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几位(几位)  拼音:jǐ wèi
1.多少人。如:「今天有几位客人要来呢?」
2.几个、一些。《文明小史》第三四回:「几位尚志堂的高等生,因为书院改掉了,没有膏火钱应用。」
《漢語大詞典》:无万数(無萬數)
不知多少万数。极言其多。金石萃编·秦峄山刻石:“自泰古始,世无万数。”汉书·成帝纪:“六月,有青蝇无万数集 未央宫 殿中朝者坐。” 颜师古 注:“言其极多,虽欲以万数计之而不可得,故云无万数。”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三:“谚谓物多为无万数。”
分類:不知多少
《國語辭典》:外欠  拼音:wài qiàn
除已偿还的债款之外,尚欠的款额。如:「除前日所收债款五万元,外欠二万元。」
《漢語大詞典》:饶乏(饒乏)
长短,多少。 清 沈大成 《皇极声音图书后》:“气有盈缩,数有饶乏,声音有永短。”
分類:长短多少
《漢語大詞典》:碎银(碎銀)
散碎的银子,份量多少不一。与成绽的份量为整数的银子相对。 明 高明 《琵琶记·拐儿绐误》:“一面取纸笔,待我写家书,就附与他去,可取些金珠碎银过来。”《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刘氏 咬牙切齿,恨恨的駡了一番,便在身边取出碎银,付与 王生 。” 沈从文 《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革命后地方不同了一点,绿营制度没有改变多少,屯田制度也没有改变多少,地方有军役的,依然各因等级不同,按月由本人或家中人到营上去领取食粮与碎银。”
《國語辭典》:共总(共總)  拼音:gòng zǒng
总计。《红楼梦》第六二回:「酒面要一句古文,一句旧诗,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还要一句时宪书上的话,共总凑成一句话。」
《漢語大詞典》:诡产(詭産)
宋 代役法规定,按当役人户田产多少定等级,缴纳代役钱。有些人户就将田产分散托名诡寄于享有免役免税等特权的官户名下,这些资产称“诡产”。 宋 叶适 《役法》:“而近世浅夫庸人之论,不过仇疾於官户,诛抉於诡产,其説有自宰执而与编户齐役者矣,而诡产徧天下,其弊安可絶?且不咎州县之以差保正副长困民,而区区然姑欲治官户诡产,何哉?”
《國語辭典》:数值(數值)  拼音:shù zhí
一个量用数目表示出来的多少,叫做这个量的数值。如三公斤的「三」与五小时的「五」。
《漢語大詞典》:鹊知风(鵲知風)
谓能预知境况而早作防备。旧说以为鹊能预知当年风之多少,风多则巢建于低外。语本《淮南子·缪称训》:“鹊巢知风之所起。” 高诱 注:“岁多风,则鹊作巢卑。” 宋 陆游 《遣怀》诗:“厌闻鳩唤雨,常羡鹊知风。逆境嗟行遍,闲愁幸扫空。”
《國語辭典》:漂移  拼音:piāo yí
1.电子受外界电压、温度等影响而偏離稳态的现象,称为「漂移」。如:「零点漂移」。
2.漂浮流动。如:「冰山融化时,大块的冰层会向四面的海域漂移。」
《國語辭典》:有一得一  拼音:yǒu yī dé yī
不增不减,有多少是多少。《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糙米串细米,有一得一,准准的得耗折二成糠秕。」
分類:不减多少
《國語辭典》:有尺水行尺船  拼音:yǒu chǐ shuǐ xíng chǐ chuán
有多深的水就航行多大的船。指能做多少就做多少。《醒世姻缘传》第六五回:「我且有尺水行尺船,等什么鹰神再来,我再做道理。」
分類:多少力量
《漢語大詞典》:蛛丝卜巧(蛛絲卜巧)
古时妇女于七夕将蜘蛛放置盒内,以结网密疏卜得巧多少的游戏。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蛛丝卜巧:“帝与贵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 华清宫 游宴。时宫女辈陈瓜花酒饌列於庭中,求恩於牵牛织女星也。又各捉蜘蛛於小合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卜,一本作“ 才 ”。参阅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七夕
《漢語大詞典》:众寡悬绝(衆寡懸絶)
双方人力多少相差极大。 梁启超 《匈加利爱国者噶苏士传》第十节:“ 布打城 既克復, 奥 俄 军奋战益力,众寡悬絶……此 匈加利 千钧一髮之时也。”亦作“ 众寡悬殊 ”。 茅盾 《一个女性》二:“ 琼华 不能再笑了;在众寡悬殊的形势下,她有些可怜这位被呼为‘遗产’的少年了。”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章:“ 龙驹寨 官兵偷袭得手之后,必然倾巢而出,云集 智亭山 下。我们只有这三百骑兵前去,众寡悬殊,又失地利,万难取胜。”
《漢語大詞典》:骰子选格(骰子選格)
犹升官图之类的古代博戏用具。以掷骰子的点数多少,预卜官位的高低。 唐 房千里 《骰子选格序》:“ 开成 三年春,予自海上北徙,舟行次 洞庭 之阳,有风甚急。繫船野蒲下三日,遇二三子号进士者,以六骰双双为戏,更投局上,以数多少为进身职官之差数,丰贵而约贱。卒局,座客有为尉掾而止者,有贵为相臣将臣者,有连得美名而后不振者,有始甚微而欻升於上位者。大凡得失,酷似前所谓不繫贤不肖,但卜其偶不偶耳。”亦省称“ 骰子格 ”。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骰子格,本备检用,故亦以叶子写之,因以为名尔。”参见“ 叶子格 ”。
《國語辭典》:叶子格(葉子格)  拼音:yè zǐ gé
一种赌博用的纸牌,类似升官图,明代以前所称叶子戏皆指此而言。明。方以智《通雅。卷三五。器用。戏具》:「叶子格曰鹤格,犹今之纸牌也。」也称为「斗牌」、「叶子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