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夜叉  拼音:yè chā
1.佛教用语。梵语yakṣa的音译。佛教谓一种捷疾勇健会伤害人的鬼。为八部众之一。《杂宝藏经》卷八:「龙王夫妇及诸眷属生敬信心,尽受五戒,并夜叉众亦受五戒。」也作「药叉」。
2.比喻容貌丑陋或性情凶暴的人。明。康海《中山狼》第一折:「谁道俺的残生命,又撞著这狼夜叉。」
3.妻子。为旧社会中对妻子的谑称。《聊斋志异。卷三。夜叉国》:「家家床头有个夜叉在。」《红楼梦》第六五回:「可是扯谎!这样一个夜叉,怎么反怕屋里的人呢?」
《国语辞典》:夜叉婆  拼音:yè chā pó
1.旧时指凶悍的女人。《醒世恒言。卷二七。李玉英狱中讼冤》:「做了女儿时,终日不离房户,与那夜叉婆挤做一块。」
2.妻子。旧时对妻子的谑称。《红楼梦》第六五回:「人人都说我们那夜叉婆齐整,如今我看来,给你拾鞋也不要。」
《漢語大詞典》:夜叉国(夜叉國)
传说中的国名。其国人皆为夜叉,故名。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周遇:“又到 夜叉国 ,船抵暗石而损,遂搬人物上岸,伺潮落,阁船而修之,初不知在此国,有数人同入深林採野蔬,忽为夜叉所逐,一人被擒,餘人惊走,回顾见数辈夜叉同食所得之人,同舟者惊怖无计。”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有篇名《夜叉国》
分類:国人夜叉
《國語辭典》:笑面夜叉  拼音:xiào miàn yè chā
比喻表面和善而心地险恶的人。宋。陈次升 弹蔡京第三状:「毒流天下,实不忍闻其事,主行虽在章惇,卞实启之,时人目之为『笑面夜叉』。」也作「笑夜叉」。
《國語辭典》:夜叉  拼音:yè chā
1.佛教用语。梵语yakṣa的音译。佛教谓一种捷疾勇健会伤害人的鬼。为八部众之一。《杂宝藏经》卷八:「龙王夫妇及诸眷属生敬信心,尽受五戒,并夜叉众亦受五戒。」也作「药叉」。
2.比喻容貌丑陋或性情凶暴的人。明。康海《中山狼》第一折:「谁道俺的残生命,又撞著这狼夜叉。」
3.妻子。为旧社会中对妻子的谑称。《聊斋志异。卷三。夜叉国》:「家家床头有个夜叉在。」《红楼梦》第六五回:「可是扯谎!这样一个夜叉,怎么反怕屋里的人呢?」
《国语辞典》:魔王夜叉  拼音:mó wáng yè chā
形容面貌极为凶恶丑陋的人。《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又叫家丁妆了一班牛头马面,魔王夜叉,极狰狞的怪物。」
《国语辞典》:夜叉星  拼音:yè chā xīng
不吉利的星宿。多指凶恶的人。《红楼梦》第四四回:「如今连平儿他也不叫我沾一沾了。平儿也是一肚子委曲不敢说。我命里怎么就该犯了夜叉星。」
《漢語大詞典》:飞天夜叉(飛天夜叉)
(1).佛经中谓能在空中飞行的夜叉神。《楞严经》卷八:“即为飞仙大力鬼王,飞天夜叉,地行罗刹,游於四天,所行无碍。” 唐 李绰 尚书故实:“后数日,其父母见在高塔之上,梯而取之,则神如痴,久之方语,云见如壁画飞天夜叉者,将入塔中。”
(2).迷信传说中的恶鬼。 明 沈德符 野获编·鬼怪·食人:“近日 福建 抽税太监 高寀 ,谬听方士言,食小儿脑千餘,其阳道可復生如故。乃徧买童穉潜杀之。久而事彰闻,民间无肯鬻者,则令人徧往他所,盗至送入。四方失儿者无算,遂至激变掣回。此等俱飞天夜叉化身也。” 清 袁枚 续新齐谐·飞僵:“凡僵尸久则能飞,不復藏棺中。遍身毛皆长尺餘,毿毿披垂,出入有光。又久则成飞天夜叉。”
《漢語大詞典》:牛头夜叉(牛頭夜叉)
佛教指地狱里的鬼卒。《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众公差押 卢柟 等,直至丹墀下,举目看那知县,满面杀气,分明坐下个阎罗天子;两行隶卒排列,也与牛头夜叉无二。”参见“ 牛头阿旁 ”、“ 夜叉 ”。
《國語辭典》:母夜叉  拼音:mǔ yè chā
形容凶悍丑恶的妇人。《水浒传》第二七回:「俺这浑家,姓孙,全学得他父亲本事,人都唤他做母夜叉孙二娘。」《通俗常言疏證。妇女。母夜叉》:「《水浒》有母夜叉孙二娘,今人以恶妇为母夜叉。」
分類:凶悍妇女
《國語辭典》:夜叉  拼音:yè chā
1.佛教用语。梵语yakṣa的音译。佛教谓一种捷疾勇健会伤害人的鬼。为八部众之一。《杂宝藏经》卷八:「龙王夫妇及诸眷属生敬信心,尽受五戒,并夜叉众亦受五戒。」也作「药叉」。
2.比喻容貌丑陋或性情凶暴的人。明。康海《中山狼》第一折:「谁道俺的残生命,又撞著这狼夜叉。」
3.妻子。为旧社会中对妻子的谑称。《聊斋志异。卷三。夜叉国》:「家家床头有个夜叉在。」《红楼梦》第六五回:「可是扯谎!这样一个夜叉,怎么反怕屋里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