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外道小乘四宗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具名提婆菩萨破楞伽经中外道小乘四宗论,一卷,后魏菩提流支译。破外道小乘所执一异等之四见。
外道问圣大乘法无我义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宋法天译。因外道之问而说一切法如梦如幻之义。
竹杖外道
【佛学大辞典】
(流派)同执杖梵志。
自在天外道
【佛学大辞典】
(流派)(参见:自在等因宗)
自在等因宗
【佛学大辞典】
(流派)外道计六宗之一。即摩醯首罗外道也。计世间之不平等,皆自在天所作,一切者皆从自在天生,皆由自在天灭。凡神论的要素,谓自在天之身有八分,虚空为头,日月为眼,大地为身,河海为尿,山丘为粪,风为命,火为热气,而一切众生为身中之虫也。又主张大梵,时,法,空,我等之变化。义林章一曰:「自在等因宗,谓不平等因者,计随其所事即以为名,如莫醯伊湿伐罗等。或执诸法大自在天变化,或丈夫变化,或大梵变化,或时法空我等为因。」
自坐外道
【佛学大辞典】
(流派)六苦行外道之一。(参见:外道)附录。
【三藏法数】
谓外道修行,常自裸形,不拘寒暑,露地而坐,执此苦行,以为得果之因,是名自坐外道。
外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于佛教外立道者。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者。资持记上之一曰:「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别行邪法。」天台净名疏一之本曰:「法外妄解,斯称外道。」三论玄义上曰:「至妙虚通,目之为道。心游道外,故名外道。」圆觉经集注中曰:「心行理外,故名外道。」梵网经上曰:「天魔外道,相视如父母。」法华经譬喻品曰:「未曾念外道典籍。」圆觉经曰:「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身心。」外道之种类不一。百论有「二天三仙」,四宗论及入大乘论有「四外道」,维摩经,涅槃经等有「六师」,唯识论有「十三外道」,瑜伽论有「十六外论师」,外道小乘涅槃论有「二十种」,大日经有「三十种」,涅槃经,僧祇律等有「九十五种」,华严经,智度论等有「九十六种」。以下逐项详说之。
【佛学常见辞汇】
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
自然外道
【佛学大辞典】
(流派)十种外道之一。(参见:外道)附录。
外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于佛教外立道者。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者。资持记上之一曰:「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别行邪法。」天台净名疏一之本曰:「法外妄解,斯称外道。」三论玄义上曰:「至妙虚通,目之为道。心游道外,故名外道。」圆觉经集注中曰:「心行理外,故名外道。」梵网经上曰:「天魔外道,相视如父母。」法华经譬喻品曰:「未曾念外道典籍。」圆觉经曰:「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身心。」外道之种类不一。百论有「二天三仙」,四宗论及入大乘论有「四外道」,维摩经,涅槃经等有「六师」,唯识论有「十三外道」,瑜伽论有「十六外论师」,外道小乘涅槃论有「二十种」,大日经有「三十种」,涅槃经,僧祇律等有「九十五种」,华严经,智度论等有「九十六种」。以下逐项详说之。
【佛学常见辞汇】
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
自饿外道
【佛学大辞典】
(流派)六苦行外道一。
【三藏法数】
谓外道修行,不羡饮食,长忍饥虚,执此苦行,以为得果之因,是名自饿外道。
色空外道
【佛学大辞典】
(流派)十种外道之一,计无色界之色空为涅槃也。行事钞下四之二曰:「色空外道,用色破欲有,以空破色有,谓空至极。」
色无色天计涅槃外道
【佛学大辞典】
(流派)十种外道之一。计属于色界第四禅之无想定为涅槃,又计为无色界之最顶非想非非想处为涅槃之外道也。行事钞下四之二曰:「以二界有无想定非想非非想定心沈没处,谓之穷理。」
投渊外道
【佛学大辞典】
(流派)六苦行外道之一。寒中投身于深渊而作苦行,以之为生天之因者。见涅槃经十六。
【三藏法数】
谓外道修行,寒入深渊,忍受冻苦,执此苦行,以为得果之因,是名投渊外道。
邪因外道
【佛学大辞典】
(流派)十种外道之一。(参见:外道)附录。
外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于佛教外立道者。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者。资持记上之一曰:「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别行邪法。」天台净名疏一之本曰:「法外妄解,斯称外道。」三论玄义上曰:「至妙虚通,目之为道。心游道外,故名外道。」圆觉经集注中曰:「心行理外,故名外道。」梵网经上曰:「天魔外道,相视如父母。」法华经譬喻品曰:「未曾念外道典籍。」圆觉经曰:「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身心。」外道之种类不一。百论有「二天三仙」,四宗论及入大乘论有「四外道」,维摩经,涅槃经等有「六师」,唯识论有「十三外道」,瑜伽论有「十六外论师」,外道小乘涅槃论有「二十种」,大日经有「三十种」,涅槃经,僧祇律等有「九十五种」,华严经,智度论等有「九十六种」。以下逐项详说之。
【佛学常见辞汇】
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
邪魔外道
【佛学大辞典】
(流派)邪恶之魔鬼与佛法外之行者也。药师经下曰:「信世间邪魔外道妖之师妄说祸福。」
【佛学常见辞汇】
邪是指左道,就是不明佛法的人;魔是指魔道,就是妨害佛法的人。凡是不明佛法,妨害佛法,以及向心外求法的人,都称为邪魔外道。
【俗语佛源】
语本《药师经》:「又信世间邪魔外道,妖孽之师,妄说祸福。」佛教关于「魔」有许多说法,如烦恼魔、阴魔、死魔和天魔等。「魔」能扰乱身心,障碍善念与修行,与「正觉」相反,故称「邪魔「。佛教称佛法以外的宗教、哲学派别为「外道」。传说古印度有九十六外道,其中著名的为六师外道,后因以邪魔外道指妖魔鬼怪。如元·无名氏《神奴儿》第四折:「你将金钱银纸快安排,邪魔外道当拦住,只把那屈死的冤魂放过来。」也指异端邪说。如《儒林外史》第十一回:「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什么来,都是野狐禅,邪魔外道。」又指歪门邪道。《歧路灯》第七五回:「如今世上许多做假银的,俱是邪魔外道。」(李明权)
空华外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S/u%nyapus!pa,印度之小乘学者,谤大乘为空华外道。慈恩传四曰:「僧皆小乘学,不信大乘,谓为空华外道,非佛所说。(中略)那烂寺空华外道,与迦波釐不殊故也。」
【佛学常见辞汇】
印度的小乘学者诽谤大乘是空华外道,非佛所说。
附佛法外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如小乘之犊子部,大乘之方广道人佛法内之外道也。止观十曰:「邪人不同又为三:一佛法外外道,二附佛法外道,三学佛法成外道。」华严玄谈八曰:「一我法俱有宗,谓犊子部。(中略)为附佛法外道。」
阿赖耶外道
【佛学大辞典】
(流派)大日经住心品所举三十种外道之一。大日经疏二曰:「经云阿赖耶者,是执持含藏义,亦是室义。此宗说有阿赖耶,能持此身,有所造作,含藏万象。摄之则无所有,舒之则满世界。不同佛法中第八识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