……并有几百名从 河南 调来的客军增援。”
分類:外地军队
《國語辭典》:迁人(遷人)  拼音:qiān rén
被迫迁移搬家的人。《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蜀。」
《國語辭典》:外野  拼音:wài yě
1.郊外。《左传。昭公二十五年》:「鸲鹆之羽,公在外野,往馈之马。」《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一》:「孤鸿号外野,朔鸟鸣北林。」
2.棒球场地中,一、二、三垒的接触线与全垒打线间的范围,称为「外野」。
《國語辭典》:横夭(橫夭)  拼音:hèng yāo
遭遇意外而短命早死。《三国演义》第五一回:「周瑜孺子,料必横夭,再不敢正觑我兵!」
《漢語大詞典》:附籍
附入本地户籍的外地人。周书·武帝纪下:“良人没为奴婢者:并宜放免。所在附籍,一同民伍。”亦指外地之民附入本地户籍。明史·广西土司传三·琼州:“ 琼山县 东洋都 民 周孔洙 招諭 包黎 等村 黎 人 王观巧 等二百三十户,愿附籍为民。”
《漢語大詞典》:寄理
谓在外地居官治事。 明 王世贞 《与徐子与书》:“不佞寄理 吴兴 ,幸不为吏民所厌恶。”
《漢語大詞典》:客鸟(客鳥)
外地飞来的鸟。多喻旅人。 晋 王赞 《杂诗》:“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 唐 鲍溶 《鸣雁行》:“ 江 南羽族本不少,寧得网罗此客鸟?” 唐 顾况 《海鸥咏》:“万里飞来为客鸟,曾蒙丹凤借枝柯。”
分類:外地旅人
《漢語大詞典》:寓治
谓将官署设在外地,不在原辖地区。资治通鉴·唐肃宗乾元二年:“遂移牒留守 韦陟 使帅 东京 官属西入 关 ,牒 河南 尹 李若幽 使帅吏民出城避贼,空其城……於是 郑 滑 等州相继陷没, 韦陟 、 李若幽 皆寓治於 陕 。”
《漢語大詞典》:迸射
(1).指急速连射的箭。 唐 孟郊 《寄洺州李大夫》诗:“鸟巢忧迸射,鹿耳骇惊闻。”
(2).喷射;由内而外地强烈放射出。 明 徐渭 《海上生华氏序》:“逾数旬,疮血迸射,日数合。” 蒋子龙 《蛇神·过去的故事之四》:“眼睛里迸射着烫人的光芒。” 老鬼 《血色黄昏》三一:“一群奋斗者的青春,在这嶙峋的山岩之中,在这青面獠牙的酷寒之中,迸射一簇簇多么旺盛的生命力。”
《國語辭典》:逃荒  拼音:táo huāng
因饥馑而逃往他处谋生。《儒林外史》第一回:「这是些逃荒的百姓,官府又不管,只得四散觅食。」
《漢語大詞典》:流旧(流舊)
外地迁入的人和祖居当地的人。后汉书·刘虞传:“ 虞 以恩厚得众,怀被北州,百姓流旧,莫不痛惜焉。”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四年:“北州百姓流旧莫不痛惜。” 胡三省 注:“流者,他州人流入 幽州 者也;旧者,旧著籍 幽州 者也。” 明 李贽 初潭集·君臣五·强臣:“ 苏峻 字 子高 ,少有才学,值中原乱,招合流旧,三千餘家,结垒本县,宣示王化,收葬枯骨,远近感悦。”
分類:外地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