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史记》卷一百一十六〈西南夷列传〉~299~
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魋结,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同师以东,北至楪榆,名为巂、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自巂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笮都最大;自笮以东北,君长以什数,駹最大。其俗或士箸,或移徙,在蜀之西。自駹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此皆巴蜀西南外蛮夷也。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蹻[将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庄蹻者,故楚庄王苗裔也。蹻至滇池,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欲归报,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还,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十馀岁,秦灭。及汉兴,皆此国而开蜀故徼。巴蜀民或窃出商贾,取其笮马、僰僮、髦牛,以此巴蜀殷富。建元六年,大行王恢击东越,东越杀王郢以报。恢因兵威使番阳令唐蒙风指晓南越。南越食蒙蜀枸酱,蒙问所从来,曰「道西北牂柯,牂柯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蒙归至长安,问蜀贾人,贾人曰:「独蜀出枸酱,多持窃出市夜郎。夜郎者,临牂柯江,江广百馀步,足以行船。南越以财物役属夜郎,西至同师,然亦不能臣使也。」蒙乃上书说上曰:「南越王黄屋左纛,地东西万馀里,名为外臣,实一州主也。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窃闻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馀万,浮船牂柯江,出其不意,此制越一奇也。诚以汉之彊,巴蜀之饶,通夜郎道,为置吏,易甚。」上许之。乃拜蒙为郎中将,将千人,食重万馀人,从巴蜀笮关入,遂见夜郎侯多同。蒙厚赐,喻以威德,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夜郎旁小邑皆贪汉缯帛,以为汉道险,终不能有也,乃且听蒙约。还报,乃以为犍为郡。发巴蜀卒治道,自僰道指牂柯江。蜀人司马相如亦言西夷邛、笮可置郡。使相如以郎中将往喻,皆如南夷,为置一都尉,十馀县,属蜀。当是时,巴蜀四郡通西南夷道,戍转相饟。数岁,道不通,士罢饿离湿死者甚众;西南夷又数反,发兵兴击,秏费无功。上患之,使公孙弘往视问焉。还对,言其不便。及弘为御史大夫,是时方筑朔方以据河逐胡,弘因数言西南夷害,可且罢,专力事匈奴。上罢西夷,独置南夷夜郎两县一都尉,稍令犍为自葆就。及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骞因盛言大夏在汉西南,慕中国,患匈奴隔其道,诚通蜀,身毒国道便近,有利无害。于是天子乃令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使閒出西夷西,指求身毒国。至滇,滇王尝羌乃留,为求道西十馀辈。岁馀,皆闭昆明,莫能通身毒国。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使者还,因盛言滇大国,足事亲附。天子注意焉。

例句

治化轻诸葛,威声慑夜郎。 杜牧 奉和门下相公远西川相公兼领相印出镇全蜀诗十八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时夜郎国侯。武帝元光五年,唐蒙奉使夜郎,厚赐多同,以为犍为郡。多同与汉使言“汉孰与我大”?及南粤灭,遂入朝,封夜郎王。
《國語辭典》:夜郎  拼音:yè láng
国名。西汉时,西南边境的西南夷部族国家之一。其主要范围约在今贵州西部的可渡河、北盘江流域一带。
《國語辭典》:夜郎自大  拼音:yè láng zì dà
夜郎为汉代西南边境的一个小国,其国王不知汉境的广大,竟问汉使:「汉孰与我大?」典出《汉书。卷九五。西南夷传》。后以夜郎自大比喻人不自量力,妄自尊大。
《國語辭典》:君长(君長)  拼音:jūn zhǎng
1.君王与长官。《周礼。秋官司寇。朝大夫》:「日朝以听国事故,以告其君长。」汉。郑玄。注:「君谓其国君,长,其卿大夫也。」《韩非子。忠孝》:「汤武自以为义而弑其君长。」
2.部落的酋长。《史记。卷一一○。匈奴列传》:「而晋北有林胡、楼烦之戎,燕北有东胡、山戎。各分散居溪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馀戎,然莫能相一。」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徵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
《漢語大詞典》:竹王
汉 时 夜郎 国王。传说生于大竹中,故名。后汉书·西南夷传·夜郎:“ 夜郎 者,初有女子浣於 遯水 ,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閒,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 夜郎侯 ,以 竹 为姓。 武帝 元鼎 六年,平 南夷 ,为 牂柯郡 , 夜郎侯 迎降,天子赐其王印綬。后遂杀之。 夷獠 咸以 竹王 非血气所生,甚重之,求为立后。 牂柯 太守 吴霸 以闻,天子乃封其三子为侯。” 唐 皮日休 《寄琼州杨舍人》诗:“行遇 竹王 因设奠,居逢木客又迁家。”
《漢語大詞典》:谕蜀文(諭蜀文)
汉 番阳 令 唐蒙 奉命赴 夜郎 ,途中,“发军兴制,惊惧子弟,忧患长老,郡又擅为转粟运输”, 武帝 乃使 司马相如 责 唐蒙 ,并草檄“喻告 巴蜀 民以非上意”。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遂以“諭蜀文”喻指安民告示。 元 陈孚 《交州使还感事》诗之二:“榻前未上征 辽 疏,囊底空留諭 蜀 文。”亦作“ 諭蜀书 ”。 明 张舍 《己亥秋月寄杨升庵》诗:“登楼莫作依 刘 赋,奉使曾传諭 蜀 书。”
《漢語大詞典》:早发白帝城
诗篇名。唐代李白作。写于作者在流放夜郎途中遇赦,从四川前往江陵(今属湖北)时。全文为:“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用轻快之笔写出船下三峡的快速,也反映出作者当时的兴奋心情。气势豪迈,语言奔放,是千古传诵的名作。